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琪的商業觀察(liuqi-guancha)
【按】琪哥為什么要寫易車?一是因為汽車電商正處在爆發前夜,大宗物品的電商化已不可逆,二是因為易車對移動互聯網的理解較為深入,它摸索出了APP矩陣生態戰法,并用近場思維來還原用戶使用情景,很值得仔細研究。
汽車電商火了,國內汽車網站雙雄之一的易車,同樣賺了個缽滿盤滿。去年雙十一期間,易車斬獲總訂單量達90466個,訂單額超過117億,這兩項數額均超老對手汽車之家數倍。及至雙十二,易車與另一B2C巨頭京東合作,拿下8310個預約訂單,刷新整車售賣的新紀錄。
這種運動式的汽車線上促銷并非一種常態行為,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汽車電商,但它終于在行業壁壘中撕開一個豁口——汽車品牌商與經銷商們正渴求更多的線上銷售線索。“去年,易車每個月匯集的總銷售線索達到300萬個,轉化率超過8%,2014全年將突破4500萬個,轉化率有望提升到10%?!币总嚬究偛蒙劬幏Q,線上銷售線索的占比正在迅速攀升。
與此同時,易車來自于移動端的網絡預訂單數已經超過PC端,其APP產品的月活躍用戶也已達8000萬,其中僅“汽車報價大全”一款APP就有近3000 萬用戶,移動互聯網的趨勢來得比想象中更迅速。
不過,對手們也在搶奪移動端的市場,最后誰能真正領跑還存在諸多挑戰:一是移動互聯網是一次重新創業,將PC端搬到移動上的行為極為危險;二是BAT正在跑馬圈地,它們手握超級APP,并通過大舉投資或并購,幾乎牢牢占據了移動用戶的入口與時長;三是汽車消費呈現決策周期短、使用黏性弱的特性,很難出現單款汽車類的超級APP。
在邵京寧看來,易車正處在二次創業轉型的關機時刻。在3年多前,易車刮骨療毒,果斷舍棄汽車媒體集團的定位,憑借汽車互聯網的概念在紐交所上市?,F在,移動互聯網正打碎原先中心化的web1.0模式,去中心化、近場消費將是汽車服務轉型的大趨勢,易車必須上演一場完美的移動變形記。
移動矩陣生態
易車目前擁有15款APP產品,今年規劃做到20款,它們會散落移動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形成了一個矩陣,打法上類似于跑馬圈地,或亂石鋪街。
按照通常的移動創業思維,大部分人寄希望于創造出一款超極APP,繼而通過“工具+社區+電商”的架構方式,衍生出更多的商業化空間。但這在汽車移動互聯網市場卻難以實現,舉個簡單的例子,用戶買車的決策時間極短,大約在2~3個月,查詢車價幾乎是一種的即時需求,用完即跳離,汽車類工具APP幾乎難以做出高黏性。
“工具追求的是簡潔,能2秒解決的問題就不要用4秒,它本身會排斥粘性,也很難再有分杈能力?!鄙劬幷J為,追求高黏性就不能只靠單款工具APP,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實現用戶全生命周期的黏性,這個周期約為5年,恰好是中國用戶的平均汽車消費周期。
易車將這5年周期做了細致劃分,大致可以分為買車、賣車、淘二手車等交易節點,以及包括學駕照、查違章、品牌車系社群等用車節點。以用戶第一次買車為例,約有80%的買車訴求都與畢業、談戀愛、結婚、懷孕等關鍵節點相關,這可以稱之為“我的前半生”,它與其他買車周期有著顯著區別。
“如果用戶不在買車節點上,易車營銷投入再大,他也未必會買車,事半功倍的辦法是找到他買車的周期節點。”邵京寧稱,易車布局的“汽車報價大全”(詢價功能)、“淘車”(賣二手車)、“賣車寶”(二手車估價)等APP,每一個都是針對用戶的強需求節點來提供服務。
換句話說,通過自己的矩陣APP,易車就可以變換不同身份出現在用戶的消費周期內,從而實現對人群與需求的全覆蓋。
這種覆蓋能力需要很強的數據庫資源與技術能力來支撐,比如易車即將推出一款名為“賣車寶”的APP,用戶在賣車之前,可以需要結合車的里程、使用年限、品牌車系等數值,算出一個合適的估價,從而讓車主成為真正的甲方。這個應用看似簡單,但背后需要一個強大的數據庫支持,并要結合一套專業算法,比如用車年限在3年為分界線,其前后的貶值率也會有較大區別。
