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好。感慨太多,思索太少。標題索性寫成隨筆雜談之類。整理自己思路邏輯,進行練習,對于不是那么清晰的邏輯,我來說。
1、關于15級臺風
莫蘭蒂的臺風,登陸廈門是周四,即9.15凌晨來的,剛好一周過去。
剛走回住處的時候卻發現,一周前被破壞得體無完膚,面目全非的一整排大排檔,仍舊熱鬧如往昔。
若非,是望著那路口的將亮,未點亮的燈;路邊仍然顯得凋零孤單,煢煢孑立,一株株沒有了往昔繁茂樹葉的婆娑,顯得支離破碎般的樹;街道紅綠燈仍靠著轟隆的發電機在茍延殘喘般努力發電,以便紅綠燈正確指導黑夜中,一輛輛,偶爾還能看見刮痕的車;街邊工地上被清理一空,顯得空無一物的圍墻;鐵皮房頂上正在焊接著的閃亮,如一個個閃亮的瀑布。還在提醒著,那場可怕的夜晚。即便就算呆在稍顯安全的屋里,都能感覺樓房在晃動著。多少人午夜驚醒,驚覺起來已是臺風刮過窗臺的嗚嗚聲。這是個漫長艱難的夜晚,玻璃窗在咆哮,窗框顫抖著顫顫巍巍。在尖銳的風,潺潺流水般沖擊下,掙扎著存活下來的玻璃,我覺著還是一股淡淡的可怖。
街邊逐漸替換的路牌,銀光煥發的杯酒,人來人往般的鬧市,觥籌交杯的喧鬧中,乃至于閩南地區特有的薄餅活動那些骰子在碗中乒乓有聲的回響。逐漸明白,即便是臺風,也撼動不了,人們心中的生活。也許,在夜宵的杯酒中,放下酒杯時,增加點談資。大家忙著趕緊訴說,自己在臺風豐功偉績——保住了他們家絕大多數的電器,沒有一個受傷。夜宵客中,這兩人仍舊在細數家里的玻璃,碎了幾塊,以便互相訴說自己家里心酸,似乎在聊以慰藉,卻在下一瞬間共同舉杯,一起高呼:“干杯!”最是高興的該是老板,因為臺風,遭受的損失,在夜宵客烤著的肉串,飲下的酒,便是在一份份夜宵,和一杯杯酒里逐漸賺回來!
我想:這該才是生活本質。不論該遇到什么事情,換個方式一樣做下去。另外,這幕從未變動似的生活,迅速恢復著的喧鬧,也離不開不知名的人一點點的汗水。噢,勤勞的國人,為每個在臺風后,不論用什么樣的方式,在默默奉獻的人,點贊一個。這一刻,我想他的名字,叫廈門人。
2、關于商品與購物欲,以及自我暗示
買了幾套衣服,半是公用需求,半是私人需求。我想:男生的衣服總是不必太多,我只需幾套就好。另外,購物欲望,就在商場的標價里,得到了提升。商場中終會讓你成為每一件商品的購買者。其中,有鏡子的地方,鏡子越多的地方,大玻璃窗的地方,更是如此,我覺著是一種很符合商業的本質。但,又不僅僅是商業的本質,我認為,總算和我自己喜歡和自我暗示成了關聯。
一個好的人,要有一件好的衣服;一個好的衣服,要配一個帥氣的發型。我居然想到,走著幾公里外的住所,仍舊背著大大的公文包和手提電腦。哼著歌,吹著微涼的秋分風。(廈門的天氣,總令人驚嘆不已,以至于熱到不行,現在仍舊過著白天算夏天,晚上算秋天的模式。)聽著搖滾樂,即刻不停,一步一個腳印,比平時花了十幾分鐘回家。可我居然覺著,符合節奏的意味,身輕如燕般,大汗淋漓的我,絲毫沒有困頓,高昂的似斗雞。
我想:這大概是那么多人,總也喜歡購物,乃至稱為購物狂的一類人。
3、關于閑聊后記
昨天,一位行業前輩,閑談般聊天。不知為何,我想:于我而言,這大概是很有意義的一個下午茶時間。
說了很多,閑談之處,卻盡顯老道。邏輯思維清晰,并且很有套路出牌的感覺。我覺著,套路這么多,難得我還能聽出些真心來。我想:大概是,講得太好,以至于現在還在回甘。
我個人特點:想法很多。說得好聽:叫做總是點亮一個個靈感閃光!思維發散,思維敏捷!說得難聽點就是:邏輯散亂,跳躍性太強烈,注意力不集中,非要形容,那畫面大概是:梅花樁上跳芭蕾舞,腳上穿得一定還是木屐。
每個人想法比較多,個人認為最大優點,總也有很多可能。最大的缺點,缺乏積累和沉淀。想得太多,做的太少。學而不思則罔,可我居然是,思而不做也罔。我覺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很多思考。思考的價值,在于用個人觀點拴繩,將每個知識點鏈接起來,投入,得以產出。但,老前輩說,還要有目的,手段方法,還有資源。我此時想,一半一半的觀念,半是信服,半是不服。老前輩,用大半輩子總結的經驗和方法。用平時的言語表達。我所不能理解的是,那些看起來平時的語句中,總也透著一個個深思百慮的經驗教訓,但不能否認的是,我覺著這些經驗教訓,在一定時候有用,不過,有時候是無效的。不過,正確總也無常法,不似固定好的規則。水無常勢,人無完人。
再細思一層,我覺著還是看書太少,我要回去好好看書。好好學習天天向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