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緣由:
1、 ?為什么要自己學保險知識
“保險都是騙人的”這個觀念,我們根深蒂固。后來,金融專業畢業,學過資產配置,發現,保險不是騙人,只是個別營銷人員會有不專業或者誤導現象導致整個保險業的口碑并不好。
于是,決定自己研究。
2、給幾個小伙伴講過保險知識,但覺得有些泛,對于非專業的他們,零散的知識點,難以快速串成他們所需要的。
于是,想用篇文章來簡單解釋下~
怎么買?
1、 ?看看你的需求?
保險有財險和壽險之分,壽險又分為:人壽保險,意外保險,健康險。這里我們聊聊常見的健康險。健康險分:重疾險和醫療險。
保險專員給人常見的險種配置:重疾險(主險種)+醫療險(附加險)
如果你還年輕,經濟條件允許,建議主附加險皆配置,反之先來個重疾險,保險是越早交保費越低。
如果是給年紀大的父母,建議給購買醫療險。近期也有一些專門為老人設計的重疾險,保費高呀~那還是給消費型的醫療險!
2、 ?挑產品
現在有一個APP叫保險師,里面有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保費、保額、可保險種和范圍都清楚。
不過,挑保險我會先找保險專員讓其介紹,了解產品的大概內容。回頭自己百度找類似的產品,看別人的觀點,尋找產品優缺點。值得關注的是,注意網友的評論與保險專員對產品的介紹是否有所出入或誤導或隱藏,可判斷這保險專員的可信任度。
先找保險專員的理由是,他們會根據我所告訴他們的需求快速確認我所需要的產品類型。百度查找別人對產品的看法,是為了以防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保險專員坑了。
我還會主動告知朋友,我現在有何種保險需求,他們有合適的會介紹給我參考。
我得到多數產品后,首先看下保費,接著對比保額,最后看下可保險種及范圍,保險公司的規模,我同樣會考慮。
3、 ?理賠
為什么說保險是騙人的,我認為絕大多數原因是,在理賠這一項上有所誤解。所以,投保前先把理賠細項了解了,回頭會清楚哪些可賠哪些不可賠。這樣,理賠的主動權是在投保人的手上的,而非在保險人手上。
4、 ?哪投保?
與一朋友聊天,發現,其大多數投保皆在官網上或淘寶上進行投保。原話是:淘寶上便宜。
保險師上也可自己申請注冊,而后進行投保,有推廣費。這樣相抵,保費也相對較低。
尋找保險專員,保費可以會貴些,但你可以和他們做朋友,理賠時會獲得更專業的服務。
5、 ?研讀保險條款的理解能力
保險條款有很多細項,需要自行對比和閱讀理解。所以,這個能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