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二十四節氣之一)
概述
白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進入“白露”,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
由來
白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到達黃經一百六十五度時交白露節氣。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露水是由于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征天氣已經轉涼。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晝夜溫差可達十多度。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露,則晚稻將有好收成。
白露“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后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氣候特征
物侯
鴻雁來:鴻大雁小,自北而來南也,不謂南鄉,非其居耳。詳見雨水節下。
玄鳥歸:玄鳥解見春分,此時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鳥,故曰歸。
群鳥養羞:三獸以上為群,群者,眾也,《禮記》注曰:“羞者,所美之食。”養羞者,藏之以備冬月之養也。
詩《白露》:“衰荷滾玉閃晶光,一夜西風一夜涼。雁陣聲聲蚊欲靜,棗紅點點桂流香。”(左河水)
天氣
白露植物開始有露水進入白露節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范圍的降溫幅度。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此時,中國北方地區降水明顯減少,秋高氣爽,比較干燥。長江中下游地區在此時期,第一場秋雨往往可以緩解前期的缺水情況,但是如果冷空氣與臺風相會,或冷暖空氣勢均力敵,雙方較量進退維艱時,形成的暴雨或低溫連陰雨對秋季作物生長不利。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和華西地區也往往出現連陰雨天氣。東南沿海,特別是華南沿海還可能會有熱帶天氣系統(臺風)造成的大暴雨。另外,此時部分地區還有可能出現秋旱、森林火險、初霜等天氣。如果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華西地區、華南地區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潤,都可能形成夏秋連旱。有諺語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減一半。春旱蓋倉房,秋旱斷種糧。”北方部分地區,如西北的陜西、山西、甘肅、華北等地,秋季降水本來偏少,如果出現嚴重秋旱不僅影響秋季作物收成,還延誤秋播作物的播種和出苗生長,影響來年收成。另外,伴隨秋旱,特別是山地林區,空氣干燥、風力加大,森林火險開始進入秋季高發期。
八月十五雁門開,白露時節鴻雁來雁兒頭上帶霜來”。霜凍是由于冷空氣的入侵,日平均氣溫在0℃以上,地表溫度驟降到0℃以下,農作物細胞之間的水分結冰,并不斷吸收細胞內部的水分,形成細胞脫水,導致農作物枯萎或死亡的災害。 有時雖然植物表面沒有白霜,但由于地表溫度在0℃以下,農作物依然受到凍害,稱作黑霜,也是霜凍的一種類型。
民俗
白露節氣生活小貼士
白露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表示,處暑還會熱,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節氣,就不能赤膊露體了,會著涼受寒。
白露即為典型的秋季氣候,容易出現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皮膚干裂等癥狀。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對普通大眾來說,簡單實用的藥膳、食療似乎更容易接受。
春捂秋凍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當然,秋凍并非人人皆宜。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氣刺激,很容易發生血管痙攣,使血流量進一步減少,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常常伴發,冷空氣刺激更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甚至導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凍。除此之外,像體質較弱的老人和兒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關節炎患者都不適合“秋凍”。
早晚溫差大就應該及時添加衣被,否則,極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氣管炎、哮喘、消化性潰瘍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敏感。若防護不當,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愛美穿露臍裝,寒氣極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天長日久,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腳部分布著人體的6條重要經脈,并且腳遠離心臟,血液循環最為不暢。所以,有“寒從腳起,熱從頭散”的說法。研究證實,雙腳受涼是引發感冒、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癥的元兇。因此,白露應注意腳的保暖,鞋襪宜寬松、舒適、吸汗。
