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芙---圍城上空的一輪明月

【摘要】:錢鐘書的《圍城》給我們塑造了眾多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女性形象,主要以鮑小姐、蘇文紈、 孫柔嘉、 唐曉芙為代表。作者對前三位女性都給與了不同程度的揭露與諷刺,而唯獨對唐曉芙卻大加贊譽。本文試圖以唐曉芙為中心,來分析《圍城》中的這幾個主要女性形象,以此來說明唐曉芙只是作者塑造的一個理想符號,是用來衡量現實女性的標準和寄托自己美好理想的載體,并給予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女性一些對待婚姻的啟示。

【關鍵詞】:《圍城》 女性形象 ?唐曉芙

一提到《圍城》,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那句最有名的話:“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1]的確是這樣,在《圍城》中,錢鐘書為我們設置了一座無形的城,并且成功地把所有人都圍捕進城里,但我個人認為,在這其中,有一個人最為特殊,那就是唐曉芙。在唐曉芙將要踏進圍城的那一刻,作者就急忙關上了城門,讓她成為了一個城外人。本文就主要從她的特殊性入手,去探討她成為作者筆下城外人的原因,以此來說明唐曉芙只是作者塑造的一個理想符號,是用來衡量現實女性的標準和寄托自己美好理想的載體,并給予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女性一些對待婚姻的啟示。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夏志清教授曾經這樣評價《圍城》:“《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亦是最偉大的一部。”[2]這話雖不免有些夸張,但是,但縱觀近些年來的“《圍城》熱”,以及“錢學”的興起,《圍城》能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也不足為奇,也足以說明它的確是一部“現代文學史上的優秀長篇”。[2]小說給我們呈現了舊中國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圖景,按照作者的話來說“在這本書里,我想寫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

《圍城》塑造了眾多為生活而奔波,為愛情、婚姻、事業而奔波的人物形象,主要有以方鴻漸為代表的一系列男性,也有很多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女性形象。作者給我們展現了很多形形色色的女性,經過統計,可以梳理出書中六十位有姓有名,有姓無名的、無姓無名的女性來。作者對其中的很多人物都給予了不同程度的諷刺,揭示了他們身上的某些弱點,而唯獨對唐曉芙大加贊譽。雖然在全文中唐曉芙著墨不多,主要出現在文章的第三章,但她卻是《圍城》中唯一亮色的人物。

整部《圍城》,從頭到尾,主人公方鴻漸的身邊始終圍繞著一群女性,主要有鮑小姐、蘇文紈、孫柔嘉、唐曉芙,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幾個主要女性形象的共同點。

1、圍城內部 ?女性眾生

在60位女性中,作者筆墨最多的是知識女性,可能是因為錢鐘書先生作為一代知識分子,對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相對了解,因此也擅長從知識分子的角度對知識分子命運進行揭示,小說中的女性也多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尤其是這四位女性。總的說來,她們是那個時代極少數的走出閨門在外求學、謀職的女性,她們對中國女性被束縛了數千年的傳統命運進行了有力的回擊。由于接受了國內外的教育,她們從思想到行為都具備與傳統女性截然不同的一面。總得來說她們是知識女性,思想解放,能夠努力主宰自己的命運。

鮑小姐和蘇文紈都是國外留學歸來的留學生,蘇文紈還是個博士,孫柔嘉和唐曉芙也是國內的大學生。如果說在作者筆下這些新女性的思想解放更多地表現在對著裝外表的注重的話,那么,鮑小姐的穿著是最能引起我們注意的了,“她只穿緋霞色抹胸,海藍色貼肉短褲,漏空白皮鞋理露出了涂紅的指甲”。外部衣著打扮前衛、時尚,充分體現出強烈的反叛意識、思想解放。她又是一個不甘寂寞的女人,在短暫的回國途中也不忘給自己找一個旅途伴侶,因此他引誘方鴻漸,并與他發生一夜情,這在今天的中國也許還算得上超前的,更何況是在她所處的那個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后的時代,也不啻為對傳統女性思想貞潔觀的一個有力沖擊。鮑小姐從小被父母差喚慣了,心眼伶俐,明白機會要自己找,快樂要自己尋,所以她寧可跟一個比自己年齡長十二歲的人訂婚,有機會出洋,然后回國與自己的未婚夫一起開診所。在婚姻上,她要自己做主,盡管她的方式讓我們覺得庸俗,但是她想要通過自己來改變命運的愿望是強烈的。

