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業(yè)評論微文《不明白大腦如何運作,自學是無效的》
大腦運行原則:能不用就不用,盡可能避免思考。人們往往以習慣來進行各項日常行動和工作,優(yōu)先從記憶里尋找解決方法,而不是開動腦筋。“看上去是在思考,實際上是在做記憶檢索。”
因此記憶對于解決問題至關重要。記憶分為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工作記憶存儲量不大,對應的是現在正在檢索和思考的內容,正如電腦的內存(容量相對小,但調取快);而長期記憶類似電腦硬盤,需要通過工作記憶來調取。
工作記憶容量有限,只能同時容納5-9個有意義的信息組塊。因為工作記憶的重要性,衍生以下三個理論:
一、事實性知識優(yōu)先于技能。事實性知識是將信息進行組塊化的根據。4年級掉隊現象,以及將一組字母按照有意義的方式組合就能夠便于記憶,這兩個例子說明事實性知識促進信息的組塊化,組塊減少了,工作記憶也就騰出更多空間了。因此事實性知識實際上增加了大腦的內存。
二、記憶是思考的殘余物。知識只有先進入工作記憶才能進入長期記憶,一如電腦的輸入方式。記憶不是你想要記住或者嘗試要記住的東西,而是你所思考的東西,思考就是把知識納入工作記憶,思考越深刻,就有越多的殘余物,能夠沉淀為長期記憶。記憶的存入與讀取難度負相關,存得容易,提取就會很難。學習如同健身,只有力竭或者絞盡腦汁,才能起到鍛煉和提升的作用
三、學習是原有經驗的遷移。因為記憶對于思考的至關重要的意義,所以經驗遷移能力也是問題解決能力的關鍵。許多高手都是通過這種將某一領域的經驗遷移到新領域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新。所以學習不應該反復在單一場景中進行思考練習,而應該在復合場景中有意識地調取這樣的記憶。促進學習遷移的方法包括:1、解決具體案例,收集相似案例,是為歸納法;2、在具體場景中思考和學習,用如果…怎么辦的方式對自己提問;3、要嘗試思考能同時解決整個相關類群問題的方法(尋找類似問題的關鍵點,在更高的抽象層面上表征問題)
最后,每天需要花一些時間來進行思考,懂得學習如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