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小玙兒的同學的爸爸打來電話,約我們去玩,臨了囑咐我們,一定要帶上貓咪。
周五那天,王同學告訴弟弟,我家有一只貓咪,因為他上午來玩的時候見過。
弟弟很感興趣。剛好小玙兒的杯子落在了他們家,周六下午,王同學來送杯子時,就帶了弟弟一起上來。
弟弟顯然很感興趣,眼睛里露著喜歡的光,直想進來摸一摸。但王同學不讓他久留,因為爸爸在樓下等著他們,所以連拉帶拽地把弟弟帶走了。
今早跟王爸爸通話時才知道,弟弟因為沒能摸到小貓,從我家下樓以后就哭了。
我聽了之后,突然覺得好心疼!
小孩子的好惡很簡單,想法也很單純。對于可愛的小貓咪,他只是想看一看,摸一摸,跟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親近親近。
我立馬決定,讓孩子們帶著奶糖一起去串門。
但擔心也立刻隨之而來。
貓生性膽小謹慎,應激反應很強烈,這是它們的天性。
尤其是到了陌生的環境以后,很可能會特別害怕,甚至傷害別人,或者傷害自己。
更何況,今天王同學家里的小客人會很多,而且大多是男孩。雖然孩子們對它只是喜愛,但在貓看來,一群陌生人圍著它,都要抓它、抱它、摸它…或許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我們帶著貓咪出門了。
一路上,我開始各種擔心。
擔心貓咪會在王同學家里搗亂,惹得主人煩心又不好意思說;
擔心貓咪會對孩子們的喜歡并不領情,直接跑開,完全不讓孩子們近身,弟弟會很失望;
最擔心的,還是貓咪把孩子們的熱情當成威脅,害怕的時候會自衛,抓傷或者咬傷孩子……
由于上午還有要緊事要辦,所以送下孩子之后,我就匆匆離開了。
十點左右,給另一位小客人的媽媽打了電話,問一下孩子們和貓咪相處的是不是和諧。
她笑著告訴我:“放心吧!貓完全沒有撓到孩子,孩子們也沒有摸到貓。”
“嗯?怎么回事?”
“你走之后,貓就鉆進沙發底下了,一直躲在里面,就沒有出來過。”
我心里瞬間踏實了許多,孩子們很安全,并沒有因為貓而受傷。
但但憂慮又隨之而來。
貓沒有出來,是不是就意味著弟弟并沒有摸到貓?那他會不會很著急?很失望?
貓沒有出來,就說明它很害怕這個新環境,不習慣周圍有這么多陌生人。那它豈不是整個上午一直生活在恐懼里?
忙完自己的事,我趕緊趕到王同學家里,孩子們已經圍坐在茶幾一圈開心地聚餐了。
午餐過后,我來到客廳里,奶糖聽到了我的聲音,開始“喵”個不停。
我往沙發底下看去,它只敢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