在追求自己的愛情方面,蘇文紈拋棄了傳統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的婚戀觀,自己的愛情她要自己做主。她沒有選擇與自己的家世、地位相當的趙辛楣作為自己追求的對象,而是選擇了與自己不怎么相配方鴻漸,按照趙辛楣的話來說就是“全無用處”,他既沒有優越的家世,也沒有博學的知識,甚至為人懦弱、無能、虛偽。我們不必管她是真心喜歡方鴻漸也好,還是想要方鴻漸卑遜的仰慕然后屈服地求愛也好,抑或是想要掌控方鴻漸也好,在這一方面她也算是前衛的。她不愧是留法女博士,新式女郎,思想也比較開放,對自己喜歡的人、事都敢于去追求,也比較大膽。她從來都不可以隱藏自己對方鴻漸的“愛意”,也在他們比較熟悉了以后,認為方鴻漸“理所當然”的應該喜歡自己以后,敢于叫方鴻漸吻自己,這在他們的那個年代可以說是大膽的舉動了。這與方鴻漸的懦弱相比是好了很多的。

現代女性的思想解放在孫柔嘉的身上也表現明顯。她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和鮑小姐一樣,她知道機會要自己去爭取,她工于心計,為了得到方鴻漸她制造了一系列事件,終于把方鴻漸圍捕成功。在初次與方鴻漸的父母見面時,因為不愿意行叩頭的禮,而被方鴻漸的父母認為是野蠻不懂規矩,沒有家教。她婚后不愿意扮演傳統婦女的那種“賢妻良母”的角色,不愿意過“相夫教子”的生活,更不愿意生活在方鴻漸那個傳統的大家庭中,整天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妯娌斗嘴,她說“隨你去辦吧,反正我不會討你家好的。你那兩位弟媳,都很不好對付。你父親說的話也離奇;我孫柔嘉一個大學畢業生到你們家當沒工錢的老媽子!哼!”,她要獨立謀事,不愿意當別人的附庸,這與方母、與她的兩個妯娌相比確實能夠體現出她的獨立自主,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使她從根本上區別于在家庭小圈子內斤斤計較的依附型女性。

唐曉芙和方鴻漸有共同的話題,兩人總是有說有笑,難怪連表姐蘇文紈都會“吃醋”。她并沒有一開始就喜歡方鴻漸,只是不討厭,感覺他說話幽默、滑稽,而且能夠逗她開心。當得知表姐追查她的行蹤時候她就非常生氣,“這準是表姐來查探自己是否在家,她太欺負人了!方鴻漸又不是她一個人的,要她那樣看管著?表姐愈干預,自己偏要讓他親近。自己絕對不會愛方鴻漸,愛是曲折又偉大的情感,絕非那么輕易簡單。假使這樣就會愛上一個人,那么,愛情容易使得自己不相信,容易使得自己不心服了”。因此,剛開始讓方鴻漸親近是因為和表姐賭氣,故意氣表姐的,也可以看出她不愿意受人掌控的性格,即使是自己的表姐。

在《圍城》中不管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都具有十分鮮明的個性特征,作者均用不同的詞匯描繪出來, 無一雷同,特別是對這幾個主要女性,作者常常能用寥寥數筆或一個絕妙的譬喻,就使一個個極其醒目的形象躍然紙上,令人過目難忘,而且回味無窮。比如玩弄男人于股掌的鮑小姐、高傲自負、孤芳自賞的蘇文紈、工于心計,成就愛情的孫柔嘉,唐曉芙與她們有共性,也有個性,而她的獨特性最主要體現在:

2、清水芙蓉 ?遙遠理想

錢鐘書的夫人楊絳先生說過:“唐曉芙顯然是作者偏愛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給方鴻漸。其實,作者如果讓他們兩個成為眷屬,由眷屬再吵架鬧翻,那么,結婚如深陷圍城的意義就闡發得更透徹”,[3]但是作者最終還是犧牲了這個很有說服力的構思,就是沒有安排他們兩個結合在一起。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的:

2.1取名

俗話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古今中外,名字的分量可謂舉足輕重,它是個人符號,帶有個人烙印。主要用來代表一個人或者一種事物,區別于其他人或物。不同的名字有不同的含義,可以代表不同的年齡階段、身份、地位、職業等等。而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往往帶有作者的主觀情感傾向,常用來表達作者的好惡或者預示人物的命運。

注重姓名本身與人物性格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姓名暗示人物的某些形象特征或是提示作者的創作傾向,這或許稱得上是中國學者小說的一大特點。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即在人物姓名上暗示了全書是“賈(假)雨村言,甄(真)士隱去”,與此相比,錢鐘書的《圍城》在人物命名上的功夫并不比曹雪芹遜色。他融合自己在文學、哲學以及英文等方面的知識,對書中部分人物給予了“恰如其分”的命名,使人望名知其性格、人品,讀后回味頗多,姓名寓義巧妙深刻而又切合人物性格特點。

