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萬事,除非親身經(jīng)歷,不知道其中冷暖。我現(xiàn)在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給老人雇傭保姆的家庭,家中要安裝攝像頭。
七月十六日晚,我剛吃完晚飯,還沒來得及收拾餐桌,母親來電話了。接通后,她的第一句話是:“今天我生了個氣。”原因是跟保姆吵了一架。
母親的保姆姓杜。1964年出生。母親稱她小杜。
事情的原因是這樣的。
小杜最近經(jīng)常曠工。有時回家四五個小時,有時回家六七個小時。母親寬容,小杜嘴又甜,母親不跟她太計較。至于在城里活動,偶爾去趟銀行,或者去親家家串門,就更屬于正常。她上個月是7月8日來上班的。到8月7日干滿一個月,母親給她發(fā)工資。沒想到,這一發(fā)工資,居然發(fā)出了仇。
一個月期間,不算半天半天的曠工,每個周末母親都讓小杜休息一天(事先約定每月帶薪休四天。除此之外,每多請假一天或者加班一天都要扣除或者多發(fā)相應(yīng)的工資)。這一個月正值暑假,我在青島看孩子。(我在家時,工資由我來發(fā)。她當(dāng)著我的面,還算老實。)母親身邊沒有親人,但私下有記錄。母親說,小杜分別于7月11、18、25和8月1日休班四天。除此之外,她于7月19、20、21、22號回家打農(nóng)藥,請了四天假。8月7日,她又回家住了一天,8日早上回來。在給她算工資的時候,母親給她扣除了五天工資。小杜立刻瘋了。暴跳如雷,大哭大鬧。母親只好讓步。只給她扣了四天工資。
我得知后告訴母親,我不在家,不要跟小杜吵架。以后她每次請假外出,讓她自己在本子上簽字。幾個小時我們可以不計較。但是也要做記錄。偶爾有事可以,但曠工不能成為家常便飯。
最近幾天,小杜的母親生病住院了。兄妹幾個要輪流陪護。她于8月13日下午回家照顧母親一天。14日回到自己家休息一天。15日下午回來。母親笑著跟她商量,要把兩天休班如實記錄下來。她立馬翻臉了。她吼叫著質(zhì)問我的母親:“誰家沒有老人?老人病了,你好意思扣我的錢?”16日晚上,她又大搖大擺去醫(yī)院陪護她的母親一夜。母親讓她請假,專心陪護病人。她擔(dān)心扣錢,不同意。第二天早上回來沖了兩個雞蛋,算是給我母親做了早飯,又回醫(yī)院去看她媽。但是不算請假。全然不顧我們這邊支付的可是二十四小時保姆的工資。
我接到母親電話后,想給小杜打個電話,聽聽她怎么說。由于考慮到她在醫(yī)院陪護病人,就暫且作罷。想第二天早上再說。
第二天早上七點,我給母親掛電話,她說小杜回來了,在沖雞蛋。我說,你讓她接電話。我在電話里聽見母親喊小杜,她磨蹭了好一陣子才過來。隔著電話,我感覺她笑得特別假。我在她甜言蜜語客套之前搶先直奔主題,問:“杜姐,聽說你家大娘病了。什么病?嚴重嗎?”
“哦。不嚴重。就是感冒了,發(fā)燒。年紀大了。不過燒已經(jīng)退了。你放心吧。”
“哦。不嚴重,那就好。”我若有所思道。
“我回來給大娘做早飯。一會兒再回醫(yī)院看看。如果有人替我,我就回來。沒人,我就在醫(yī)院伺候一天。你啥時候回來?”她問道。
“我再過四五天,大約周六就回去了。”我說。
她嘴巴向來很乖巧,很客氣,又跟我寒暄了幾句。但我能聽得出,她如同一個偷工減料的小工,突然聽到了上級要來檢查的通知。嘴上說的是“歡迎蒞臨指導(dǎo)”。其實,心煩意亂。
掛斷電話之后,我忍不住罵了一句:“扯謊!醫(yī)院里有沒有人替你,你到現(xiàn)在都不知道?”
我恨不得當(dāng)即開除了那個不要臉的家伙。趁兒女不在家,欺負老人,算什么東西?我又給弟弟妹妹掛了電話。他們同意我的想法。但我還得再忍幾天,等回去再說。我擔(dān)心此時我不在家,她會加倍欺負我的老母親。好在我的老母親八十歲高齡依然耳聰目明,頭腦靈活。記憶力比我都好。
小杜問我的母親,我是怎么知道的她母親生病住院的。母親說:“小事我不跟她說,但大事我得告訴她。”
母親又告訴她,周末不僅我們夫婦倆要回去。弟弟一家也要回去。這一天里,母親每次接電話,她都在客廳偷聽。
又過了一天,小杜突然提出辭職。母親正求之不得,一口答應(yīng)。結(jié)算工資的時候,她又挖了一個坑。母親一開始就覺得不對頭。感覺剛給了她工資沒幾天,怎么又要那么多。但找不到毛病出在哪里。后來她恍然大悟,說:“沒有那么多。八號剛給你發(fā)了工資。你是八號來的,應(yīng)該每個月從八號算工資,你怎么從一號算起?”
小杜厚顏無恥地把責(zé)任推給了母親。說:“你看看。你為什么不早提醒我呢?”
好在母親反應(yīng)及時,還沒把錢遞到她手里。
依然是,不足二十四小時的曠工都不能算數(shù)。我們給她支付她陪護她母親的工資,她還反問:“大娘,俺娘病了,我讓你扣錢你好意思嗎?”
我的母親笑笑,給她錢,打發(fā)她走了。
2021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