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見一種食物,幾千幾萬幾百萬人都喜歡吃?你可見一種食物,幾千幾萬幾百萬人每天都吃?你的答案也許是米飯,然而,我要說的是——面皮,漢中面皮。
在漢中,面皮已經(jīng)存在了數(shù)千年,在這幾千年里,漢中人一直以面皮為自豪,以面皮為標(biāo)志,也以面皮來聯(lián)絡(luò)鄉(xiāng)情。
全國別的地方,也有面皮,它們常被稱為“涼皮“,只是,我認(rèn)為,只有漢中面皮才真正稱得上面皮,唯有漢中的面皮,才值得大書特書。別的地方的,最多只能算是一道食物而已。
面皮兼有主食的解饑餓,又有菜肴享口服的好處。面皮的原料其實是大米,而且最好是來自秦巴山地的大米,這樣的大米做出來的面皮,口感和筋道才是最好,才是漢中人的最愛。
在故鄉(xiāng)漢中,每天大約五六點鐘,大大小小的面皮店就開張了。那時候,夜色尚未完全褪盡,蜷縮在全城大街小巷的面皮店,燈耀眼若白晝,三兩個做面皮的人把蒸面皮的鍋燒得滾水沸騰,“噗噗“升騰起團(tuán)團(tuán)熱氣,燒火的,澆漿的,切面皮的,每個人頭上都滲出薄薄一層細(xì)密的汗珠。
面皮蒸好了,揭開鍋蓋,又是一團(tuán)白霧。做面皮的伙計用手從旁邊的臉盆里蘸一點冷水,然后,輕巧而快速地從蒸籠里揭出一張帶著籠帕的面皮來,迅速轉(zhuǎn)身,“噗“一下子反扣到一條面板上,操起一把一尺多長的刀來,”啪啪啪“三四刀過后,一張面皮就切好了,再用刀刃順著案板一抄,面皮全在刀刃上了,還突突的跳,再一抖,面皮就滑到旁邊早就預(yù)備的碗里去了。一張一碗,不多不少。
漢中的面皮店到底有幾千幾萬個,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但要問起哪一家面皮店的最好吃,沒有人不知道。這些成了明星的面皮店,沒有什么名號,有的根據(jù)位置被稱為“東關(guān)的,西關(guān)的,橋頭的“,有的根據(jù)老板的姓氏來命名:”老計家的,老王家的……“這些店,大多有怪脾氣,早早開門迎客,又早早就關(guān)張。早早就有人排隊,去晚了,只好明天再來早點。沒有名氣的店,開門時間自然是長的,只有外地人去吃罷了,本地人是堅決不去的。
面皮的好,對于漢中人來說,原料大都一樣,主要是調(diào)料。食醋、醬油、麻油、大蒜水……大碗小盆十來樣,每一樣都有差別。真正決定面皮口感的,其實是辣椒油。漢中人吃面皮,絕對不會用老干媽一樣的辣椒醬的,全都是油潑辣子。每家的辣椒油都有不同的熬制配方,這是面皮店的頂級秘密,外人只能見到紅汪汪的一大缸子辣椒油,至于如何熬制,用了些什么香料,就不得而知了。反正,當(dāng)紅紅的辣椒油配合著其它十來種,一一澆到嫰白的還散發(fā)著熱氣的面皮上的時候,用筷子挑起,吃到嘴里,那種美妙的滋味,真是難以言說。吃完面皮,抹抹嘴,很久了,還在回味……
吃面皮可以加點配菜。豆芽,菠菜可以任意選擇。紅色的是辣油,白色的是面皮,碧綠的是菠菜,放在白色的描金大瓷碗里,不吃也勾引著你的味蕾。
漢中人對面皮的鐘愛,不知幾千年了。漢中人不管走得多遠(yuǎn),一回到家,第一口吃食,一定是面皮;漂泊在外的漢中人,遠(yuǎn)隔千萬里,說的最多的,也還是面皮。
“聽說,有一個老鄉(xiāng)在無錫開了一家面皮店了……“
“在哪里?發(fā)個位置,快!“
很快,一群漢中人就聚在了一起,吃著家鄉(xiāng)味兒,說著家鄉(xiāng)話兒,品著家鄉(xiāng)情兒,外人怎么能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7年05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