? 現在舉幾位女性的名字來作分析闡釋:

首先來看一下鮑小姐。對于鮑小姐,從書中我們無法得知她的具體的名字,只知道她姓鮑,但是我們可以從楊絳先生的記敘中區探究出錢鐘書讓她姓鮑的一些原因。“鮑魚之肆是臭的,所以那位小姐姓鮑”,[3]《孔子家語·六本》里面也有這樣一句話“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鮑魚之肆”指的是賣鹽漬魚的商店,是臭味難聞的地方,常用來比喻小人聚居之所。結合鮑小姐放蕩的具體行為,我們可以感受到讓她姓鮑是有明顯的諷刺意味的。

其次關于蘇文紈的名字,“謝惠連的《雪賦》里有詩云:‘憑云升降,從風飄零,素因遇立,污隨染成,縱心皓然,何慮何營。’[4]” “文”有“文辭、文采”等意,而“紈”常和“紈绔(舊指富家子弟的華美衣著;泛指富家子弟)”一起連用,在聯系一下蘇文紈的家世背景,加上這首詩“剛好可以注釋蘇文紈在小說中的際遇,空有蘇小妹(鮑小姐對她的稱呼)才名及法國博士帽,卻淪落到先與方鴻漸諸人玩愛情與智力的雙重游戲,待失落理想丈夫后又不避污俗急急下嫁,又誘惑趙辛楣發生私情,演繹了一出人生鬧劇。她喜歡男人簇擁在自己周圍,男人之間越足嫉妒吃醋,她越能欣賞玩味并從中得到所謂愛情方面的滿足。偽潔與易染使她追求的女性新生活注定是媚俗的。”[4]

再次關于孫柔嘉,“《詩經·大雅·抑》篇有衛武公譏刺暴政名句:‘質爾人民,謹爾侯度。用戒不虞,慎爾出話。敬爾威儀,無不柔嘉。’“《大雅·垂民》:‘中山甫之德,柔嘉維則。令儀令色,小心翼翼。古訓是式,威儀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賦。’“柔嘉”有“柔順、美好、小心謹慎、善于自控、遵守禮法”的意思,但是這里兩次提及的柔嘉均是諷頌統治駕馭之道。[4]歷史上也有柔嘉公主,為順治帝養女,封和碩柔嘉公主,當時為了安撫三藩之一的靖南王,出于政治的需要,被下嫁給靖南王耿仲明之孫,耿繼茂之子耿聚忠,她紅顏薄命,年僅22歲就去世了。

最后再來看一下唐曉芙的取名,“唐”與“塘”同音,有“池塘”之義;“曉”是象形字,從日,堯聲,本義:天明;“芙”形聲,從艸,夫聲本義,芙蓉,是荷花的別名,喻指美女。連起來可以理解為早晨池塘里剛開的荷花。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詠荷花的詩篇,為大家所熟知的有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早晨池塘里剛開的荷花是那么清新脫俗,美麗,潔凈,又帶有淡淡的香味,給人美的享受和感染。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鮑小姐、蘇文紈還是孫柔嘉,她們的名字或多或少都與不好的事物聯系在一起,而唯獨唐曉芙的名字給人美的感受。

2.2出場

很多人都認為《圍城》是一部現代諷刺小說,我個人也贊同這種觀點,錢鐘書用嬉笑怒罵的語言對文中眾多人物進行了揭露與諷刺。他的這種諷刺并不是在人物定性之后才出現的,而是在人物一出場就寓于其中,不管是主要人物還是次要人物都是如此,我們在這里探討的是女性形象。所以主要舉女性的例子來說明。

