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4 讀書筆記 《親密關系》

認真了解親密關系 讓愛在生命中生根

--《親密關系》讀后感


親密關系導圖

? ? ? 說到親密關系,很多人強調那是兩個大家庭的事,因為牽扯太多;也有人說不過是兩個人的事,只要當事人雙方掰扯明白了就可以了,各自去搞定自己的家庭;然而,事實上親密關系是一場與任何人無關的獨自修行,無論是伴侶、孩子還是父母,不過是這條路上陪你同行一段時間人,有的時間長些,有的短些,那個唯一可以一路同行的人,只有自己。

? ? ? ?與他人關系中的沖突,都是你個人修行的道場,讓你能夠更加認識自己,得到生命體驗的豐富,擁有內心的滿足和平靜。你不走進矛盾和沖突,就永遠修不到一些東西。而且,你在不同的層次水平,所吸引來的伴侶必然也會不同。修行的路上悲欣交集,且路的盡頭定有禮物。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阿德勒

“除非我能對親密關系中的所有事情百分之百的負責,否則我永遠不可能快樂。”--克里斯多福孟

外邊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張德芬

為什么要建立親密關系?

? ? ? ? 珍·尼爾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中提出,孩童的兩大主要需求是歸屬感和價值感(確認自己的重要性),這種需求,如果在童年沒有得到滿足,那么人會終其一生,繼續尋求對這兩大需求的滿足。然而,人是社會性動物,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所缺失,正是因為有需求,才會要在這世上修煉自己,才會想要進入關系當中。親密關系的建立,就是兩個人在尋找內心需求的滿足,想要對方來填補或者治愈自己欠缺的那一部分(事實上只有自己能夠填補)。

? ? ? ? 而且健康的親密關系,一方面能夠釋放一個人內心成長的潛力;另一方面,健康的關系可以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人在健康的關系中,擁有力量、資源和安全感,足以讓自己變成一個獨立完整的人。

? ? ? ? 一個獨立完整的人,首先,不會因恐懼而依附別人,發自內心的自信,遵從生命的本能,獲得成長,人生的體驗得到極大的豐富(價值感);其次,不會因自我懷疑而排斥與他人和社會建立連接,從而有機會再與他人和社會的互動中得到滋養,長期擁有內心的滿足,對抗孤獨,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歸屬感)。

親密關系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熱戀期(月暈現象)

一開始相互吸引,然后一步步發展出浪漫的火花,墜入情網。

關于吸引:人在交往初期,為了吸引到有某種特定品質的人,會先假裝自己是這種人(熱戀期存在一定的偽裝),為了獲得對方的關注,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給對方,這種展現需要極大的精力和耐力,精神的高度興奮甚至是狂熱的狀態(所以有人稱熱戀階段是正常的不正常階段),但人的身心是受不了這種長期狂熱的狀態的,所以熱戀期,在經過一定的時間,關系相對穩定之后,會慢慢降溫,為了生存發展等問題,精力和注意力也會適當的轉移到其他方面(比如工作)。

【吸引力從何而來?】

1 對他人的獎賞(直接:交際的愉悅;間接:人際關系的潛在利益)①距離 ②曝光效率-增加接觸 ③相似或相像

2 自我的需求(相似度 共同點,人愿意跟自己相似的人交往)

3 平衡(吸引與接納,人更傾向于喜歡我們的人)

關于浪漫的月暈現象:月亮只是反射了太陽光而有了光亮,浪漫卻偏執的認為那是月亮的光芒,同樣的,浪漫主義者錯誤的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專門為我創造的伴侶,Ta的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打開我的心房,讓我體驗到真愛,只要找到,就會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人們開始和維護一段親密關系背后的真正動機,其實在于需求(本質上就是:價值感和歸屬感),也就是說親密關系不是單純的愛一個人而開始,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正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作所為,絕大部分都是為了讓某些需求得到滿足,我們追求或者吸引別人來做我們的伴侶,是因為我們需要人陪伴、照顧、支持、了解、接受、贊賞、撫摸、相擁而眠……

第二階段爭吵期(幻滅期)

? ? ? ? 人一旦墜入情網,難免會有高的期望,以致最后掉入幻滅的深淵。夢想幻滅后,人會懷疑親密關系的真正價值,因無知而恐懼。所以說在親密關系當中,過高的期望和對親密關系本質和發展階段的無知,會導致親密關系在這個階段,沖突不斷。

一、期望(親密關系的預期)

