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民間故事》之944章,如果您喜歡看民間故事,記得常來!
明朝末年,在濟南府城外的張家村,村民張四寶在蓋房打地基的時候,挖到了兩口黑棺槨。黑棺槨看上去破爛不堪,在場的工匠們不知所措,于是詢問張老漢該如何處置,張老漢一怒之下就要將兩口棺槨當場毀掉,就在此時,一位道士路過這里,及時勸阻了張老漢。
欲知詳情,各位看官就跟隨小編的筆墨,一起來看看這則民間小故事吧!
明朝末年的一日下午,村民張老漢從鎮上雇來了幾名工匠,在村子東面的一處空地上開始建造新房子。
幾位工匠整理完荒地表面,開始掘地打地基。往下挖了幾尺,忽然一位工匠大喊一聲:“你們快些過來,下面似乎有東西!”
其他工匠聽見喊聲后都圍了過來,只見土坑里露著一塊黑色木板,年長的老木匠看了出來,說很有可能是棺槨板子。工匠們半信半疑,都跳進坑里開始往下挖。
很快,那個黑色的板子完全顯露出來。幾位工匠吃驚不已,異口同聲地說道:“正如老師傅所說,果真是個棺槨板子!”
老木匠面色凝重,也跳入坑里,幾位工匠順著棺槨板子往下挖,不多時,一口黑色的棺槨露了出來,工匠們見了是大吃一驚!
那口棺槨看上去已經破爛不堪,透著縫隙能夠看見里面的青色衣服。
而接下來的發現更是讓他們瞠目結舌,順著老木匠手指的方向再挖時,他們又挖到了一口棺槨。這口棺槨同樣是黑色,只是尺寸比那一口小了一些,并排擺放著。
“老師傅,這該如何是好啊?”一位瓦匠干了半輩子活,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他顫抖著雙手問道。
那位老木匠見多識廣,對此似乎略懂一二。老木匠說道:“我們不要輕舉妄動,還是將此事報給主家吧!”
老木匠言罷,就吩咐人去找房主張四寶。此時,張老漢正在家中喂牛,來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他家院子里,大聲喊道:“不好了張伯,你家新宅子地基下面挖到寶貝啦!”
張老漢一聽,哈哈大笑,問道:“挖到金元寶了?”
“您快瞅瞅去吧!”張老漢聞言后搖了搖頭,停下手里的活就朝著新宅子走去。
等他到了那里,早就圍滿了村民。原來村里人聽說這事后都覺得稀奇,跑來看熱鬧了。張老漢見到此景后察覺不妙,趕忙擠進人群。低頭一看,卻見到地基下面除了幾位工匠外,居然擺著兩口黑棺槨,這跟著金元寶根本不是一回事呀!
張老漢吃驚不已,趕忙詢問幾位工匠,工匠們遂將經過說了出來。張老漢一聽整個人愣在了那里。
“主家,這兩口棺槨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頭了,不像是這個朝代的,您說該怎么處理?”老木匠拱了拱手問道。
“怎么處理?他們占了俺家的地方,給俺家添了晦氣,俺要劈了這兩口棺槨,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來,把斧頭給我!”張老漢一怒之下就要當場將黑棺槨毀掉,老木匠一聽趕忙上前阻攔:“他們畢竟是先人,而且入土為安在先,咱給他們挖出來已經是大不敬的事了,您怎么還能毀掉棺槨呢,這萬萬使不得??!”
在場村民聽了老木匠的話也都覺得有道理,都勸說張老漢,可張老漢覺得建房子是喜事,居然被這兩口棺槨給攪和了,他越想越來氣,就想出出心頭的怒火。
他不顧旁人勸說,舉起斧頭就要砸。就在這時,身后傳來了一句喊聲:“施主,莫要沖動,還請放下斧頭!”眾人回頭望去,只見一位道士急急忙忙地走了過來,眾人紛紛閃到兩旁。
張老漢疑惑地看著道士,道士很快走到他面前,甩了甩拂塵說道:“施主息怒,不可輕舉妄動!”
張老漢看了看道士,說道:“你這道士不去修道,為何阻攔我蓋房子?道長你莫要多管閑事了!”
道士聞言后沒有生氣,他微微一笑說道:“地基之下挖出棺槨,此事雖說不吉利,但已成事實。即便施主一怒之下毀了這兩口棺槨,一是對先人不敬,二是有損施主的名聲和福澤,非但不能消除晦氣,反而徒增怨念,你又何必如此魯莽呢?”眾人一聽道士所言都覺得有道理,無人不夸贊道士。
張老漢皺了皺眉頭,隨即扔下了斧頭,趕忙拱手說道:“道長之言讓在下茅塞頓開,方才確實是在下太過魯莽了,請問道長該如何處置這兩口棺槨以消除我家的晦氣呢?”
道士捋了捋胡須,說道:“晦氣都是世人自己認為的,說回來不過是個巧合罷了!這兩口棺槨你要厚葬,這樣做對你家人好!”
左右的工匠聞言后也都勸說張老漢,張老漢思忖片刻后說道:“那就聽從道長的吩咐,我這就去操辦此事,多謝道長出手相助!”言罷,他朝著道士拱了拱手。道士微微一笑,轉過身離開了。
村民們很是熱情,但凡身強體壯的人都站出來給張老漢幫忙,隨后一群人抬著兩口黑棺槨去了村外的墓地。張老漢依照道士的吩咐將棺槨厚葬,他拜了幾拜后領著村民們離開了。
工匠們很快將新房子蓋好了,不久后張老漢一家人便住了進去。
張老漢一家人一直平平安安,沒有出過什么災禍。有一天夜里,村里來了一伙盜匪,他們打家劫舍,只有張老漢家逃過了此劫。
后來據被俘的盜匪說,那晚張老漢家門口站著兩位身穿前朝服飾的人,面目猙獰,十分兇悍,盜匪們十分懼怕,灰溜溜地逃走了。
筆者感言:
這樣的結局果真應了那位道士之言,同時也應了這句“善惡到頭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钡睦显捔?!
聲明:民間故事意在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