在方鴻漸一行人去三閭大學的路上,遇到了一些個性鮮明的女性,現在我們就隨意挑選兩位出來,看一下他們剛出場時,錢鐘書對他們是怎樣描述的。一個是十五六歲的小女孩,一個是蘇州寡婦,對前者作者這樣寫道:“那女孩子年紀雖小,打扮得臉上顏色賽過雨后霓虹、三棱鏡下日光或者姹紫嫣紅開遍的花園。她擦的粉不是來路貨,似乎泥水匠粉飾墻壁用的,汽車顫動利害,震得臉上粉粒一顆顆參加太陽光里飛舞的灰塵。” “雨后霓虹、三棱鏡下日光、姹紫嫣紅的花園”這些顏色都是美麗的,但是這么多顏色都用在一個人的臉上就仿佛是小丑一樣,又把別人臉上的粉說成事粉飾墻壁用的石灰粉,再夾雜些灰塵,完全喪失了美感。一個花季少女應有的活潑、美麗就這樣被錢鐘書“剝奪”了。后者作者是這樣描繪的:“斜對著孫小姐有位子坐的是個年輕白凈的女人,帶著孝,可是嘴唇和眼皮擦得紅紅的,纖眉細眼小鼻子,五官平淡得像一把熱手巾擦臉就可以抹而去之的,說起話來,扭頭撅嘴。”一個寡婦,本該同情的對象,但是錢鐘書也毫不吝嗇他批判的語言,對她進行一番諷刺,一個剛喪丈夫的女人,在帶孝期間盡然可以把自己打扮得那么妖艷,讓人看見就不會對她心生憐憫。對書中次要人物尚且如此,那對主要人物又會怎樣呢?

鮑小姐出場時“她只穿緋霞色抹胸,海藍色貼肉短褲,漏空白皮鞋理露出了涂紅的指甲”, “有人叫她‘熟食鋪子’,因為只有熟食店會把許多顏色暖熱的肉公開陳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為據說‘真理是赤裸裸的’。鮑小姐并未一絲不掛,所以他們修正為‘局部的真理’。”作者用“熟食鋪子”這種略帶嘲諷式的比喻把一個并不優雅的女性形象生動的展現在我們面前,讓人記憶深刻,所以每當看見她的所作所為總是會想到這一段描述,也覺得不足為奇,剛好和她的形象吻合。“戴太陽眼鏡、身上攤本小說的女人,衣服極斯文講究。皮膚在東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這白色不頂新鮮,帶些干滯。她去掉了黑眼鏡,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紅還不夠豐厚。假使她從帆布躺椅上站起來,會見得身段瘦削,也許輪廓的線條太硬,像方頭鋼筆畫成的。”作者對蘇文紈從膚色、臉龐、身段對其進行全方位描述,采用欲抑先揚的手法,雖然首先說出她值得稱贊的地方,但緊接著就指出其缺陷,讓人剛好對她有好印象的時候,又來了個大轉折。 孫柔嘉 “長圓臉,舊象牙色的顴頰上微有雀斑,兩眼分得太開,使她常帶著驚異的表情;打扮得甚為素凈,怕生得一句話也不敢講,臉上滾滾不斷的紅暈。”象牙色本就是一種不是很漂亮的顏色,再加上一個“舊”字感覺更沒有生機了,還不忘加上一些雀斑,使二十多歲女孩子應有的青春、活潑、靚麗都沒有了。

? 唐曉芙:“唐小姐嫵媚端莊的圓臉,有兩個淺酒窩。天生著一般女人要花錢費時,調脂和粉來仿造的好臉色,新鮮得使人見了忘掉口渴而又覺嘴饞,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頂大,可是靈活溫柔,反襯得許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講的大話,大而無當。古典學者看她說笑時露出的好牙齒,會詫異為什么古今中外詩人,都甘心變成女人頭插的釵,腰束的帶,身體睡的席,甚至腳下踐踏的鞋襪,可是從沒想到化作她的牙刷。她頭發沒燙,眉毛沒鑷,口紅也沒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彌補造化的缺陷。總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會里那樁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有許多都市女孩子已經是裝模作樣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許多女孩子只是渾沌癡頑的無性別孩子,還說不上女人。”這一段描述是令人賞心悅目的,讓人立刻就留下好印象,在對比中突出她的優勢,對她進行贊賞時還不忘記對別人進行調侃,優劣一下子就分得更明顯。

? 很明顯,前面三位女性與唐曉芙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能清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傾向,作者的愛憎褒貶都盡在筆端了,涉及唐曉芙的筆調都如同言情小說般溫柔可人、情意綿綿,唐曉芙是《圍城》中唯一亮色的女性形象,作者唯一沒有調侃、譏諷的就是這位唐小姐了。

?2.3、關系

? 方鴻漸是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是唯一一個與這四位女性都有情感糾葛的男性,他與這幾位性格各異的女性是這樣的關系呢?