? ? ? ? 越了解人性,就越不會太過執著。親密關系不是為了求同,而是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不是改變別人,而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任何改變都是從改變思維開始的)。

1 把自己的大腦搞定比你搞定對方的大腦,更加真實也更加專業。人對伴侶的錯誤預期,在于希望遇到一個命中注定,找到便一勞永逸(那些以為只要靠主觀努力,就能做到一輩子只愛一個人,這是不可能的,不信可以一直捏自己臉直到感覺不到疼,或者一直吃自己喜歡的一種食物直到吃到吐),找到一個人相處下來,發現與自己的想象不同,就想著法子把對方改造成夢中情人的樣子,一心想著對方“應該”怎么做,對對方這個“真實存在“”的人卻視而不見,當不能把對方當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來對待的時,雙方都會陷入無盡的痛苦和恐懼當中。

2 好的親密關系,除了改變自己,更多的主要是看運氣(聽起來很無奈),因為我們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1)不要妄圖改變任何人,兩個人無論是成長背景、教育程度、思想觀念、經歷、都不會相同,所以看待同一個問題的方式和思維必然也不會相同,哪怕是從小在同一個環境中長大的人,引起性格不同,也會不同的思維方式。

(2)運氣這個事,不是隨時都有的,盡人事聽天命罷了,一年365天中,只有6-15天,兩個人相互之間的溝通會變的毫無障礙。在日常中,遇到實在無法溝通的事情,也不必苦惱。這次不行,那就下次,說不定就遇到那6-15天好運氣,問題自然解決。


二、關于無知

對人性的無知,對人與人差異的無知,對親密關系不同階段關系狀態的無知。

1 在關系中產生沖突是必然,因為他不是你; 2不用期待你努力就一定會有回應;3 人性本如此,接納自己和別人不同的三觀和思維方式。

行為偏差

當個體的需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未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以下四種偏差行為,目的是控制伴侶,避免幻滅,當對方不滿足我們的需求時,耍些小我的手段,來讓他們滿足我的需求。

1 引起注意—情緒。情緒的爆發和發泄(更重要的是沒說出的話。很多人表達不出自己的情緒,但是他們會發泄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看到情緒背后的意義。)

2 權利斗爭—憤怒。我是對的,你是錯的,凸顯自己的重要性(價值感)。(為了避免面對童年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心碎的痛苦(內心潛意識的痛苦),而表現出憤怒,麻痹自己的感受,犧牲對方來保護自己,同時讓對方產生負罪感,來達成自己的需求。)

3 報復心理—可以傷害對方,減輕自己的痛苦。知道對方與自己一樣痛苦,心里會好受些。

4 自我放逐—強烈的沮喪感,會讓你覺得沒有必要再繼續下去。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一點也不重要。與其繼續面對無法改變現實的恐懼,不如死去—結束。(內省期-無形的墻,自我放棄)


權利斗爭中,憤怒(沖突)的三種表達方式:攻擊、情緒抽離、被動攻擊。(以此來控制對方,逼對方為自己負責。)

1 攻擊:公開、明顯表示憤怒。批評,指責,歸罪,威脅,肢體攻擊,下最后通牒或言語中傷等。

2 情緒抽離:沉默 冷戰

3 被動攻擊:裝作無辜的受害者,讓對方覺得自己像個壞人。


如何破除憤怒?

1 放下立場-爭吵需要兩個人參與,要解決爭執卻只要一個人就夠了。

(1)放棄死磕:紅藍帽子的實驗,說明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放下自己的立場,從對方的角度來看看,權利爭斗瞬間消失。這里所說的放下立場,是完全放下自己的立場,不帶任何期待,對自己百分之百負全責,不要求應該用某種方式回應自己。因為即便是要求放下立場,雙方各讓一步,都包含了期待,都仍然會存在爭斗和犧牲(我都為你做出了這樣的讓步,你還不感恩的也讓一步?)

(2)雙方都快樂:想象一個天平,一方寫著“我是對的”,另一方寫著“我們都快樂”,你會如何選擇?

2 嘗試接受

(1)識別問題的本質:

控制憤怒的第一部是識別,問兩個問題:1現在發生了什么,我(你)的感受是怎樣? 2 發生這件事情,是否讓我(你)回想起往事? 通過提問,來引導自己接受憤怒的情緒,面對自己或對方內心最深處的傷痛,覺察自己的心路歷程。用同理心進行傾聽,不要有“你應該(我應該)”這種期待。

書中有效溝通的八大綱要問題:1 我想要什么 2 有沒有什么誤會要先澄清 3 我所表達的情緒,有哪些是絕對真實的 4 我或我的伴侶的情緒,是不是似曾相識 5 這種情緒是怎么來的 6 我該怎么回應這種情緒 7 情緒背后有哪些感覺 8 我能不能用愛來回應這種感覺?

