第十講課程重點
結束指導關系的工作程序有哪些?
包括四個方面:
(1)確定結束指導時間。可根據預先商定的時間,也可根據求助者的感覺與要求,或者指導師的經驗。總之,應該在基本達到指導目標以后,雙方都認為可以結束為宜。(最后兩次就要為結束做準備)
(2)全面回顧和總結。與求助者一起做總結和回顧,并讓求助者復述指導中重要的問題和要點,使求助者明確以后努力的方向。指導師肯定求助者的成功,讓求助者大膽回歸社會。
(3)幫助求助者用所學的方法和經驗,提高求助者自主、自控的能力,引導求助者成為獨立性的社會人。(4)讓求助者接受結束。消除求助者的依賴感。
2.案例記錄的內容和要求是什么?
內容:(1)一般背景資料。包括性別、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婚姻狀況聯系方式等。
(2)來訪的原因。婚戀問題、子女教育問題、工作問題等。
(3)現在的主要癥狀。癥狀的程度發生時間發生頻率。
(4)家庭關系、人際關系、個人成長經歷社會性活動等
(5)個人情緒、個人特征、興趣愛好、自我認識、常用聯系方式。
(6)既往家族病史。(7)心理測試的結果。智商、情緒、身體健康狀況。(8)心理指導師對求助者的一般印象。外貌、儀表、情緒、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等。
(9)診斷、評估、評價的意識。
(10)處理意見和指導方案。(11)指導階段以及效果分析。
3.每次的記錄怎么做?
(1)記錄來訪者的特征。比如來訪的時間,是否按時到,遲到了還是早退了,分別是多少時間,服裝與平時的差別,發型的變化,情緒和表情的變化。
(2)將指導的主要內容簡明扼要的記錄下來,盡可能按求助者的語氣,以第一人稱來寫,可以逐條寫,也可以記流水賬,但要盡可能的反應當時的氣氛。
(3)對指導中印象的總結。指指導師對求助者的反應、狀態、、印象、感受等。(4)綜合對指導中的話題、求助者的問題、談話內容。
4、匹配的工作程序有哪些?
主要有兩方面:
(1)選擇合適的指導對象。合適的求助者條件
a.智力正常
b.年齡適宜
c.內容合適
d.人格正常
e.動機正確
f.信任度高
g.行動自覺
h.匹配性好。
(2)調整指導關系的匹配程度。調試的基本思路是:指導師通過學習翻閱資料,或向資深指導師學習,盡量使自己能夠適應求助者,盡量使自己客觀、公正,接納觀點上的沖突。
5、 轉介的注意事項?
(1)判斷求助者是否適合自己的指導。不適宜的有三類:欠缺型、忌諱型沖突型
(2)無法實現匹配就轉介。轉介是常遇到的問題。
6.設置的內容有哪些?
固定的時間、固定的頻率、固定的會面時間段、收費合理、設置的變更、休假的約定、避免咨詢之外的聯系、避免移情、療程的長短。(網絡咨詢的設置與面對面的設置基本一致。)
7.設置的特征是什么?
(1)先于咨詢而存在。
(2)具有固定性和模式性。(3)雖然規則是咨詢師制定的,但是針對雙方的。
(4)規則所包含的具體內容主要取決于咨詢師的理論傾向,部分取決于來訪者的實際情況。
(5)咨詢設置的目的是為保證心理咨詢的健康進行。
8.質詢設置的作用和意義是什么?
(1)質詢設置是一種技術,是咨詢療效的一種重要保證。
(2)質詢設置是一種心理測量的工具。
(3)良好的咨詢設置有利于來訪者的成長
(4)質詢設置是保護質詢師的一種有效手段。
(5)質詢設置便于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預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