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溫《肖申克的救贖》,看的時候暗自提醒自己,要好好看啊,抓住每個細節,然后給自己交一份作業。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我漸漸被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樂牽引心神,我已經忘記再看《肖申克》的初衷,忘記了功利性的為看而看的目的。
這與我第一次看書時的感受截然不同。
初看《肖申克》的時候正是大二,那時候這部電影由老師推薦,所以很多的同學都搶著去看,之后朋友圈廣泛流傳關于它的話題。
但是,那時候我是拒絕的。
我有時候會有一些莫名的堅持,潮流的東西我一概不碰,大概是中二期太長,想時刻都與別人不同。
《肖申克》的熱潮冷卻下來后,我到圖書館借了這本書認真的讀了一遍。讀之前,我在心里嗤笑我的同學,他們根本不懂書與電影的區別,即是情節再相似,拍攝成電影也會為了商業需要將書中內容進行刪減、改動。那是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
但是,說真的,如果今天沒有重溫這部電影,我對它的記憶大概是
“一個囚犯的越獄史”
如果你再問我主角是誰,我的反應也許是
“呃,是一個男的?”
恩,這就是我當初像吃快餐一樣讀完了這本書的結果。
沒細節、沒感悟、沒印象!
一切都是平面的,僅是故事。
然后重溫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我為我自己當初的輕慢感到遺憾與抱歉。
這是一部關于希望、反思和救贖的電影。
這里的人物大致可以分為三個等級。典獄長站在金字塔的頂部,是監獄的天。第二等級是警衛,警衛的頭海利是典獄長的走狗。第三等級是囚犯,然后在囚犯中又分為幾個等級,新來的菜鳥站在金字塔的底部,是人人都可以欺壓的基石。
這里等級森嚴,弱肉強食。
無利可圖的囚犯在警衛、尤其是隊長海利的眼里就是可以隨意欺壓的玩物。他或許沒有草菅人命的概念但隨時施行這樣的暴行。
在菜鳥胖子被打至腦袋破裂不治身亡,到安迪被威脅扔下頂樓,再到人見人愛剛通過考試人生充滿希望的湯米被射殺,我對瑞德說的“有希望是很恐怖的”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抱著希望落入絕望的深淵比一開始就不存希望要可怕的多,至少沒有希望就不會失望,更不會絕望。
但是安迪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如果說之前肖申克黑霧彌漫,那他就劃破這黑暗的一股清流。
他帶來了希望。
他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勸服州議院加大肖申克圖書館資金投入、用兩周的禁閉換來洗滌人心的樂曲、用二十幾年的時間逃脫肖申克。
當他終于從那骯臟的下水道里爬出,當他站在肖申克外的污河里,大雨沖刷他赤裸臟污的背脊,好像洗盡了肖申克壓抑的空氣和那二十年無從申訴的冤屈。
那一刻,他重獲新生。
最終,惡有惡報。典獄長和海利的惡行被安迪揭發。海利被捕,典獄長飲彈自盡。
肖申克擺脫了金字塔頂端帶來的壓迫。
瑞德假釋出獄與安迪重逢。
皆大歡喜。
這結局我很歡喜。
至此向安迪和瑞德的扮演者致敬,你們出演完美詮釋了他們在我心中的形象,從此他們不再是平面的安迪和瑞德了。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