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一,朋友圈被結婚的照片刷屏了,一晃自己也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齡。可若真談到愛情、婚姻,自己心里真的沒底。從小到大,我們學了很多東西,可涉及到人生關鍵的事比如戀愛、比如婚姻卻從沒人告訴我們。為什么好多人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卻離婚了?為什么兩個曾經相愛的人最后變得形同陌路?我們看到身邊很多失敗的婚姻案例,以至于很多年輕人不敢談戀愛不敢結婚,對異性對婚姻沒信心。
其實,戀愛、婚姻是最需要學習的大事,我們對待戀愛、婚姻應當有個相對正確的觀念和正確的方法。
對待婚姻態度應當慎重。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并不是兩個人來電了就結婚吧,不是兩個人過家家,婚姻是承諾是責任。結婚要涉及到的因素很多,男女雙方性格、脾氣、能力、價值觀時候匹配,雙方家庭。所以要謹慎、理性,多和人商量,一開始越謹慎,后面的路才會越來越寬。任何事情,一開始做對了,以后會越來越好。
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所謂的“門當戶對”指的是雙方家庭、背景、想法、態度等價值觀的匹配,門當戶對是婚姻幸福的必要條件。一個貧窮家的女兒嫁到富人家也不過是高級傭人。一個男的若貪圖女方的財富權勢也會被人鄙視。司馬光在《書儀》中說到“擇婿之道,莫善于是矣。婦者,家之所由盛衰也。茍慕一時之富貴而娶之,彼挾其富貴,鮮有不輕其夫而傲其舅姑者。養成驕妒之性,異日為還,庸有極乎?借使因婦財以致富,依婦勢以取貴,茍有丈夫之志氣者,能無愧乎?”因此,找對象要找合適的,而不是最好的,最好的不是屬于個人的,是屬于大家的。首先要先看清楚自己,憑我自己的能力、長相、家庭背景能找什么樣的,至少不要相差懸殊。烏鴉變鳳凰在生活中很少,灰姑娘也只是存在于童話,而童話里往往是騙人的。生活往往是殘酷而現實的,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就算有,風險太大。兩個人除了兩情相悅更重要的是看雙方是否相配。
婚前要充分了解對方及其家庭。去男(女)朋友家拜訪,要看對方看什么書,要看他和朋友是怎么相處的,看他們家和鄰居是如何相處的,看他們家的家風,家里的環境以及家人之間相處的氛圍,看看子女心中有無父母,父母心中有無子女,親人之間的交往模式如何。
婚姻是講究天長地久的,兩個人要同甘共苦、相依為命。年輕時候,我們渴望激情,我們戀愛,我們交友,可激情會消散,我們終會老去,我們累了倦了,終想選擇一個溫馨的港灣,我們最終選擇婚姻也就是想擇一人終老。戀愛中,我們往往會被對方的優點吸引,甚至缺點也會變成優點。一旦結婚,夫妻關系就像舌頭和牙齒的關系,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引發爭吵。應當意識到爭吵很正常,在爭吵的時候不要把話說滿、留下余地、互相包容。
愛最美好的模樣應當是,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彼此忠貞不二,只有這樣,才能彼此輔助、白首相依。我們所謂的愛是從心里發出的關懷,口頭的愛會褪色,彼此關懷是一種真情,幸福、純真、美滿。夫妻之間互相守護、榮辱與共、同甘共苦,這才是人類尊嚴之所在,是人跟動物根本區別。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愛情最好的歸宿,“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是婚姻最美的表現。
愿你最終嫁給愛情。
文章部分按照曾仕強《戀愛與婚姻》演講視頻整理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