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是一個很戀舊的人,什么都舍不得扔。
比如說,十年前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買的臺燈,電線接頭處已經磨損,已經不能再用了,我舍不得扔,因為那是用第一份薪水,為家里添置的物件。
比如說,十幾年前上大學時候買的飛利浦子母機電話,飛利浦都黃了,電話我還留著,我舍不得扔,因為那電話寄托了大學的青春時光。
再比如說,高中時穿的睡衣,還留在我的衣柜里,雖然已經褪色,蕾絲花邊都已經拔絲了,還是舍不得扔,因為那可是高中時媽媽送給我的啊,我帶著它走南闖北,都帶著媽媽的味道。
因為這些東西上依附了自己的回憶,所以我舍不得丟棄,哪怕只是埋在柜子里,幾年不見天日,也覺得只要在那里,心里就很踏實,就是這樣的執念,讓我的家,不知不覺累積了越來越多沒用的東西。
有的時候呢,也下定決心,要把不用的東西都扔了。把那些東西拿出來挨個審核,總是能夠找到留下的理由:這個衣服是,男朋友第一次給買的;那個相冊,是參加公司活動送的;這個杯子?嗯,總有一天可能會用到吧?
反正每個東西,都可以找到留下的理由。以至于家里的東西越來越多,家里的空間越來越小,想找個存放東西的地方越來越困難。
在裝修新家的時候,我對設計師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有足夠多的儲物空間。
盡管如此,還是有好多東西沒地方放,總覺得每次收拾房子,都是一個大工程,要把所有的東西捋一遍,簡直是勞心勞力。
最要命的是,收拾前和收拾后,也沒有什么區別嘛。是不是很挫敗,所以就會想,干脆也不要收拾了,真的不是給自己懶找借口,是沒有心情。
剛剛喬遷新居的時候,鄰居都是一幫在北京打拼好多年,終于有了自己房子的人,所以有很多共同語言,經常聊天一來二去熟悉了,就相約串門。
有次到一個鄰居家去,那東西簡直太可怕了,堆了一屋子,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孩子的玩具、各種各樣不配套的家具、商場打折的時候送的瓶瓶罐罐……
好好的新房子,整得跟廢品收購廠一樣,坐了一會兒之后,就找借口離開了,因為,感覺在那種環境里邊呆著聊天,莫名的尷尬和壓抑。
之后,鄰居再邀請。就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不去了。
我以為這種情況只是個別現象,沒想到,好多人都有這種,攢東西的癖好。
有一部電影《我的房間空無一物》,講的是短發女孩麻衣,有偏執的整理欲望,她總是抓緊一切時間收拾,不需要的東西果斷扔掉。不論珍貴與否,有沒有紀念意義,只要無用就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最后,灑滿陽光的公寓內空空蕩蕩,麻衣躺在整潔的地板上,享受片刻輕松時光。相比于其他人間的擁擠不堪,麻衣的房間四壁空空,就像剛剛搬家時的樣子。
相信很多人都會羨慕這樣的狀態,雖然我們也許不可能做到這樣極致。但可以讓我們的生活盡量簡單一些。不要再對過去,對舊物心懷執念。改變,就是從扔扔扔開始的。
看完電影,我決定也開始給我的家做減法。
我開始跟家里每一樣無用的東西告別。《斷舍離》的作者松下英子說:扔的時候要說“對不起”和“謝謝”。
謝謝你們曾經帶來的美好體驗和記憶,對不起,今天我們必須說再見了!
不管是幾年前的衣服、孩子的舊玩具、打折時候買的根本沒背幾次的包包,還是以后再也不會看的書,通通的收起來,扔到樓下垃圾桶。
房間里的東西越來越少,心里的糾結也越來越少。扔東西時的心情越來越輕松愉快!