淑英是方鴻漸的未婚妻,只不過她的命不好,還沒有過門就去世了,給方鴻漸留下了大筆出國費用,還讓他有機會認識并與這幾位女性發生關系。鮑小姐與方鴻漸是情人關系,在船上因為鮑小姐的不甘寂寞去引誘方鴻漸,方鴻漸在被引誘之后隨即又被拋棄,在鮑小姐這里他感受到了失敗。小說中,雖然蘇文紈早就對方鴻漸有意,但兩人的愛情糾葛顯然始于鮑小姐香港上岸后,“鴻漸回身,看見蘇小姐裝扮得裊裊婷婷,不知道什么鬼指使自己說:‘要奉陪你,就怕沒福氣呀,沒資格呀!”,“我原說人家不肯賞臉呀!”。到上海后,兩人的愛情糾葛得以延續,顯然也是源于方鴻漸傷春之際把蘇文紈當作情感排遣需求:“船上一別,不知她近來怎樣。自己答應過去看她,何妨去一次呢?明知也許從此多事,可是實在生活太無聊,現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著的人,顧不得安眠藥片的害處,先要圖眼前的舒服。”兩人的愛情糾葛磕磕碰碰,最終能發展到高潮,更與方鴻漸月下虛假的表白分不開:“我要坐遠一點——你太美了!這月亮會作弄我干傻事。”“我沒有做傻事的勇氣”,真正是一個“道義上的懦夫。”孫柔嘉是唯一一個與方鴻漸終成眷屬的女性,方鴻漸一步步走進孫柔嘉給他設置的溫柔陷阱,而蘇文紈也可以算作他們婚姻的助推器 ,正是因為她的破壞,使方鴻漸與唐曉芙走向決裂,使他有機會認識孫柔嘉,有機會被孫柔嘉騙進婚姻的“圍城”。對于孫柔嘉,我沒有看出他對她究竟有多么的愛,但最終卻結婚了,可能就像他自己的感受吧:“結婚無需要多么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的資本了。”也許是因為年齡的關系,或者所遇到的人的關系,也許是在唐曉芙的身上把所有的感情都消耗完了,不會再擺布自己了,不會再對別人產生類似的感覺,可能是真的沒有,可能是害怕再受傷害。他們的婚姻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畢竟他們沒有深厚的戀愛基礎,彼此都不夠了解,也許他們都還沒有準備好結婚,沒有經驗該怎樣去經營一段婚姻。

以上這三位對方鴻漸都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想找一個排遣寂寞的人,有的是想找一個自己能夠控制的人,有的是想找一個喜歡的人,不管他們各自出自于怎樣的目的,都有一個相同的結果,就是都沒有得到方鴻漸的真愛。而方鴻漸真正愛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唐曉芙。他對鮑小姐自不用說,二者都是因為不甘寂寞,和蘇文紈的愛情糾葛同樣是源于無聊,對孫柔嘉一方面是因為自己覺得在唐曉芙的身上把感情都消耗完了,不想再擺布自己,不會再對別人產生類似的感情,另一方面對孫柔嘉設置的陷阱毫無防備,不知不覺陷進去,最后與之結婚。

從小說中的很多細節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他是真正喜唐曉芙的。在初次見到唐曉芙以后,他“立刻想在它心上造個好印象”,會不斷猜想她的周圍是不是有很多男孩子圍著她,吃莫須有的醋。見到她后就難以忘記,睡覺的時候,“每次醒來,就像唐曉芙的臉在自己眼前,聲音在自己的耳朵里,把和她的談話時的一字一句,一舉一動都將心熨帖著,迷迷糊糊睡去后又驚醒,覺得這快樂給睡埋沒了,忍住不睡,重新溫一遍白天的景象”。與她約會的時候總是很注意自己的穿著,從早上就開始打扮,并設想自己就是唐曉芙,用他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儀表 。自從有了意中人以后,仿佛對自己身上的缺點知道得更詳細,但在別人看來他一切如常。會常常給她寫信,第一次收到信“臨睡時把信看一遍,擱在枕邊,中夜一醒,就開電燈看信,看完關燈躺好,想想信里的話,忍不住又開燈再看一遍。”如果不是喜歡她,我想他根本沒有必要這樣做吧!

雖然方鴻漸懦弱、無能、膽小、虛偽,但是他還是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并且最終還是得到了各項條件都很優異的唐曉芙的喜愛。

2.4個性

從唐曉芙出場時精妙絕倫的那段描繪中我們可以發現她的“純潔"、“天真"、“活潑”,絲毫沒有被外界空氣污染過的跡象,她不會刻意雕琢自己,用假象來迷惑人。她出身于書香門弟,父親是個法律顧問,與蘇文紈是表姐妹關系,兩人的家境的差不多,但卻就造了兩人不同的脾性。小說中,作者對唐曉芙的描寫并不多,只是通過方鴻漸與蘇文紈的接觸過程來引出唐曉芙,而唐曉芙與和方鴻漸的戀愛過程占的篇幅甚少,當他們愛情之花在含苞待放時便被蘇文紈這股惡勢力給扼殺死了。

