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次的讀書筆記都是按照萬維鋼老師推薦的筆記方式在改進,前面是書中比較好的句子,[]里面是自己的點評,最后附有個人的感悟。
1、人生的終極意義在于磨煉靈魂。來到人世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死亡。
【人生意義在于提高心性,與王陽明心學不謀而合】
2、把單純的原則當做不可動搖的人生法則。人格=性格+哲學,與生俱來的性格,加上人生道路上學習到、領悟到的哲學,就形成了人格。【第一性原理去審視復雜的問題】
3、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其中思維方式是決定性因素;心想事成是宇宙法則,只有足夠想要,才可能成功。
【這兩條法則解釋了-成功是既定的,只是時間和路徑選擇的問題】
第一章 實現理想
1、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心不喚物,物不至;持續強烈的愿望最重要。
【愿望的高度、深度、熱度、大小程度統稱為行動的動機,動機越強,行動力越強】
2、成功需要縝密的計劃和精心的準備。愿望要在頭腦中進行預演,黑白的還不夠,還要讓他實現接近現實色彩;如果可以考慮到每個細節,事先就能夠清晰看清味道來的事物;樂觀構想、悲觀計劃、樂觀實行。
3、生病領悟真理---人生是隨人的心態變化而變化的。命運不是宿命,命運可以通過心態改變而改變。【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4、鍥而不舍,持續精進。重視現場,重新審視周圍的情況;“有意注意”,有意識地帶著明確的目的,認真將意識和神經集中到對象身上。
第二章 從原理原則出發考慮問題
1、原理原則。判斷標準是“作為人,何為正確?”
【復雜問題反省本心,心中自有良知,良知指引前行,知行要合一】
2、思維方式決定人生方向。思維方式決定的是方向。
3、體驗重于知識。
【梁寧產品課提出的微觀體感是只有親身經歷才可以得到】
4、原則:每一天都極度認真度過;裁決要真誠、公正。
第三章 磨煉靈魂、提升心志
稻盛和夫六項精進:
①付出不少于任何人
②謙虛戒驕
③每天反省
④或者就要感謝
⑤積善行、思利他
⑥不要有感性煩惱,不要讓情緒支配自己
第四章 以利他心度人生
利他本事經商的原點。真正的商人應該始終考慮雙贏。
第五章 與宇宙潮流協調和諧
1、命運不是宿命,可以運用因果報應法則加以改變。
2、不必擔心結果,因為因果必報,這是宇宙根本法則。【加上時間維度,因果循環必報】
3、不完美不要緊,貴在持續精進。【日拱一卒,因果必報】
4、心中真理的內核
知性-后天掌握的知識、道理、邏輯
感性-住在無感及感情等精神活動的心
本能-維持肉體需要的欲望
靈魂-裹在真我外層、現世的經驗與業障
真我-位于心靈中心的內核,充滿真善美
5、凡是存在必有價值,與其追求開悟,不如運用理性和良心去磨煉心志
感悟~
《活法》這本書從理論上解釋了17年我最大的心態收獲:
〖我一定能成功,只不過是時間和路徑問題〗
究其根源有這么幾點:
①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能力×熱情
思維方式決定努力的方向,悲觀的世界觀不可能激發出更多的熱情和能力,好的思維方式可以激發出正循環,可以更好的促進成功;
能力和熱情是有限制的,未來的能力和持續不斷的熱情是成功的必要準備,每個人在能力和熱情的不同就導致成功的時間和路徑不同。
②成功和賺錢固然重要且令人興奮,但卻不能成為最終目標。提升個人內在價值,用內在價值去輻射、貢獻甚至影響社會才應該是最終目標,成功和金錢只不過是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副產品和必要的結果而已。這點非常重要,因為太多時間,物欲橫流,我們太容易把手段當做目的,結果把自己困在手段里。
③因果必報是宇宙之法則。看似一系列的偶然因素卻能造就必然的結果。宇宙的因果不是線性的,而是帶有時間維度的網狀交織,因果必有聯系,人生沒有多余的經歷,沒有無用的努力和付出。做事情更不需要擔心結果不會到來,該有的一定會有的,只不過是時間和路徑不同。
④精進磨練,每日三省吾身,用第一性原理[作為人,何為正確]去反思自己,收集反饋不斷改進精進,雖日拱一卒,但目標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