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再后來,到了姜牙子他爹這輩上,家里就寬裕了些,姜牙子他爺爺就給他那獨苗苗兒子,找了個挺漂亮的媳婦,就是姜牙子他媽。要說姜牙子他媽,長得,那可真是沒話說,在村里的女娃子哪個不是野慣了的,黑皮猴子一個,可這姜牙子的媽還真就不是。白白凈凈的,城里閨女似的,從小嬌養著的,那小腰、那小腚、那小臉蛋子,那柔柔嫩嫩的,跟個水蔥似的,掐一把都油汪汪的,擱誰眼里都拔不出來,把個姜牙子他爹給美壞了。
這么俊的媳婦哪舍得用啊,半點兒的不叫下地干活,別說下地干活了,就是家里的活計,也絕對不讓自己的媳婦碰一下子,自己全包了。舍不得啊!那小手,用點子力氣都能掰折了似的,誰舍得就這么讓她上山下地的變成老樹皮啊。那可不成,于是,一來二去的,就把自己的媳婦給供成了個活菩薩,整天的就知道在家吃喝拉呱東家長西家短,橫草不捏豎草。
沒生孩子之前,就是這樣了,更別提是生了姜牙子以后了。一舉得男的姜牙子媽更是成了全家的大功臣,滿家里沒有不拿她當祖宗一樣的供著的,連帶著,這姜牙子也更是身價不凡,從小就嬌生慣養的,獨苗苗家的獨苗苗嘛。
要說姜牙子人,脾性其實也還算是不錯,就是有一點兒——那就是懶!不是一般的懶啊,是出了奇的懶!長到三歲里還不會說話,家里人都以為他是個啞巴,前前后后帶著他跑了好幾家衛生所(醫院)都說這孩子沒毛病,可怎么也搞不明白,為么這孩子就是不說話呢。
最后,村子里的赤腳大夫狠著心的在姜牙子的小屁股上掐了一把。強烈的疼痛感,終于讓這小子嗷一嗓子喊出來了,家里人這才知道,原來這小子不是個啞巴,就是懶,都懶得說話了!
隨著姜牙子越來越大,人也是越發的懶了,別說干活了,能不下炕就不下炕。就連平時里吃飯都是他爹端到炕前,吃完一抹嘴,往后一仰,又躺下了。村里人都說姜牙子他爹上輩子造了孽了,這輩子才生下這么個討債鬼。這姜牙子就是因為奇懶無比,所以也是村里的脫單困難戶,誰家閨女想不開了,會嫁這么個懶貨!
就這么著,倆脫單困難戶不知咋滴搗鼓到了一處,也算是負負得正了吧。
一開始,李陶家里頭都全不知情,就是李陶一吃完飯就躥沒影了,哪里都找不見人,直到吃晚飯了,才又冒出頭來。問吧,也問不出個什么來,逼急了,李陶就嚷嚷:“也不叫俺嫁人,你管俺上哪里去了,俺個大閨女的,俺跑出去能弄么?”家里人想想也是,也就沒再細問,隨她去了,反正也是在自己村里這一畝三分地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能咋地!
比起李陶家的全不知情,姜牙子家多多少少的能知道自己家兒子有點不太對勁。這小子,平日子里,大早上的都是就著他爹的手把碗里的粥喝了,扭頭倒炕上睡回籠覺的,這會兒不了,躥地上喝的,喝完人就沒影了。
姜牙子家都樂壞了,他爹大鼻涕泡兒都樂出來了——可好嘍,俺兒知道自己劃拉媳婦了,俺的苦日子可到頭兒了,有了兒媳婦伺候這一家老小,俺可是能歇口氣了……
可他哪知道,他兒子看上那么個貨啊!要是早知道,咳……要是早知道,他也不能怎么地!那可是李陶!全村人都惹不起的李陶啊!他惹得起?可別逗了!
直到后來,李陶的肚子都五、六個月大了,瞞不住了,兩家人這才緩過勁來,這怎么話兒說的這是,這倆貨么時候湊一堆了???
村里那個時候也是流言蜚語滿天飛了,有不少人說看見李陶和姜牙子鉆苞米地啦。又有人說,這李陶和姜牙子大白天的就擱破廟里頭偷人啦,也不怕造報應啊。反正是說么的都有,這在那個拉拉手都會被念叨半年的淳樸農村里,可算是爆了大熱鍋了。
村里本來就冷清,娛樂少,左鄰右舍的,扒來扒去,無非就是那點子雞毛蒜皮,說時間長了,聽都懶得聽了。這回可好,爆了這么大一個話題出來,夠村里人好幾年嚼用的了。各種版本,各種花樣翻新,迅速的在全村老少爺們的嘴里發酵,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之勢傳播出去,充分的展現了各種傳播途徑的優勢,讓各個階層的人,都很是過了一把癮。
說的,說熨帖了。聽的,聽美了。真的假的,誰會去在乎啊,干都干了,還怕人說啊,真要臉,要臉別干啊……末了,過完癮,還得墜一句:“啊呸……一對不要臉的狗男女……他們好意思干這缺德事兒,俺們都不好意思說……”
就在這么巨大的壓力下,姜、李兩家人也顧不得什么請客喝面條啊(喝面條即訂婚)、什么送日子啊、什么看好日子迎親啊,這些規矩一概全免!擇日不如撞日,在知道李陶懷孕的第二天早上,兩家人就忙不迭的坐在一起,吃了頓飯,再買了一掛小鞭炮,往屋外一甩,噼里啪啦沒響仨倆下,把倆人往一個屋里一送,就算是通知全村的人,俺們兩家把事兒給辦了,從今往后,李陶和姜牙子就是一個屋里的人了,可不能再隨便編排了。
李陶她媽回家后越想越覺得憋屈,自己家好好的一個黃花大閨女,原準備能換來一百塊錢呢,就是不能換一百塊,七八十塊總能要的到的,現在可好,白瞎俺們這大閨女了,那可不行,不能便宜了姜牙子他們家。
就這么想著,李陶媽也是這么做了,在李陶和姜牙子結婚的第三天,李陶回門,李陶媽就巴著死活不讓大著肚子的李陶回去,非得姜牙子家掏錢來才行。
姜牙子家本不想搭理李陶媽,可回頭一想,自家兒子娶個媳婦不容易,特別是這肚子里可還有老姜家的長子長孫呢,要是有個好歹來,可怎么像列祖列宗交代啊。沒辦法,姜牙子家里,全家上下搜腸刮肚的,就湊出了五十三塊五毛二分錢來,姜牙子拿著給了李陶媽,想著把自己的媳婦換回來。
五十三塊五毛二分錢!那李陶媽能樂意了?!俺這大閨女可本來是要換一百塊錢的,李陶媽本著錢拿來了就不興出門的原則,把五十三塊五毛二分錢給揣兜里了。但是!把姜牙子踹出門去!揚言錢不夠,趕緊湊,無奈的姜牙子,老婆沒要回來,不說,錢還沒了,耷拉著腦袋,沒精打采的回家籌錢去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