唐曉芙與方鴻漸初相識在蘇家,起初唐曉芙只是懷著好奇心“坐山觀虎斗”,她以為方鴻漸與趙辛楣都喜歡蘇文紈,因此她在那里看戲,看方與趙為爭蘇而起的唇槍舌劍,然而由于方鴻漸對表姐并無追求的意思,使得這場三角戀戰爭并未打響, 唐曉芙便覺得有些失望, 這是她的一種孩子氣的天真相的自然表現,她不如鮑小姐、蘇文紈、孫柔嘉在情場上的手段老練,她把愛情看成是又曲折又偉大的情感。當唐曉芙與方鴻漸方第二次在蘇家相遇,沈太太身上難聞的氣味造就了他們共同的遭遇,使他們成了患難之交,彼此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但真正促成方鴻漸與唐曉芙的戀愛是蘇文紈,她的操之過急、心胸狹隘以及百般阻撓兩個人交往,引起了唐曉芙強烈的厭煩和逆反心理,反而使唐曉芙與方走上了一條道路,開始了他們倆的戀愛,“唐曉芙的天真爛漫給方鴻漸紈绔子弟玩世不恭般的人生注進了新鮮的血液,而方的老生相又填補了唐的幼稚心靈,可以說,他們倆之間是互補型的。”[5]

她天生有一種討人喜歡的氣質,但不像表姐蘇文紈那樣以男人對自己的頂禮膜拜來抬高身價,或者像鮑小姐那樣對男人的勾引來證明自己的魅力,又或者像孫柔嘉那樣用手段去獲得喜歡的東西。她根本不想靠男人來證明什么,或者說她根本不想證明什么,她只是自自然然存在著,一點沒有算計地在活著。唐曉芙是純真、自然的化身,然而她的純真又絕非小孩子的惜懂無知。她又是聰明的,看得穿表姐的把戲,對方鴻漸的討好舉動也是一語道破。在別人侃侃而談時她說話不多,但每說一句話總讓人無以應對。作者常安排“口才超群”的方鴻漸在唐曉芙面前高談闊論,而唐曉芙只偶爾幾句冰雪聰明的妙對,在這種情況下,方鴻漸口上的“錦銹文章”倒只成了曉芙絕頂聰明的襯托。作者肯讓方鴻漸為女孩子作襯托,他對唐曉芙的喜愛之情也由此可見一斑。唐曉芙自然 、一派純真,方鴻漸則機敏又迂腐,怕算計和城府,二人自然而然接近起來。而唐曉芙的率直又恨自然地使她讀表姐的伎倆產生討厭的情緒,不自覺地回應著方鴻漸發出的愛的信息。

鮑小姐對愛情采取的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把愛情當做一種工具,或者拿來排遣寂寞,或者拿來換取更好的生活;蘇文紈想找的是一個仰慕、崇拜自己的人,自己可以控制的人,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戀人或丈夫;孫柔嘉用自己的心機成就了愛情與婚姻,但這樣的愛不會長久與幸福,婚后的她也想像蘇文紈一樣掌控方鴻漸,最后婚姻終于走向破滅;他們都想掌控對方,都想操縱愛情,殊不知愛情是雙方的事,需要溝通、理解,幸福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西方的西蒙·波伏娃也曾這樣談及婚姻和愛情:“婚姻是要聯合兩個完整的獨立個體。……愛情必須建立在兩人平等自由的基礎之上。建立在開放的社會生活中,否則就會傾斜和倒塌。”[6] 她在男女兩性的愛情和婚姻上給予了我們“平等”的理念傳導。而唐曉芙的愛情觀是一種近乎完美的愛情觀,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的,是注定要失敗的。“方先生的過去太豐富了,我愛的人,我要能夠占領他整個生命,他在碰見我以前,沒有過去,留著空白等著我。”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唐曉芙對愛情的美好向往和感情的真摯專一。

如果從活潑天真這個角度來講的話,這四位女性都或多或少有所涉及,但是鮑小姐、蘇文紈、孫柔嘉的天真是裝出來的,是在方鴻漸面前故意表現出來的,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只有唐曉芙是自然而然的,毫無矯揉造作的成分。

3、用心良苦 ?比照現實

如果說“一滴水里可以眾生萬物” 那么我們也可以說,幾個人就可以折射出世間萬象,小說中的幾位女性都是代表了一定的文化層次,也聯合起來代表了一個時代,她們的形象作為跨越時空的因素也具有歷史的意義,所以才會讓人讀出現實意義來。所以,我認為作者在刻畫女性形象時的確是別有用心的,他所展現的絕不僅僅是一時一地的人,而是超越時空的文化意義的女性。由于本文是以唐曉芙為中心來論述女性的,所以主要要分析作者塑造她這一形象的真正用意和意義。