清茶
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舊時南京人白露茶十分重視節氣的“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
說到白露,愛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時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買點白露茶。
米酒
資興興白露米酒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釀制而得名。程酒,古為貢酒,盛名入遠。《水經注》記載:“郴縣有淥水,出縣東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館醞于山下,名曰‘程酒’,獻 同也。” 、淥酒均系傳世美酒。《晉書.武帝紀》:“薦 、淥于太廟”,可見程酒當與、淥媲美。 《九域志》亦云:“程水在今郴州興寧縣,其源自程鄉來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與 酒別。”程鄉即今三都、蓼江一帶。資興從南宋到民國初年稱興寧,故有郴州興寧縣之說。 白露米酒的釀制除取水、選定節氣頗有講究外,方法也相當獨特。先釀制白酒(俗稱“土燒”)與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將白酒倒入糟酒里, 裝壇待喝。如制程酒,須摻入適量糝子水(糝子加水熬制) ,然后入壇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鮮牛欄淤中的,待數年乃至幾十年才取出飲用。埋藏幾十 年的程酒色呈褐紅,斟之現絲,易于入口,清香撲鼻,且后勁極強。清光緒元年(1875)纂修的《興寧縣志》云:“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釀可千日,至家而 醉”。《水經注》還記載,南朝梁文學家任與友劉 杳閑談,“任謂劉杳曰:‘酒有千里,當是虛言?’杳曰:‘桂陽程鄉有千里酒,飲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時,興寧隸屬于桂陽郡。在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還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來逐漸消失。
農事
農事:這一時節冷空氣日趨活躍,常出現秋季低溫天氣,影響晚稻抽穗揚花,因此要預防低溫冷害和病蟲害。冷空氣入侵時,可采用灌水保溫,低溫之前灌水二寸以上,可增溫1-2攝氏度。低溫來時,晴天可日排夜灌淺水;陰雨天則要灌厚水;一般天氣應干干濕濕,以濕為主。這個節氣暑氣漸消,秋高氣爽,玉露生涼,丹桂飄香,是黃金旅游季節。“白露”正處夏、秋轉折關頭,氣溫日際變化大,“白露身不露”,老、弱、病者要更注意適時增減衣服,以防受涼。
蔬菜
白露時節的植物白露后的天氣有利于蔬菜生產,蔬菜生產進入了繁忙季節。
⒈培育好壯苗
⑴茄果類。育苗最好在有地模覆蓋的大棚內進行。用新園土3/4,腐熟欄肥1/4,草木灰10%,鈣鎂磷肥5%,代森鋅0.03%混配。畝播種量:番茄、茄子25-30克,甜椒30-50克每畝。種子用溫湯浸種法涼干播種。精細做畦,播后勤水分管理,以促進全苗壯苗。
⑵綠葉蔬菜。種皮較厚要進行種子處理并浸透水催芽播種,苗床和生產用地要深翻曬白,精細做畦,播后勤水分管理,以促進全苗壯苗。
⒉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⑴十字花科蔬菜害蟲主要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蟲等,用除盡或抑太保加殺蟲雙或農地樂或京保爾(甲維鹽)或杜邦安打或海正三令等防治;病害主要有花菜黑玉病,小白菜、大白菜白斑病,用代森鋅、百菌清或新萬生防治;甘藍黑腐病和大、小白菜軟腐病用農用鏈霉素,或可殺得或猛克菌加清腐等藥劑。
⑵茄果類等秧苗,主要防治猝倒病,定期用托布津或百菌清輪換噴治。
⑶為了讓市民吃上“放心菜”,除嚴禁使用劇毒農藥外,采收前必須掌握用藥安全間隔期。
果樹
柑橘:
⑴遇旱及時灌溉,結合樹盤覆蓋減少裂果。
⑵抹除晚秋梢,對果多的弱樹可噴灑葉面肥1--2次。
⑶病蟲防治重點是紅蜘蛛、黑刺粉虱、蚧類及炭疽病;早熟品種還應注意果實黑點病的防治。
⑷作好抗臺風準備。
楊梅
⑴繼續抓好抗旱防臺工作,視旱情澆水保墑,促使秋梢生長充實,促進花芽分化。
⑵剪除枯枝與自根部及主干上發生的無效萌蘗。
⑶摘除大蓑蛾護囊,并用速撲殺1500倍液,或殺滅菊酯2000倍液噴霧。蚧殼蟲發生嚴重的應噴藥再行防治。捕殺樹干基部天牛幼蟲。
枇杷
以晾根、施花前肥為中心,以促進花芽充實、延長開花期、增強花果防凍能力。做好第四代枇杷黃毛蟲的防治。
桃
繼續進行夏季修剪,做好刺蛾、軍配蟲、天牛等害蟲的防治工作,結合噴藥進行葉面施肥。
櫻桃
以施秋肥為中心,繼續做好刺蛾、蓑蛾、桃小葉蟬、軍配蟲等害蟲的防治。
葡萄
以適時采摘為中心,加強霜霉病等病害的防治。葡萄采收后樹勢較弱的可以施一次補肥。肥料種類最好用進口三要素復合肥或磷酸二氨,每畝地施用量在10--15公斤。
梨
以治蟲保葉為中心,施好根外追肥,重施采后越冬基肥,加強軍配蟲等為害葉片的病蟲防治工作。防止落葉太早而誘發二次開花,影響次年花量和產量。
畜牧
九月份中旬以后,天氣由熱轉涼。畜禽生產要注意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是水牛長膘和繁殖的黃金季節,必須及時抓好秋膘,及時做好配種繁殖工作。
