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丈八寺南堡的廟宇,幾年前我曾經去過,為考證其與北堡顯樂臺(東殿廟)的關聯性,今天特意又去了一趟。
從碑石上的文字記載來看,這里所供奉的諸神(山太白、四大天王、送子娘娘、藥王、觀音菩薩、如來佛祖)應該是獨立和完整的廟宇,與東殿廟不僅沒有關聯,而且還有重復之處,說明是各自獨立的。如果要說出其相同之處,其實質上都應該是佛道相混的教化之地。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碑文上所介紹的南山門的位置來推測,古老的澇河河道應該是從西南而來,經廟門東側而北去的,接著拐彎向東偏北到北堡,流經顯樂臺而向東北入渼陂湖。
至于村名的來歷,碑文有所提及,而非石佛佛像高丈八,實為佛寺高度為丈八可做勘正之用。
圖片發自簡書App
附:重建佛爺廟碑記
經考清乾隆戶縣新志記載:元代三十一年(1294)前,土人于村南古澇河西岸最高處拙得石佛一尊,由能工巧匠修筑丈八寺一座。前后四進殿宇共占地十余畝。南山門是護法四大天王殿,威嚴莊肅,中間雕塑高丈余如來石佛,觀音大十指菩薩、十八漢供奉于大雄寶殿,佛像慈眉善目,可親可近。后有諸佛殿,眾佛神仙各異。北山門有藥王殿,左右配有廂房,可供僧人居住理禪,香火旺盛,茂密翠柏,等長青樹圍繞,整個寺院高低錯落有序,其景宜人非常,殿宇雕檐畫壁,造型奇特典雅雄偉,游人常流連忘返。其村依此而更名。物換星移,滄海桑田,百年的風雨人禍……2001年古歷七月初一日丈南村村民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