(2)正視自己的問題(覺察)

情緒和傷痛在難以承受時,會被壓抑到潛意識,并且在之后的類似場景,再次爆發,尤其是在親密關系中。情緒和傷痛不會憑空消失,逃避、壓抑、防御只會讓問題越積累越多(老實孩子作大業),除非你看見它,正視或者覺察是治愈的開始,所以要開放勇敢的表達自己(不帶評價的觀察,盡量客觀的陳述事實)。

在親密關系中開放自己,對自己百分之百的負責,把自己要表達的說出來,即便對方會不開心或者不買單(不帶期待的表達,今天表達了自己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也不必煩惱,明天再表達,或許會趕上6-15天的好運氣,而不是因一時被拒絕,就灰心喪氣絕口不提,別人也無法猜到你究竟想要怎樣,難道讓別人猜?),也要盡本分的表達自己,而不是害怕不被接受而閉口不言,選擇自己長期的固定行為模式(逃避 壓抑 或防御)去處理承認自己的情緒和傷痛,就是療愈,表達出自己生命的攻擊性,生命才會更有力量。

(3)找到對方的優點?

第三階段 無形的墻-內省期

? ? ? 絕大多數親密關系都會讓人多多少少有失敗的感覺,兩人之間的交談也許缺乏生氣,沒有益處,就算是能夠誠心溝通的人也一樣。親密關系發展到內省期的標志就是,因為失敗和無力感而想要放棄。很多親密關系發展到這個階段就結束了。

? ? ? ? 并不是說,不允許親密關系的結束,當你遇到德行有問題的伴侶(酗酒,賭博,公然包養小三,或強硬態度分手),結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你需要換一個人來一起修煉親密關系這一課題。如果選擇繼續,就嘗試把問題當做生命的禮物,借此來了解更真實的自己。

? ? ? ? ? ?在這一階段,面對無形中的墻,溝通也似乎沒有效果,生活可能會變得十分艱難,失望,挫折,倦怠感席卷而來,親密關系停滯不前,這個時候,我們必須開始內省—尋找靈魂。

?無形的墻—受害者牢籠

1 受害者—害怕再次受到不平等待遇,被處罰及其他形式的犧牲。

2 迫害者—只要找個人來怪罪,就可以不被懲罰,至少可躲一下。

3 拯救者—努力讓我們處在沒有痛苦也沒有問題的理想境界(想辦法解決問題,卻常常忽略問題的本質)

牢籠產生的原因:

1家庭的死忠

① 潛意識的復制父母的行為

②做符合家人要求的事

2 犧牲心態

①? 一切為負擔,勞苦功高的犧牲者狀態,而不是為愛享受為家庭服務的享受者?

② 犧牲者造就 放縱者,鐘擺效應。除非你停止犧牲,否則是沒有辦法改變你的伴侶。雖然彌補伴侶的放縱不是你的職責,但對方的放縱行為確實是你的責任,你有能力對伴侶行為作出響應,而不是采取犧牲的方式。如果你扮演犧牲者,就會吸引別人來扮演放縱者。(案例在每一段關系中都遭受家暴的女人)

③ 犧牲并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心態:犧牲者VS真誠的付出者

你一生做出的犧牲,都是為了埋伏在你心中的“壞人”而做補償。

?犧牲者—折磨者—壞人—情緒—感覺(空虛)--本質(靈魂):

勞苦功高的犧牲者(洗碗,厭惡洗碗,內心憤恨,想改變卻改變不了的挫折感)--嚴苛維持紀律的折磨者(以羞恥感、處罰威脅及排斥為手段的信念,這種不合理的罪惡感,要求一個家庭主婦必須做出犧牲,就像母親那樣才是一個好媽媽好妻子)---壞人(每次洗完就心存怨念,吵架爭論,整個家庭都是不安和憤恨的氣氛)--情緒(在犧牲者與折磨者的斗爭中,一邊憤恨,一邊罪惡感,這種情緒的體驗)---感覺(在矛盾中開始探索真正的自己,產生很深的寂寞感,原來在他的原始家庭中,不洗碗就不配做一個好主婦,就影響到自己的家庭和諧—然而這一信念并不適用與新的家庭)--靈魂(平靜的接受自己,跟伴侶或新家人有效溝通對洗碗這件事的看法)--真誠的付出或表達(因為愛而享受為家庭服務,或者請別人來刷碗,買個洗碗機等,內心是喜悅和自我接納的)

