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嗎?
面對這樣一個靈魂拷問,你是不是也迷茫了。
幸福嗎?好像沒有;不幸福嗎?好像也不是!
《我所理解的幸福》,為什么選擇讀這一本書?因為我和大家一樣,面對幸福的誘惑從來都無法拒絕!
那么我們是真的不幸福,還是只是失去了感受幸福的能力,怎么樣才能提高幸福感呢?羅素的十七堂哲學課,來看一看吧!
一、少點欲望,多點努力
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能夠放開執念,人才能更有自信。——《斷舍離》
還記得《金魚與農夫》的故事嗎?
老太婆最初只是想要個木盆,后來想要個房子,當過了貴婦和女皇,又想要當海霸王,讓小金魚來服侍她,這個愿望,小金魚沒有滿足她,最后她回到了一無所有的原點。
故事中的老婆婆如果是想洗衣服,一個新木盆就夠了,如果想要遮風避雨,一個木屋也夠了,而不是一座宮殿,一定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現代社會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對物質的追求越來越高,讓我們忽視了太多東西,少了些感動,多了些麻木,對幸福的感知能力也越來越低。
適當的欲望是可以增強幸福感的,就如人生有個踮踮腳就可以夠得到的目標,實現了自然會感到幸福。
但人一旦被欲望所控制,成為欲望的努力,是不會感到幸福的,所謂欲壑難填,人生長路中總會遇到無法實現的欲望,越是得不到越是忘不了,于是心心念念終日不得安。
二、放下嫉妒,接納自己
太強的自我是一座牢籠,倘你想要完滿地享受人生就得從這牢籠中逃出來。——《我所理解的幸福》
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乞丐不會嫉妒百萬富翁,但是會嫉妒賺得比他多的乞丐”,不快樂的人往往會這樣,在面對比自己優秀很多的人時,能承認自己不如別人,這時生出來的是羨慕;而在面對比自己優秀一點點的人時,就不愿意承認自己不如別人的事實,容易心生妒火,嚴重的會走向犯罪。
學會接納自我,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承認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允許自己犯錯,并且不逃避敢于承擔后果。這樣才能擺正心態,在接納自己的同時,才能真正欣賞別人。
正如書中所說:“承認你的功績并不如你所曾希望的那般大,一時可能是很痛苦的,但這是有窮盡的痛苦,等他終了以后,快樂生活便可能了。”
三、培養興趣,熱愛生活
幸福的秘訣是:讓你的興趣盡量的擴大,讓你對人對物的反應,盡量傾向于友善。——《我所理解的幸福》
有些人家庭美滿、事業有成,卻依然感覺不到幸福,觀其原因不外乎工作幾乎占據了生活的全部,沒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麻木的如一臺賺錢機器,閑下來是難免會覺得空虛。
培養一項興趣,可以在閑暇時間轉移一下注意力,松弛下緊張的神經,讓工作更高效,同時也是精神的一種寄托,更能感受到對生活的美好和快樂。
《我所理解的幸福》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不幸福的原因,第二部是講的是幸福的原因,作者從正反兩面告訴我們如何才能更幸福。
幸福源于自己,而非其他人或物,生活中少一點欲望,多一點努力,放下嫉妒,真正地接納自己,閑暇時間培養一點興趣,用充滿愛的眼光去看世界,生活也必回報以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