秋季天氣涼爽,野生青草茂盛,必須做好越冬干草的貯存工作。貯備時要留有余地,盡可能多貯存一些。
是長毛兔繁殖最佳季節,養兔專業戶要著手做好秋繁工作,使長毛兔達到全配滿懷。要注意采取保溫措施。
生豬要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高熱癥為特征的傳染病的發生。山羊做好羊痘疫苗預防接種。
種鵝休蛋期接近尾聲,應提高加強營養,保證下一產蛋期的營養。
計算
[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后2位,D=0.2422,C=閏年數,21世紀C=7.646,20世紀C=8.44,L=年數后2位除以4。
舉例說明:2013年白露日期=[13×0.2422+7.646]-[13/4]=10.7946-3.25=7.5446,取整數,9月7日是白露。
例外:1927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諺語
白露滿地紅黃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杈子耳子繼續去,上午修棉下午摘。
早秋作物普遍收,割運打軋莫懈怠。
底肥鋪足快耕耙,秸稈還田土里埋。
底糞小麥苗糞谷。麥子鋪底糞,越長越有勁。
秸稈還田,壯地松土又治堿。
深耕再耙透,麥子收得厚。
馬牛豬羊都愛吃,還可節省精飼料,
一年四季都能用,原料充足容易搞。
養魚沒啥巧,餌足水質好。
魚吃多種草,看你找不找。
水草是粥,旱草是飯。
種田靠肥料,養魚靠餌料。
詩詞
《白露》(左河水)
衰荷滾玉閃晶光,一夜西風一夜涼。
雁陣聲聲蚊欲靜,棗紅點點桂流香。
《白露》(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南湖晚秋》(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養生
一、適合白露節氣的食物
1、梨:清心降火解秋燥
梨具有潤燥消風,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緩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涼,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過多。脾胃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燉梨水,亦是一種很好的食用方法。
2、大棗:寧心安神抗過敏
大棗具有寧心安神、益智健腦、增強食欲、除腥祛味,抗過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壓、骨質疏松和貧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補養佳品。
3、菊花:祛燥潤喉防感冒
菊花可疏風平肝,清心除煩,祛燥潤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對感冒、頭痛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老年人秋季可適當飲用菊花茶,達到祛火潤肺的保養目的。
4、紅薯:預防癌癥助排毒
紅薯被評價為餐桌上的最佳食物,它具有預防癌癥、防止便秘、減肥的功效,常吃紅薯可以延年益壽。
二、白露節氣的食譜
蓮子百合煲
配方:蓮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蓮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鐘,精瘦肉洗靜,置于涼水鍋中燒開(用水焯一下)撈出。鍋內重新放入清水,將蓮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鍋,加水煲熟(可適當放些精鹽、味精調味)。
功效:清潤肺燥,止咳消炎。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
柚子雞
配料:柚子(越冬最佳)一個,公雞一只,精鹽適量。
做法:公雞去毛、內臟洗靜,柚子去皮留肉。將柚子放入雞腹內,再放入氣鍋中,上鍋蒸熟,出鍋時加入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肺益氣,化痰止咳。
三、白露節氣養生的原則
1、早晚及時添加衣服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另外,白露之后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2、注意營養養肺潤燥
白露是整個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白露以后,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地面的水汽結露就開始增多了。過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干、唇干、咽干、皮膚干燥等癥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
3、夜晚睡臥不可貪涼
白露是一個表征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臥不可貪涼,所謂“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正是說明這個道理。
傳承經典,步道天下。雖千夫指,寡人往矣。
我的微信:nietianya,每天有人生感悟的文字。也有一個收費課程,歡迎熱愛國學的你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