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源于前兩天和朋友的一次對話。
朋友前兩天電話聯系我,說要請我吃飯,怎么說呢,我隱隱覺得一定是有事需要我幫忙了,哈哈。
果不其然,因為朋友在豆瓣加入了一個小組,平時沒事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的那種,大家一來二去的總會結識新的朋友。
Y先生就是這樣進入了朋友H的生活。6月初,兩人搭伙去了成都,這一路上,Y先生對朋友很是關懷,原本陌生的兩人經過這趟旅行變的熟絡起來。
后來的生活,他們繼續愉快地玩耍,Y先生也是隔三差五的約哦朋友出來吃飯。
朋友覺得單獨的吃飯,略顯尷尬,所以這次找我去緩和氣氛。我當時覺得挺好的啊,還能吃個大餐,很不錯,欣然赴約。怎么說,畢竟我和Y先生也不認識,他也不是特別的健談,不能說是其樂融融,也至少勉強及格。
后來和朋友通話,朋友的一席話讓我陷入了思考。朋友說,本來是準備叫他們豆瓣小組的兔子小姐去的,但是兔子小姐臨時請假,來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兔子小姐不在,才叫的我,如果兔子小姐在的話,她才不會叫我去的。當然單純的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看不出什么不妥,但是通過電波感受這句話的時候,才會賦予語言一種力量。當時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真的是一點聊下去的熱情都沒有了,匆匆掛掉了電話。
其實仔細想來,這么多年,她一直都是這個樣子,只是沒有注意。
當我把這些不適說給這個朋友的時候,她的解釋是:因為我和Y先生不熟,難免會尷尬,讓我去和兔子小姐去都是麻煩我們,當然兔子小姐去是擇優的選擇,畢竟她和Y先生有過交集。
當時請我去吃飯的時候,我以為自己是救場的,自帶光芒上場的,到頭來也只是一個替補,退而就其次的選擇。
我不知道這是因為多年的好友,所以之間交流才少了些婉轉,不顧及他人的感受,變得隨意起來 ?還是她根本覺得這不重要。
曾經和閨蜜討論過關于友誼的話題。我們的觀點都是:友誼是需要經營的,無論關系變得多么的親密,都需要維持最基本的尊重和珍惜。尊重隱私,尊重選擇,珍惜每一次他需要你的時刻。不是臨時想起來搬你來當救兵,也不是因為剛好無聊,所以才來消遣你。最然付出不見得有得回報,但是要讓別人覺得被重視。每個人都是需要存在感的,人與人之間還是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套路為好。
我一直覺得兩情相悅,一拍即合的友誼特別的彌足珍貴。語言真的是一把利器,那甩出去的一刀刀,真的會傷了別人的心,那你的朋友也只能對你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