“即便你覆蓋了關鍵的節點,大部分APP卻并不能構成商業化變現的基本單元,APP之間需要建立一種用戶流轉機制,才有締造更大商業模式的可能性?!鄙劬幏Q,像“汽車報價大全”、“淘車”等APP可以直接帶來利潤,其他一些APP則很難變現,它們更像是一個螺絲釘或傳送帶,分別在不同的周期“養用戶”,并將其傳送到下一個節點,以此保證整個矩陣生態模式的順利運轉。
舉個簡單例子,用戶在使用“賣車寶”APP達成交易意向后,就會收到一份推送提醒,建議用戶使用“汽車報價大全”來詢價,而在用戶再次購車之后,也可以安裝提醒下載使用“汽車品牌之家”——汽車商可以將查違章、日常保養、聯系4S店等功能,在后臺以模塊化方式添加到APP中,再提供給用戶使用,同時,“賣車寶”APP已覆蓋到了75個品牌車系,可以幫助汽車品牌商實現用戶群的細分與維系。
于是,易車的APP矩陣看似亂石鋪街,但其實暗含一條主線,未來可以串聯起來,即覆蓋用戶在新車、舊車以及用車等不同的生命周期,并能夠實現用戶在矩陣內的流轉與服務投遞。
目前,易車負責移動端創新與研發的團隊有30多人,他們平均每2~3個月就會推出一款汽車APP產品,其中有一些產品在短期內并沒有商業化的前景,但邵京寧還是堅持產品團隊要提前卡位,“短期內沒有商業化前景的APP可以暫時擱置,等到整個矩陣能夠串起來,就能夠將其激活”。
除了自有APP產品,易車還嘗試用投資與外部合作的方式,來拓展整個生態的延展力。比如,它投資了上海的易點時空,該公司專注于找駕校、查違章等車主服務,可以形成能力互補。
近場思維與C2B未來
從去年開始,線上巨頭阿里從嘗試以鋪設支付寶POS機的方式,切入汽車O2O市場,最終不了了之。究其原因,除了它觸動了銀聯在線下的支付體系,更重要的是汽車經銷商要守衛的核心價值,它們更需要的是線上銷售線索,而不想汽車B2C電商前來奪食,這也是目前汽車電商難以直接介入交易環節的癥結。
移動互聯網的爆發,讓邵京寧看到了一種“拐大彎”突圍電商的可能性,即基于移動端的近場交易,掌控消費者端的實時需求數據,再精準匹配或者說倒逼汽車商與經銷商,這是一種C2B模式思維。
所謂移動端的近場思維,是指易車還原用戶在移動端的使用場景,基于場景化提供汽車服務。在邵京寧看來,傳統的汽車web1.0模式,是中心化服務,是用戶去找到這個網站,然后獲取相關的信息,是“用戶找我”;而近場服務,是去中心化,是主動找到和滿足用戶需求,是“我找用戶”。 “只有提供近場服務,還原用戶使用場景,才能讓產品更具有移動基因,這也是移動互聯網服務出發原點?!鄙劬幏Q。
舉例來說,“汽車報價大全”APP滿足的是用戶隨時隨地查詢報價的訴求,而要在短短數秒鐘內返回結果,并形成一條有效的銷售線索,就需要易車的數據庫后臺與經銷商精準對接,由后者預先提供貼近成交價的約定價格。目前該APP的用戶已近3000萬,銷售線索轉化率約為8.5%,對經銷商的吸引力正逐步加大。
以“汽車報價大全”APP為例,它只解決汽車詢價這一個問題,但是卻把它做到了極致,在一分鐘內,用戶就可以查詢到任何車型的價格。在這背后是易車積累多年的數據庫資源,它能覆蓋9000多款車型,全國20000家合作經銷商,每天10萬條最新汽車報價信息。與此同時,它還基于用戶的移動端心理訴求做了功能創新,比如“詢問最低價”能夠收到賣家對此車的實際底價,省去討價還價之周折,而“語音搜索”,可以解決在移動輸入不便的使用體驗。
隨著易車APP矩陣生態的構建逐漸明晰,邵京寧用“大象無形”一詞來描述易車未來的商業形態,即易車會有各種化身,比如中心化的汽車垂直網站、APP矩陣、搜索營銷、電商網站、社交等,“最終它會橫跨PC和移動互聯網,搭建出一個自營與外部平臺合作共享的商業體系,而一旦它可以基于精準用戶群良性運轉時,商業模式也就實現了最優化”。
劉琪的商業觀察
{微信號:liuqi-guancha}
WeMedia聯盟成員,新商業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