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將結束,本該到了展望2023年的節點,但我的心卻仍舊停留在2022年的陰暗之中。
2022年,是我工作這么多年來,最難調整過來的一年之一。3月初,正是一年開春好時節,上海卻接二連三開始封控,到了3月底,干脆一封了之,直到6月初才慢慢恢復自由。而10月底這一波疫情的到來,又讓我們重回緊封控的節奏中來,直到12月初全國放開,當我正歡天喜地的等待著萬物復蘇時,卻發現整個中國都停擺了。與上海四、五月份不同的是,這次是全國性的停擺,每個角落都充滿了悲觀的氣氛。
細算下來,今年比較正常的月份是7-9月份,剛好一個季度。我向來是一個熱愛自由的人,這種封控的無力感,不停的沖擊著我的心理健康,讓我在這2022年的尾巴之處,徹底找不到了自我。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寫文章了,也很久很久沒有看書了,也很久很久沒有再找回那個熱血沸騰的自己了,我似乎聽不到自己的內心了。對我來說,這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事情。人生苦短,若感受不到生命的氣息,那活著有什么意義呢?
與之相反的,我成了抖音的常客,每天都有刷不完的視頻,看不完的電影解說。與此同時,我喜歡逛知乎,喜歡逛今日頭條,每天看那些無聊的新聞,看各方觀點無腦的爭論。我成為了一個被動的人,喜歡被動接收各種垃圾信息,消磨時間,麻痹自己。我也幾乎找不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了。早些年,我喜歡研究理財,研究中國經濟,研究心理學,研究演講,研究寫作,等等。現如今,我連工作都提不起興趣。每天準點上下班,晃晃悠悠的完成那一丁點的工作量,不再制定什么驚天動地的計劃,想著穩穩的掙錢,早日退休。我成了一條沒有理想的閑魚,我成為了一灘沒有追求的死水。
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到底有什么意義?我再次陷入了迷茫。
傳宗接代?享受這個世界?成就一番大的事業?努力奮斗過?我似乎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找到活著的意義了。很多事情,經歷過了,好像也就那么回事。感官上的刺激,精神上的刺激,似乎都不能再讓我有所興奮。我渴望自己能尋找到這個世界運行的真理,但我卻沒有找到足夠令我興奮的真理。這個世界的真理,似乎都是一直大白話,只是人們俯拾即是,不去珍惜,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世界本是簡單的,但人心復雜,從而讓我們被自己和他人所迷惑。這個世界,也不存在有多少真正的導師,反而有著許許多多讓人陷入迷惑的專家,他們加劇了我們內心的焦慮和不安,讓我們參不透這本簡單的世界。
有時候,我會渴望自己站在舞臺上,巧舌如簧,充滿魅力,戲謔人生種種,讓臺下的聽眾聽得如癡如醉,充滿崇拜,熱烈鼓掌。這似乎是權力所能帶來的無限魅力。但現實生活中,這類人卻往往被人抨擊毀謗,無法享受片刻安寧。有時候,我又渴望自己能像古代退隱江湖的俠客一樣,遠離是非,隱身世外桃源,享受著世界的風花雪月,笑談世人的種種看不穿看不透。但現實生活中,我卻仍舊為了那銅臭而每日上班,為了嬌妻幼兒思前想后,為了年邁父母談心安頓。
人生為何?實在是讓人想不穿,悟不透。
按《心流》和《當下的力量》兩本書的建議,我的確有過短暫的安寧感。當我的專注力集中在當下,去完成一件有挑戰的事情,或者去感受當下的每個感覺,我似乎會變得更愉悅。當這種愉悅,并不能保持長久。當然,還有另一種與臨在當下有關的體驗,即我的意識逐漸脫離現實,進入到一種虛空神游的境界。在這種境界里,我感受不到肉體的任何感覺,我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享受著我意識所創造出來的自由感。這與我所追求的精神自由,似乎有著極大的關聯性。當世界不在,當肉體不在,我只有意識世界,何其美哉。
然后,這種虛無感仍舊不能長久,只能帶來短期的精神愉悅。我需要在日常中運用當下的力量,也體驗意識云游的自由感;但同時,我仍舊去尋找自己長期需要訓練的目標。這個目標是羽毛球,還是鋼琴,還是演講,還是英語,還是其他?從目前來看,除去羽毛球,這項訓練最好是大腦訓練的,最好是跟我自己的天賦相關的,否則,我可能會像學習羽毛球一樣,缺乏天賦,又沒有從小的專業訓練,最終只能成為一項興趣愛好,而無法享受精神上的挑戰的愉悅感。目前來看,演講、英語、寫作都有可能成為我挑戰的目標。尤其是寫作,能讓我進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也能讓我更好的傳遞我對這個世界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