3 依附心態

童年因害怕自己不夠好不被人愛,為失去歸屬感而痛苦時,會放棄一大部分自己,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你認為父母會喜歡的樣子,而發展出不真實的結合關系,這就是依附(自我束縛)。在你和你所依賴的人相處之后,你會發現,你有時候會做出對自己并沒有益處或讓你自己討厭的事情。但你又不敢改變,因為害怕(自認為)會被排斥。

在親密關系中,做真正的自己,需要勇氣和信任,開放勇敢的盡本分表達真實的自己,可能會引發一連串連鎖反應,而這些反應有時不怎么令人愉快,對方不開心或者不買賬,不要害怕,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越來越接近真理,重獲力量。這時你可以再次選擇和伴侶在一起,,只不過這一次不是因為需求,而是因為了解到這是正確的選擇。

4投射--陰影人物

我們所看到的每一件事其實都是我們內心的投射,我們怎么評論別人,就是我們怎么看待自己,我攻擊別人的缺點,正式我在潛意識里攻擊自己的缺點。“陰影人物”所具備的某些負面特質,是你拒絕承認自己擁有的特質,你甚至會完全否認有這些特質的存在。

幻滅階段,你看到這個陰影人物,并把它投射到你的伴侶身上,令你難以忍受。自問:“如果這個人是你呢?如果你討厭的那個人,其實是你的一部分呢,會不會是因為你一直不愿承認自己有這些糟糕的特質,所以你就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表現出這些特質來呢?”

用以下練習,讓自己與陰影人物整合:①這個人有哪些(內在)特質讓你受不了?(是什么信念或感覺造成這種特質)② 回答完以上為題,請你在自己身上找出相同的信念或感覺,盡力接受這一部分的自己。完全的擁有它。(你的陰影是你的鏡像,行為或許相反,動機則相同) ③ 一旦決定要接受你曾經拒絕的那一部分自己,你可能回覺得有點不自在。要承認你充滿恨意的批判,其實都是針對自己,實在是不愉快的。不愉快的感覺是努力開始有效果的標志。要知道,真理往往是良藥苦口的。④ 現在說出你欣賞陰影人物的哪些地方。如果你欣賞別人的優點,你就有可能察覺,自己其實也擁有這項優點。 ⑤ 回到步驟①。重復以上的步驟,直到你感覺和對方較親近。

這個過程越有挑戰性,就越有價值。因為一旦你把陰影人物整合為自己的一部分,你曾經拒絕了的天賦就又回到你身上了。這樣,你就重啟了通往靈魂之門。

5 性罪惡感

對性的罪惡感,會阻礙你的性能量的流動。如果童年所受創傷與性有關,你就會對自己的性欲有強烈的罪惡感和羞恥感,這個問題就會在親密關系中浮現。如果想要療傷,你就應該跟伴侶開誠布公的討論你的恐懼,感受,幻想和秘密。當你的性能量得以舒展開來,并向上伸展的時候,你的整個身體都會成為愛的工具,而這也是它原本就該有的身份。

既然愛永遠不會消失,性能量自然也不會。

6競爭

造成競爭的根源是“不足”—也就是相信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分給每個人,所以你要打敗其他競爭者才能獲得你所需要的東西。并想要以此來證明自己比較特別。當你把競爭帶入到親密關系之后,你那想要當特別的人的欲望,加上害怕被離棄的恐懼,會讓你和你伴侶不斷的較勁,而無法發現自己的天分和目標。沉迷于競爭資源,而放棄看到更多的更無限的資源的可能。

競爭和許多負面的經驗都會扯上關系,如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嫉妒,比較,希望對方失敗,批評,嘲笑,貶低對方,給對方洗腦,說謊,需求,恐懼,權利斗爭,扯對方后腿,以及驕傲,阻止伴侶的成長,把彼此束縛在一個狹小的時空里,不肯成長。

真理是安靜的,只有平靜的心才能聽到,競爭存在,你的心就永遠無法平靜。想要結束競爭,就必須承認我們的競爭心態,面對自己的羞恥心和罪惡感。停止了競爭,才能看到更大的機會和更無限的資源,根本不需要競爭,能夠為對方的成長而鼓掌,同時自己也會不斷的成長。