真的,我告訴你,扔東西會上癮,扔東西的那種快感,體會一次,你就明白。
家里變得整齊無比,我也像麻衣一樣,一有空就看看房子里面哪些東西沒用了,可以扔了。
東西要用才有價值。有人說,從來不被使用的東西,其實已經死去,成為尸體,想一想家里堆滿了“尸體”,是件多恐怖的事兒。
而且很久不用的東西,會發霉,變質。一個家,如果充滿發霉變質的東西,也會破壞風水,讓主人的運氣越來越壞。
其實不只是物件,有很多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是沒用又舍不得扔的。
比如說,躺在你朋友圈通訊錄里的很多人,你從來不會聯系,但是又舍不得刪掉,總覺得有一天可能會用到。于是就讓他們,來拖慢你手機的內存。
我看了一下,我的手機,通訊錄里有幾百個人,但是真正經常聯系的,大概不足二十人。其他人甚至想不起來是什么時候加的,是因為什么原因加的。
所以接下來的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朋友圈做減法。
還有的姑娘,對壞掉的感情,也舍不得扔掉??傆X得有一天,還有重回最初的可能。
這種是最可怕的,因為它會直接導致你,失去找到真正幸福的機會。
感情的存儲空間跟房間一樣,也是一定的。你用不好的感情占據了空間,就沒有位置留給好的人。所以不要怪你總是遇到垃圾人,是你自己不愿意把那些垃圾丟掉。
我有個女朋友小Y,談戀愛的時候就覺得跟她男朋友三觀不合。主要是金錢觀,實在不一樣。
小Y是一個特別大方的人,朋友們一起出去吃飯,她都喜歡搶著買單。
而她男朋友剛好相反,吃飯一到結賬的時候,總是各種理由完美錯過。不是上洗手間,就是在找東西。
小Y對他這一點特別崩潰,覺得其他方面都能忍,就是男人小氣不能忍受。因為這個事情吵過好多次架,但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她好多次想跟男朋友分手,但每次分手都以失敗告終。因為,一到真正要結束這段感情的時候,她就會覺得,兩個人在一起這么久,不管怎么說,還是有感情的,她舍不得扔掉這段感情,雖然男朋友的毛病讓她難以忍受,但她都會給他找留下的借口。
到最后兩個人結了婚,有了孩子,更不可能分手了。然而男人還是那個男人沒有變,兩個人還是經常吵架,吵到最后一點感情都沒有了,現在兩個人基本上不說話,就是搭伙過日子。
每次跟我說起她的婚姻,她都覺得特別后悔。因為沒有及時結束不合適的感情,導致自己的后半生,都只能守著一段冰冷的婚姻。
不好的感情,一定要及時處理掉,因為心軟拖拖拉拉,到最后,還是耽誤自己的人生。
哪些人,舍不得扔東西?英子簡單的做了分類,大概有三種類型,大家可以對號入座,有的人可能是幾種類型的混合。
逃避現實型
這種類型的人太忙碌,幾乎沒什么時間待在家里,所以也沒辦法收拾屋子。多數情況下,這種人都是對家庭有所不滿,不愿意待在家里,所以就找各種各樣的事,讓自己忙碌起來。加上家里亂七八糟的,所以就更不想待在家里了。慢慢地,在這樣的惡性循環里越陷越深。
執著過去型
這種類型的人,即便是現在已經不會再用的過去的東西,也非得收著不可。相冊、獎杯等等,統統當作命根子似的保管起來。他們多半隱含著對過去幸福時光的留戀。從不想面對現實這一層意義上來看,與逃避現實型也有相通之處。
擔憂未來型
這種類型的人致力于投資不知何時會發生的未來的不安要素。這類人的特點是過分地囤積紙巾等日用品,要是沒了這些就會覺得困擾、焦慮不安。在三種類型當中,這一類的人最多。
如果你是這三種類型,看一看,你的身邊是不是已經充滿垃圾了?
別著急,今天瓜姐跟大家分享一點小小的經驗,一點一點的改變,把自己從垃圾堆里解救出來:
1、把個人物品的數量降到所需范圍內的最低,功能相似的不保留,長久不用的丟掉。我以前就有個臭毛病,同樣類型的東西,一買買一大堆,比如指甲油啊,唇膏啊,香水啊,就從來沒有一件用完的。直接后果就是導致長期赤貧。其實我需要的真的沒有那么多,只是被占有欲蒙蔽了,所以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2、必要的東西就買承受范圍內最好的,愛惜并充分使用它。不囤貨,不因為一樣東西便宜就買下它。“如非必要,勿增實體”。比如什么“618”“雙十一”就是一些姑娘的“劫日”,然而度了這么多次劫,還是沒能飛升上仙,只是多了一堆打折的東西。不是有人說嗎,不要過打折的人生,你值得擁有更好的東西,只需要做到,把買一堆的錢,用來買一件。
3、堅持整理和打掃,定期清理不用的東西。注意,一定要定期,比如給自己立個規矩,每周五晚上,或者每周周六,把家里所有的東西捋一遍。該扔扔,別手軟!別再給你的垃圾找理由了,扔了它們,天塌不下來!這個時候的你,不念過去,不問將來,活在當下。
4、定期清理手機、電腦、電子郵箱,把沒用的東西刪除掉。我之前總感覺自己電腦反應慢,影響工作效率,打開個文件卡半天,氣得我摔鼠標。后來一清理,居然有60多G的垃圾,清理完之后,電腦立馬變快了。所以,垃圾正在拖慢你的人生,各種類型的垃圾都一樣。
5、結束那些沒用的關系和社交,絕不浪費一點自己的精力。從此以后,不為別人,只為自己而活,忠于自己的內心。再也不去趕赴那些為了面子而出席的飯局,把時間留給家人。
當你堅持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你隨手拿起的東西,都是經常使用的,你會越來越清楚,自己真正想擁有的到底是什么。
后半生,就這么輕裝上陣吧,也許真的有一天,你的房間也可以空無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