無論從取名、出場、與方鴻漸關系、愛情觀、個性等,作者都給予唐曉芙最好的展示。唐曉芙具體的生活背景被虛化了,她是很多男性心中的理想對象,我認為唐曉芙根本不是“圍城”之中的女人,而是圍城之外的女神,是作者對于女人的理想的化身。“唐曉芙顯然是作者偏愛的人物,不愿意將她嫁給方鴻漸”[3]在《圍城》中,作者常從方鴻漸的角度發一些奇怪的言論,有時甚至自己站出來對于女人的劣根性做一番批判,然而對于唐曉芙,全書卻未置一句微詞,并把她作為主人公方鴻漸唯一動了真情去喜歡,去愛的人。但是,方鴻漸身上的種種弱點,又使作者不忍心將他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嫁給方鴻漸,以免發生彼此發現娶的或嫁的不是意中人的尷尬,這種尷尬的發生,勢必會破壞唐曉芙這位理想女性的完美。“其實,作者如果讓他們成為眷屬,由眷親再吵架鬧翻,那么結婚如身陷圍城的意義就闡發得更透徹了。”[3]但是,作者不肯讓那些殘酷庸俗的情節傷害這位完美的女性,這大約也能從一個側面說明唐曉芙這個形象身上的理想色彩。書中看去,是蘇文紈挑撥造成的誤會終止了方鴻漸與唐曉芙剛剛開始的愛情,其實,是作者硬要把完美的女性唐曉芙從懦弱、無能、迂腐、虛偽的方鴻漸的生活中分離出來,而不肯給他們一個解釋與消除誤會的機會,因為走到一起后,這個美好的開端不一定會出現一個美好的結局,就會破壞她在人們心中的美好形象,這是大家所不愿見到的。

曇花一現是美好的,但是它的美好只屬于那一瞬間,最后作者安排這個完美的女孩不再出現,使完美得到了永恒,因為我們無法想象,也無從推測唐曉芙如果生活在鮑小姐的家庭,或在孫柔嘉的位置又或是長到了蘇文縱的年齡,她會依然如故。借用方鴻漸對趙辛楣說的話:“不過我想你娶了蘇小姐,滋味也不過爾爾。狗為著追求水里肉骨頭的影子,喪失了到嘴的肉骨頭!跟愛人如愿以償結了婚,恐怕到時候那肉骨頭下肚,倒要對水悵惜這不可再見的影子了。”的確是這樣,人們往往有這樣的傾向:擁有的東西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了才開始后悔,或者總是得不到的東西最美好。所以對一些人來說婚姻怎么選擇都是錯,因為不懂珍惜,因為沒有得到的才是最好的。永恒的唐曉芙化成了一個符號,一個尺度,反過來衡量另一些女人和另一些女人的愛情,也是一種理想對現實的衡量與比照。

在我們的眼中錢鐘書就是幽默、諷刺的大師,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幽默色彩,這也許和他的性格有關,也許和他的學術造詣有關。他聰明早慧,從小國文就天生很好,所謂藝高人膽大,學富志不群,在清華讀書期間,他敢于挑剔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和哲學系主任馮友蘭的學問,也敢于批駁周作人、曾國藩等一些名人,就是對自己的父親,他也常常當仁不讓,時予送難。據他的朋友回憶錢曾拒絕進入清華研究院深造,說:“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充當錢某人的導師。”他這副臧否人物的狂態,源自他深厚的中西學問根基,一般普通人他既瞧不起,對老師學問漏處,他也毫不客氣,予以挑剔。他才調縱橫,笑傲學林,性敏學富,一副“狂態”,真可謂天之驕子,他是亦古亦今,亦中亦西的學人兼詩人,具有超乎常人的批判理性。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圍城》、《寫在人生邊上》,《圍城》自不用說,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更是對社會的種種弊端和丑惡現象加以無情的針砭,是對世事的深刻洞悉,文字潑辣犀利,發人深思,從中我們看到了他對人生百態的獨到見解。