7死亡的誘惑

內省階段,面對無力改變的現實,你覺得親密關系讓你難以承受,因為希望所有的事情趕快結束。如果你做出選擇的動機是恐懼,憤怒或是恨意,你就必須了解,這些感覺是在帶你往死路上走。這時,你要察覺到讓你親密關系陷入僵局,阻礙前行的力量是小我的秘密—以懷疑為手段的陰謀---小我為了阻止你了解真正的自己,設計出的一項奸詐的大陰謀,阻撓你,不讓你了解自己是多有天賦的人。

8 懷疑的陰謀—本質(懷疑VS信任)

①懷疑的心理一直存在你心中 ②在你面臨一個重大的轉折點時,懷疑的聲音會變的強大 ③懷疑的心理會把你過去的創傷投射至你的未來? ④ 懷疑的心理是小我用來維持你的自我局限觀念的工具,它會讓你無法了解真正的自己⑤懷疑的聲音會用實際的事物來造就你的恐懼心理。⑥ 所有的懷疑都是對自己的懷疑 ⑦ 對自己的懷疑就像膠,讓你和你對家庭的死忠觀念粘的緊緊的。⑧ 如果像懷疑的聲音屈服,這就表示你不再相信生命。⑨懷疑的心理會支持“不足”的想法,讓你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所以不被愛,也不可能成功。⑩如果懷疑的心理能與愛整合在一起,它就能轉變為明辨的態度。(懷疑變成了單純的問問題,讓你能夠明察事物的本質,并做出最好的選擇。)

穿墻原則:脫離牢籠之后的墻外生活,六大共同原則:

1 要解決問題,必須先跳脫問題的框架。【尋求心理幫助-高階的自我】

只依賴舊有的知識,人永遠沒有辦法成長—唯有吸收新知識才能成長。

2 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經過偽裝的禮物和寶貴的經驗【不帶評價的觀察】

你也許注意到了,每次妥善地解決問題之后,你都能學到一些重要的東西,生活也就變得更豐富了,發現了自己的一項天賦。逃避解決不了問題,問題不處理不會自行消失。

3 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內心的投射【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默許的】

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產生的影響也不相同,這是因為你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內心對外在世界的投射,是對你自己的看法。這個爛攤子是我的一部分。

4 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百分之百負責【你的責任就是教會別人好好待你】

只有當你愿意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完全負責的時候,你才能夠得到選擇的力量;對自己百分之百負責,是指不僅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還要對自己的感受、情緒、需求等潛在的意識負責,當你把這人轉嫁給別人事,你的人生選擇權也就同時轉移了。所以當你發現自己實在沒得選了的時候,就是你該重新審視自己是否做到對自己負責了的時候,如果你對自己負責,你就永遠具有選擇權,做出更加具有創造性的選擇,而不是鉆牛角尖,把自己逼到崩潰。

5 自由并非來自答案,而是來自問題【探尋在信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

了解自己的過程,從問問題開始—探尋在信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的問題:如這件事的事實是什么?情緒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我為什么會這么做?還能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這件事給我帶來的思考和禮物是什么?不僅要探尋信念之外的其他可能性,還要找到原有信念的弊端,并不斷修正。

6 沒有什么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真心相信自己的靈魂】

除非你愿意舍棄受害者牢籠(受害者迫害者 拯救者)帶給你的不真實的安全感,轉而尋求真理,不然你永遠無法穿越墻壁。處在以往熟悉的牢籠中,害怕失去某些東西(假象),而不肯做出改變,或者覺得自己無力做出改變(沒得選),看似復雜,但要得到自由很簡單,只要誠懇的意向就行了,看見真理(真相),相信自己的靈魂和感受。

當你遇到瓶頸期,是離開還是留下?

