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時間這個概念是在大二下半年我才意識到的!
01
是的, 也許來的不算太晚。 平時看著班級的同學, 上完課也是回宿舍打游戲,上課也是手機打游戲, 刷朋友圈、刷微博、 當然我也經歷過, 但是后來覺得要是就這么過完大學, 那么還有什么意義呢? 來到遠方 ( 廣東 ), 為的不就是能找到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物嗎? 不然和過去有什么區別... 后來就卸載游戲, 慢慢去培養自己的興趣。
手機也就不裝游戲 APP 了, 留下 QQ 和微信的基本通訊工具, 還有微博。這些都是沒有碎片時間的概念的時候。
在有一天, 算是自己在培養興趣的過程中吧, 這個過程相當于過渡期, 當有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做一名技術員后, 手機里的娛樂工具少了, 卸載了微博, 僅留下微信和 QQ 和一些日常軟件。 慢慢的發現可以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搭公交、搭地鐵、除了吃飯睡覺之外的任何空閑時間 ( 碎片時間 )。 去了解, 去尋找線索, 從百度到知乎再到 Google, 從貼吧到論壇、博客再到開源社區, 從微博到個人博客再到技術小圈。
直到我遇到 Google 才知道世界真的很大, 但其實很小。 直到遇到一些志同道合但卻從未謀面的愛好者分享學習經驗的時候, 才知道 geek 們的開源精神是多么值得敬佩。 比起一些個人運營的公眾號, 我覺得寫自己的博客更有意義。
在一些圈子里討論技術, 討論編程、寫作、商業、運營、理財等等, 雖不知道在這里能不能學到開發的經驗, 但至少對學習方法, 做事方法, 思維方式有借鑒的意義。
02
當然我也開始制定的自己的目標, 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當然還會去執行它。也許今年第一季度的目標差不多已經完成,搭建自己的博客、開始堅持寫博客、學習寫文章的一些小技巧、 但遠遠不止。
對于寫文章的小技巧, 之前有同學分享文章提到, 關于排版的問題,認為別人的排版不好看就看不下去, 文章的內容本身比排版更重要, 如果非要以自己的排版去要求別人的話, 只能說你情商低。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你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標準去看待這個世界, 比如 你你不喜歡 Windows 難道就說所用使用 Windows 的是垃圾嗎?就算你覺得是垃圾, 那也沒權利當面指責。
雖然有些事情有有一些奇異, 像一些歐美的程序員會存在的一些怪癖, 寫底層的會鄙視寫上層的, 用 C 的會鄙視 Java 的, 用 Linux 的會鄙視 用 Windows 的, 有的人甚至不喜歡蘋果會鄙視用果粉。 難道自己不喜歡的就要當面指責嗎?
如果你能從你不認可的人或者事物上吸取營養, 學到東西, 這才是可貴的。
能享受最好的, 但是同事也能承受最差的, 這才是最可貴的。
也算分享學習經驗了, 算是自己利用碎片時間學到的一點東西吧。 這些我在課堂上可學不到, 所以有時候感覺上課都是浪費時間。
信仰 geek 精神, 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