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針對高三階段小說敘述技巧復習課的教學設計框架,分為知識梳理、實戰演練與應試策略三個模塊,注重系統性與高考針對性:
---
### **一、課程基本信息**
- **課題**:解密小說敘述密碼——高考小說敘述技巧專題復習
- **課時**:1課時(40分鐘)
- **學情分析**:學生已具備基礎文學知識,但存在概念混淆(如視角與敘述者)、答題術語模糊等問題,需強化知識體系與文本分析能力。
---
###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 - 系統掌握敘述視角、敘述順序、敘述節奏等核心概念?
? - 辨析高頻易混概念(如全知視角 vs 限知視角,倒敘 vs 插敘)
2. **能力目標**?
? - 能精準識別文本中的敘述技巧并分析其效果?
? - 規范使用專業術語組織答案(如"陌生化語言增強閱讀張力")
3. **情感目標**?
? - 通過經典文本賞析培養文學審美能力?
? - 建立對小說藝術的理性認知框架
---
### **三、教學流程**
#### **環節一:情境導入(5分鐘)**
- **高考真題引路**?
? 展示2023年全國卷《給兒子》片段,提問:"這段對話為何采用兒子的視角敘述?"?
? 引導學生初步思考視角對主題表達的作用,引出本課主題。
- **思維導圖填空**?
? 發放未完成的"敘述技巧知識樹",要求課前預習填寫,課堂快速核對。
---
#### **環節二:概念精講(12分鐘)**
采用"概念圖譜+經典案例"模式,構建三維知識體系:
1. **敘述視角**?
? - 全知視角(《紅樓夢》太虛幻境判詞)?
? - 限知視角(《祝福》中"我"的旁觀者視角)?
? - 特殊視角(《塵埃落定》傻子視角的陌生化效果)
2. **敘述時序**?
? - 倒敘(《百年孤獨》開篇預敘)?
? - 插敘(《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回憶段落)?
? - 補敘(《項鏈》結尾真相揭示)
3. **敘述節奏**?
? - 場景描寫(《老人與?!凡范温涞穆R頭)?
? - 概要敘述(《活著》中戰爭年代的快速跨越)
4. **敘述語言**?
? - 方言運用(《白鹿原》關中方言的地域感)?
? - 多聲部敘事(《穆斯林的葬禮》雙線交替)
---
#### **環節三:實戰演練(15分鐘)**
采用"診斷式教學法",設置階梯訓練:
1. **微觀診斷**?
? 出示《孔乙己》片段,要求:?
? (1)標注敘述視角類型?
? (2)分析"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的敘述張力?
2. **中觀建構**?
? 分組對比《荷花淀》與《裝在套子里的人》敘述節奏差異,完成表格:?
? | 文本 | 節奏特征 | 表現手法 | 主題關聯 |?
? |---|---|---|---|?
? | 水生嫂對話 | 舒緩 | 細節描寫 | 展現人性美 |?
? | 別里科夫日常 | 緊湊 | 夸張重復 | 強化荒誕性 |?
3. **宏觀遷移**?
? 分析莫言《紅高粱》開篇:"一九三九年古歷八月初九,我父親這個土匪種十四歲多一點..."?
? 思考:?
? - 敘述者身份的特殊性?
? - 歷史真實與藝術虛構的關系?
---
#### **環節四:應試策略(6分鐘)**
1. **答題公式**?
? 技巧定位(準確命名)+文本舉證(引用關鍵詞)+功能分析(人物/主題/結構)+審美效果(讀者感受)
2. **避坑指南**?
? - 忌"貼標簽式答題"(如所有倒敘都答"設置懸念")?
? - 區分"敘述視角"與"觀察角度"(前者是敘事學概念,后者屬描寫技巧)
3. **真題拆解**?
? 以2022年新高考I卷《江上》為例,示范答案組織:?
? "采用兒童視角(1分),通過'我'天真懵懂的觀察(1分),淡化戰爭殘酷性(1分),反襯成人世界的悲劇性(1分)"
---
#### **環節五:總結提升(2分鐘)**
- **三維記憶法**?
? 知識維度(概念體系)→能力維度(文本細讀)→價值維度(文學審美)?
- **布置作業**?
? 自選近年高考小說真題,完成敘述技巧專項分析報告
---
### **四、教學資源**
1. **知識清單**:高頻考點思維導圖(含敘述者類型、結構模式等)
2. **對比閱讀包**:《藥》(雙線結構)vs《哦,香雪》(散文式敘述)
3. **微課視頻**:敘述視角的動態轉換分析(掃碼延伸學習)
---
### **五、評估設計**
- **課堂診斷**:通過演練環節實時檢測概念掌握度?
- **分層作業**:?
? - 基礎層:完成《高考五三》敘述技巧專項?
? - 提高層:撰寫微型小說并標注所用敘述技巧
---
通過將學術性敘事理論與高考命題規律深度融合,本設計著力解決高三復習中普遍存在的"懂概念不會用""讀得懂答不準"等痛點,實現從知識記憶到審美鑒賞的能力躍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