用自己的心來確認這些想法是否成立。不要固執的認為,你應該跟目前的伴侶過一輩子,不解決問題,就是千古罪人,這樣即便留下,很有可能變成一個犧牲者。也不要認為馬上離開換一個人,就解決了所有問題。請信任你的靈魂,它關心的不是離開或是留下,而是你所做的選擇是否有助于你達到自己真正的目標。如果維持目前的關系對你有所幫助,那么你的靈魂會支持你往這個方向走。如果離開時比較好的選擇,你的靈魂也會引導你往那個方向走。不論去留,靈魂最關心的是讓你了解真正的自己。如果你愿意順從自己的心,你自然就會領悟到處理此段親密關系的方法。

第四階段啟示階段-愛意流動

即便到達了靈魂關系的神圣殿堂,仍舊會循環于各個階段來學習更多的經驗。啟示的力量,能讓人學習并成長。它會推動你從一個階段到達下一個階段;也會有“神跡顯現”的好運氣;更讓你擁有選擇的力量,不必聽天由命。不一定要按部就班,可以走捷徑,穿越“量子隧道”瞬間直達。

應該、必須 VS 允許、讓它去吧

焦慮是對無常的抗拒,允許就是依據靈魂的本質去生活,放下對結果的控制欲,專心做事,所謂“無可無不可”“盡人事聽天命”

量子隧道

宇宙折疊,一步之間走到愛,愛是一個動詞。

如果你想盡快到達一個地方,最快的方式就是,你已經在那里了。--《天地一沙鷗》

如何保持親密關系?

1、有活力,有創造性的經營親密關系

?①練習瑜伽? ② 多讀書,發現更多的可能 ③為親密關系制造珍珠時刻 ④ 建立親密關系的感情賬戶? ⑤生活當中的儀式感? ⑥溝通與邊界

2、把對方當做一個平等獨立的靈魂來理解和尊重

你的伴侶是一面鏡子,讓你看見引發你關注的不舒服感;

你的伴侶是一名老師,在你探索真實自我的時候,激勵與啟發你;

你的伴侶是一名玩伴,開啟并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

3、親密關系中的單身力。

(1) 獨立掙錢的能力而非經濟獨立

獨立賺錢的能力包括 學習力 觀察力 行動力,如果因為讀書讀的多,或者分析的太多而控制了行動和野心,這書,不讀也罷。

(2)保持一定程度的真我,坦誠交流

感情一開始,為了討好對方,變成一個偽裝者,請保持真實的自我,而不是逼對方或自己一直戴著偽裝的面具,或者在看到真面目之后的崩潰和失望。

(3)不要過度干涉對方的行為,忍不住那顆干涉的心 --再親密的人,也要有界限感,有一個邊界不被侵犯。劃清問題的歸屬,不必替別人承擔。

在沒有你之前的幾十年中,對方一樣活的很好,所以隨他的心去吧,不必過多的干涉。

(4)保持單身時候的社交圈

單身時候的社交圈,親人,朋友,男人可以保持的很好,女人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的圈子,把生活局限在100平的房子里。

(5)雙方不定期做一個復盤,溝通與邊界的建立

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結

? ? ? ? ?親密關系是通往靈魂的橋梁。無論你身在何處,在學習去愛伴侶的過程中,你將學會如何去愛全人類。然后你與任何人的交流都會變成一種神圣的體驗,讓你愈來愈了解“愛”的計劃。真正的了解親密關系,并不是要求自己成為100分的好妻子(好丈夫),而是在關系中了解自己,讓自己成長。所謂100分好妻子和好媽媽之類的,又變成一種虛妄(不能完成的期待),60分及格就好,婚姻不是生命的全部,人生還有更多值得體驗的經歷。

? ? ? ? 寫這些的時候,總想著大而全的去完成,所以花費了很多的時間,還是遲遲交不上答卷,倒不如小而精,就一個小問題深入討論,慢慢積累,匯總起來形成一個完成的體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5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55評論 3 414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36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61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46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89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1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37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8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39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6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80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2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9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47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02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親密關系是人間最大的幻相 文/張德芬 導語:親密關系是人間最大的幻相。表面上夫妻、伴侶生死與共,執子之手、與子終老...
    aya1212閱讀 3,306評論 0 9
  • 人際關系的構成 個體差異對人際關系的影響有哪些方面? 性別差異 性別差異指的是源自身體的兩性生物性差異。親密關系中...
    小力氣的大婷婷閱讀 5,219評論 0 11
  • 薦 語 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我們都曾經歷過痛苦、恐懼,也體驗過狂喜與極樂,我們渴望建立真摯的親密關係,卻又害怕再度...
    金色弧線閱讀 673評論 0 4
  • 在天空里 有一顆孤獨的星 黑夜里的旅人 總會頻頻回首 想象著 那是他初次的 初次的 愛戀 ...
    給親愛的hui閱讀 275評論 0 0
  • 易曰:“天一生水,水生萬物。”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
    散落的書和塵閱讀 256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