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下電影大概吧。
川尻(kao)笙作為一個懷抱夢想的年輕人,卻終日萎靡不振,最終連音樂都放棄時,父親的突然造訪讓笙吃了一驚,這才知道原來他從未見過的姑姑川尻松子去世了,于是笙一邊幫忙收拾姑姑的遺物,一邊從各種各樣的人口中了解到了松子的一生。
松子年幼時,父親的注意力永遠都放在虛弱多病的小妹身上,松子總是用鬼臉去逗弄父親好被注意到,為了當一個完美的女兒,松子走著父親要她過得人生,但是在松子當老師的一次修學旅行中,松子班上的龍洋一被懷疑偷了店家的錢,松子被當成了偷錢的賊而頂罪,為了補錢她又偷了同屋老師的現金,最終被揭穿,大好的前景化為泡沫,離家出走的的松子與一名不得志的作家八女川同居起來,被“愛情”沖昏頭腦的松子挨著打罵卻不肯放棄,在川自殺后,松子與川的朋友崗野發生了婚外情,被崗野甩掉以后,松子自暴自棄去了洗浴中心,好景依舊不長,松子被解雇后,一個叫小野寺的男人找她要做合伙生意,沒過多久,兩人爭執中松子將小野寺捅死,試圖跳樓自殺,但求生的本能驅使下松子活了下來前去東京,遇到了理發師島津賢治,度過了安詳的一個月后,松子被警察抓緊了監獄。
待松子出獄的時候,島津已經娶妻生子,松子在一家美容院工作,偶然遇到了獄友澤村惠,兩人成為了及其親密的朋友,偶然之間松子見到了成為黑道混混的龍洋一,龍向松子表達愛慕后兩人在一起,但由于龍因錢殺人入獄,龍深感痛苦在出獄后逃離了一直在等待他的松子。
松子開始酗酒,什么都不做,不跟任何人聯系,窩在家里除了喝酒、吃東西、看電視就是睡覺,甚至一度沉迷追星,直到最后被人發現死在河岸。
這是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她最后,死于在凌晨時分,出于擔憂多嘴,趕一群中學生回家。
松子的一生,從沒放棄去愛,卻從未長久地被愛,她一生的流離和悲痛都源于她的愛,但她從未放棄去愛,直到最后,她死于這份無休止的愛。
她毫無奢望也毫無結果地愛著身邊的人,但是直到最后,世界也好,命運也好,都沒有給予她這份愛任何回報。
影片的英文標題意思是“松子的回憶錄”,我覺得比“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更加貼切,因為松子從頭到尾,并不是被嫌棄,也有許多人對她懷抱著珍重的心情,但是松子卻沒有體會到那份愛,沒有扭頭去看過那份愛,或是還沒來得及去享受那份愛,所以她一生都忙于愛著他人,但始終沒得到相同程度的回應,這份不平衡的感情付出,使松子看上去,是渡過了被人嫌棄著的一生。
“夢想是自由的,但是實現那份夢想,渡過幸福一生的人,少之又少。”影片,從笙的旁白開始,似乎是說給自己聽得,但卻又是說給觀眾聽的,廣泛點說,每個人都有過夢想,或大或小,在懵懂無知天不怕地不怕的時候,就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但是越長越大,這個目標就顯得越發遙不可及。
松子的一生,似乎并沒有什么以自己為中心的夢想,從她小時候開始,她所期待的,就是他人,尤其是父親對自己展現出的愛意,她為了讓父親開心而做的鬼臉,就奠定了她一生的寫照,將她的心愿擺得十分清楚,她一直渴望被他人愛戴而活著,愛是她的支柱,是她所依賴的一切。
“小的時候誰都希望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但是長大以后,自己的夢想卻沒有一個實現。”松子說出這句話的場景,是在笙的夢境中,松子穿著紅花綠葉的白底和服,端莊地坐在屋子角落,有刺眼的橘紅色光芒從窗外落在她身上,將她的眼中映得閃閃發光,鏡頭轉移間能看到堆積在笙這側的黑色垃圾袋,松子坐在光芒中,笙卻身處黑暗的地方,帶著幾分驚慌失措地望向松子。
笙唯一見過松子的一面,是在他還不怎么記事的小時候。