再回到關于唐曉芙的論述上來說,也許有人會說,按照錢鐘書的風格,他對《圍城》中的人物應該持奚落、諷刺的態度,為什么偏偏就那么偏愛唐曉芙呢?但我個人卻認為唐曉芙是一個例外,她是圍城之外的女性。就像中國古代的很多神話小一樣,由當時的于生產力水平很低下,統治者濫用權力、殘暴,現實黑暗等因素,所以沒有“能力”的人們只有把戰勝天災或黑暗勢力的愿望寄托在神的身上。同樣,因為現實中缺少唐曉芙這種女性,所以作者就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這一完美女性身上。歸根結底,唐曉芙是作者高懸在現實之上的一個理想,偶爾給了現實驚鴻一瞥,照得現實中的女人是那么的庸碌無為與低俗不堪。雖然錢鐘書一貫以幽默諷刺的態度聞世,但這也不代表他對生活喪失了信心,就像他在《論快樂》里面說的:“人生雖不快樂,而仍能樂觀。”“這樣說來,人生雖然痛苦,卻并不悲觀,因為它終抱著快樂的希望。”[7]所以,錢鐘書對生活中的很人失望,所以對他們加以奚落,但他始終沒有絕望,他對生活還是抱有希望的,他的這種希望在《圍城》中就剛好體現在唐曉芙的身上,唐曉芙是他寄托希望的載體。

鮑小姐、蘇文紈、孫柔嘉,他們是知識女性,有自己的主見,在對待愛情、婚姻上采取了主動的態度,在這一點上他們是區別于傳統的完全淪為男人附庸的女性,但是他們最終還是不知不覺走入婚姻的“圍城”。戀愛和婚姻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我們追求幸福的一種方式,然而這種幸福是不應該摻雜太多的世俗和功利的因素。走進婚姻的“圍城”很容易,但是要走出去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圍城”不是理想中的童話世界,它也充滿了現實的因素,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來,甚至會讓你窒息,所以當你選擇走進去的時候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婚姻就像“圍城”,“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1]一定要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的一種負責。

看文學作品,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可以說《圍城》中的女性是作者精心刻畫的,給我們很高的思想價值與藝術品位,給讀者的聯想和啟迪也是豐厚深邃的。我所理解的唐曉芙只是作為一種理想女性的遙遠的存在,唐曉芙所有的美好品質都是出自于作者的希望,正是因為現實生活中沒有唐曉芙這樣完美的女性,至少在錢鐘書所處的時代是沒有的,所以她成為作者所塑造的一個理想符號和一把標尺,是用來衡量現實女性的標準和寄托自己美好理想的載體,給予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女性一些對待婚姻的啟示,就像燈塔一樣,照亮迷茫中的女性的前進道路,讓他們在對待愛情婚姻的態度上更加認真、負責、明智。我們也只有讓唐曉芙永遠停留在那個時刻才更能彰顯她的美好,如果逾越這層界限就如同一現后的曇花,那么美好也便破碎了。所以這種美好被錢鐘書先生恰到好處地戛然而止,使她成為高懸于“圍城”外靜觀“圍城”內的明月,成為一種永恒的美。

【參考文獻】:?

[1]、錢鐘書《圍城》[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2010. 6(文章中所涉及的引用,凡未注明出處之處,皆出自《圍城》一書)

[2]、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M].香港友誼出版社.1979.3 (P56)

[3]、楊絳《記錢鐘書與<圍城>》 [M].中國湖南出版社.1986.7(P18)

[4]、郝琴《女性視角下的<圍城>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P12)2006

[5]、沈行華 《淺談<圍城>中的女性形象》 南昌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1997(3)(P3)

[6]、西蒙·玻伏娃《第二性》[M].湖南文藝出版社.1986.6(P97)

[7]、錢鐘書《寫在人生邊上》[M].海峽文藝出版社.1992.5(P144)

[8]、愛默《錢鐘書傳稿》[M].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4

[9]、倪文尖《女人圍的城與圍女人的城》[J].(《上海文論》1992 (1))

[10]、何晶 《淺談<圍城>中的女性形象》[J].(《文藝報》2006(2))

[11]、張巖冰 ?楊幼力《<圍城>的女人·女人的“圍城” 》《 甘肅社會科學 》 1994(3)

TangXiao fu - the moon over the siege

Yang Yan Jiao ?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ollege 07106025 Chinese literature majors

【Abstract】:Qian zhongshu's fortress beseiged give we shape many impressive images of women, mainly with bobby SuWen debauchery, Samson, miss Genevieve TangXiao soft jia, represented. The author gives three women are before the Revelations of different level with ironic, and only TangXiao fu of damning praise bu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TangXiao fu as the center, to analyze "fortress besieged" female image of the major TangXiao fu, so as to illustrate a ideal shape is the author, is used to measure the reality symbols of standard and hopes his women happy ideal carrier, and give life in that era of women treat marriage revelation. Some

【Keywords】: "fortress besieged" TangXiaofu emale image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2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24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8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8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8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1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16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3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7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1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9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5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