而他了解到松子,卻是從各個深愛著松子人們的口中,聽著那些他甚至難以想象的經歷,仿佛將自己姑姑的人生走了一遍。
就仿佛是和我們一樣,作為觀眾,跟著松子又哭又笑地活了她的一生。
“你的人生還沒有結束啊。”笙所在的現實里,和松子的回憶里,都在他們看的電視中出現過這句話,不知怎么的,就貫穿了這一切,就像是生活中總有別人對我這么說,這句話,終究還是從他人那里聽來的話,不是身處懸崖邊緣的人,體會不到那種一邊想抬腳起飛的頭暈目眩,一邊被生活壓到走投無路的茍延殘喘。
沒人有那個完整的資格,對他人的人生評頭論足,因為沒有人能去完全體會別人的喜怒哀樂,即使再怎么將自己代入,也無法用自己的感受,去取代別人的人生,再怎么感同身受,也無法完全地觸碰到別人靈魂上的傷痕。
笙卻并未放棄,而是一直努力地在自己心底,不斷描繪出松子的一生。
然后愛上那個僅僅相逢了一次、跟自己有著血緣的、笨拙而溫柔的姑姑松子。
電影里,貫穿了許多歌舞情節,尤其是監獄生活那段,帶著幾分爵士的味道,頗有向歌舞喜劇《芝加哥》致敬的感覺,但就這些歡快而鼓舞人心的又唱又跳,卻描述出了松子內心的變化與感情,用這種令人發笑的方式,為她之后的悲劇奠基。
直到影片近終的那幕,松子趴在河岸上。
歌聲響起,卻是影片最初,年幼的松子在河岸邊唱的那首,童謠般甜美溫軟的調子,漫天星河下,她身旁有野花微微搖曳,仿佛是個沉睡在童話故事最后的公主一樣。
“本來憧憬著成為白天鵝的,醒來卻發現,成了黑壓壓的烏鴉。但是人生只有一次,如果這是童話的話,那這童話也太殘酷了吧。”這是松子的摯友澤村惠,用來概括松子的話。
而松子用來概括自己的話,是被她瘋了似得刻在墻上的那句,“誕生于世,我很抱歉”。
這句話流行自太宰治的手筆,他那本將絕望與壓抑求活演繹到極致的《人間失格》,以及他自己的一生,但其實這句話,卻是他從朋友表兄弟那里偷來的詩句,整部電影里也多次提起太宰治,電影故事的沉重不堪,仿佛也是在向那份不求活卻一直活下去的絕望致意。
“誕生于世,我很抱歉”這句話,不僅是包含生下來,然后給身旁人帶來麻煩或者災難的歉意,既有著對于自己還活著的真切感激,卻又有著無法果斷解決自身悲劇的無奈,“誕生于世”若是能被選擇的話,或許也不會在淚流滿面、身心俱疲后,感慨“我很抱歉”了吧。
求生,是生物的本能,人類也不外如是。
所以在松子殺人后狠下心,跳出窗外的那一刻,她無意識地抓住了陽臺的邊緣,她的感情告訴她不如赴死,她的理智告訴她人生已經完結,她的身體很直白地說了“不”。
人越接近死亡,就會越想活下去。
對于松子來說,這個“想”并不存在,而是條件反射般渴望繼續活著,于是她活下來了,繼續掙扎著去愛上別人,掙扎著乞求別人的愛,為了別人而努力著。松子的愛,包含有親情、友情、愛情和單純的依賴之情,她將自己活著的意義,都借別人的存在展現出來,像是桑蠶吐絲一般將自己困在繭里,將自己困在這份對他人的愛中。
電影里,笙的女友有句臺詞,故事中完全跟松子無關,但令人深思。
“人的價值,不在于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付出了多少。”
似乎是種暗指,說著松子的一生雖然凄凄慘慘,但是很有價值,直到最后一刻,她都毫無保留地對別人付出著自己的愛意,即使為此送命。
讓人心疼。
松子這個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這是一個為愛而活,活而去愛的女人,在追逐愛與被愛的迷茫里,她從未停下渴求他人之愛的腳步,無聊的一生,因為她這份對愛的執著,顯得轟轟烈烈,乍一看是場哭笑不得的鬧劇,她身上有著不少令人發笑的愚鈍和癡傻,鏡頭的夸張與雀躍的歌舞令人思考這是個喜劇,等你邊看邊哭,你就會明白。
這是場太過真實、倒映人生絕影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