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謙益跪在南京城下,迎接清軍入城的時候,東林黨算是徹底亡了。不知,跪在那的錢謙益,想到的是史可法,還是自己那白膚黑發(fā)的妻子柳如是,還是別的什么。
萬歷皇帝下詔讓吏部推薦內(nèi)閣人選,身為吏部老員工的顧憲成推薦了幾個人。萬歷看過名單后極為生氣,直接把顧憲成趕回家當了老百姓。
顧憲成這個人,是吏部的老員工,之所以稱他為老員工,不僅是因為他在吏部干的時間長,更因為他的人緣廣。吏部就是今天的人事部,專管人事任命,讓你升你就升,讓你死你就死,權利極大。而政府部門的人事部更是要命的部門,在政府部門人事部混了十幾年的顧憲成,關系極廣,人緣極大,是個極有能量的人物。
被趕回家的顧憲成倒也不怎么喪氣,雖然不再是官了,但他十幾年結交下的關系都還在。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講學吧,糾集三五好友,顧憲成他們開始講學。作為在朝廷混了十幾年還有政治抱負,有理想的人,講學內(nèi)容自然是政治主張,抨擊時弊。他們的講學吸引了很多人,很多人受他們的感召,也立志做一個有理想的人。顧憲成講學的地點在“東林書院”,這是東林黨的起點。
李三才決定背叛自己老師王錫爵之前,經(jīng)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因為他所處的那個年代還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年代,背叛自己的老師是一件極為被人所不恥的事。但最終,李三才背叛了自己的老師,因為對于老師而言,他身在的組織,他身在的東林黨,對他而言更為重要。
李三才把自己老師回朝廷,當內(nèi)閣首輔的事徹底攪黃后,馬上通知了老百姓顧憲成。李三才雖是朝廷封疆大吏,但在東林黨內(nèi),顧憲成才是大哥級人物。所以,李三才干的大事,顧憲成一件不少的都參與。東林黨攪黃李三才老師回朝廷當內(nèi)閣首輔的事之后,東林黨算是去掉了一個暫時的最大威脅,東林黨開始成長起來。
當時的朝廷里,東林黨只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政黨。這些人因共同的政治理想走到一塊,又因共同的政治理想而共同戰(zhàn)斗。
為什么要有“黨”,不是所有的黨都因共同的理想凝結在一起,事實上多數(shù)的黨沒有政治理想。有黨,只不過是因為希望有一個可以依靠的組織,而有一個可以依靠的組織,是因為我們要生存。
個人是渺小的,集體才是偉大的。要生存下去必須要依靠組織。東林黨雖有理想,但求存先于求理想,自己強大之后才能拯救別人,東林黨深深的認同這一點。
混混汪文言加入東林黨的時候,只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為了混這碗飯吃丟掉了自己的命,他更想不到的是,在自己人生最后的日子里,自己甘愿不要這條命,也要吃東林黨這口飯。
汪文言是市井的混混,只不過混的比較大,結交的人士除了江湖好漢、江洋大盜外還有不少政府公務員。鑒于他實在是能混,實在是能和別人搞關系,名聲越來越大,所以他被一個京官看中,邀請他來京城混,幫自己打探消息。
汪文言來京城后,莫名其妙的就混進了東林黨。當時的朝廷里有很多黨派,為了擊敗一個一個的政黨,獨攬朝政,東林黨必須搞垮其他黨派。汪文言是一個極能和別人搞關系的人,在京城里混的風生水起。汪文言搞了點小動作,把朝廷中當時主要黨派齊、楚、浙三黨搞垮,幫東林黨獨攬了朝廷大權。這是東林黨的巔峰。
被東林黨排擠的人終究還是要生存,東林黨雖然厲害,但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趕回家當老百姓。希望生存的人,擺脫舊黨派間的隔閡,在一個太監(jiān)魏忠賢的融合下成為了一個新黨派,閹黨。
閹黨之所以要搞垮東林黨,是因為要生存,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東林黨不想讓閹黨生存。涉及到生存事絕對是大事,你不想讓我活,那咱們只好攤牌了。
汪文言被閹黨抓住要求背叛東林黨的時候,這個昔日的混混竟然沒有?;^,他摒棄了自己前半生積攢下的習性,用自己的命為東林黨能生存下去,盡了自己最后的一絲力量。
此刻雖然不是東林黨在朝廷里最風光的時刻,但是,此刻卻是東林黨黨史上最令人感嘆的時刻,因為此刻的東林黨人身上,不僅有理想,還有責任。為了生存下去混,是混混,為了理想去混,這叫責任。
汪文言的死并沒有激起多大的浪,因為汪文言只是一個老百姓,即便他在東林黨里是個人物。真正令當時和后來人唏噓的是,包括楊漣在內(nèi)東林六君子的死。
楊漣本來是個小官,混混日子本來沒多大難度,混不好也不至于掉腦袋,畢竟自己是進士出身,怎么都有口飯吃。但是楊漣不愿意這樣混,如果說顧憲成創(chuàng)辦東林黨是起于理想,后有責任。那么,我們在楊漣的身上看到的幾乎都是責任。
受盡酷刑,楊漣死了。受盡酷刑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受刑之人的痛苦別人是無法體會的。用鐵刷子刷身上的肉,把釘子釘進腦袋里,把巨大的釘子釘進腦袋里,每一樣都是徹底的折磨。楊漣死了,不久后東林黨就亡了。當然,他們并沒有真的亡,就像是被東林黨排擠的其他黨派,雖然黨沒有了,但是剩下的人還藏在朝廷的角落里,期待某一天能東山再起。
明朝亡于崇禎帝,崇禎帝生前曾說,文臣皆可殺,這些文臣里就有東林黨。
閹黨被崇禎掃除之后,東林黨總算是恢復了一點元氣。但此刻的朝廷已經(jīng)變了風向,可能是前幾年,前十幾年,前幾十年的黨爭太過殘酷,大臣大都喪失了銳氣。基于同樣的原因,皇帝徹頭徹尾的防備黨爭,皇帝認為,理想的朝廷大臣都是沒有黨派的,都是唯命是從的?;谝陨蟽牲c,朝廷中的厲害的人越來越少,這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后果,朝廷里沒有了大黨派,造就了無數(shù)小黨派。再也沒有說一不二的人,無論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他是什么黨。
實際上,無論好人還是壞人,無論好黨還是壞黨,只要是大權在握,基本上都要干點實事的。只混不干,無論好黨還是壞黨都不能長久。但是,崇禎朝的朝廷,沒有了這樣的黨。
崇禎在煤山自縊殉國,明朝亡了。明朝之所以說亡于崇禎,是因為崇禎死后的南明各個小朝廷沒有光復明朝。西漢亡了,一個姓劉的人叫劉秀,又打下了江山,人們稱之為東漢。西漢雖然亡了,但是“漢”沒有亡。北宋亡了,兩個皇帝被遼國人抓走,但是皇族趙構穩(wěn)定了半壁江山,人們稱之為南宋。北宋亡了,但是“宋”沒有亡。然而,南明沒有光復明朝,哪怕是守住半壁江山。所以,崇禎帝只能是亡國之君。
史可法輔佐南明小朝廷,心力交瘁,然而基本沒用。清軍進攻揚州城的時候,清軍讓史可法投降,史可法不投降。清軍攻破揚州城,史可法被俘。清軍讓史可法投降,史可法不投降,史可法最終被殺。史可法輔佐南明,是責任;史可法不投降,是氣節(jié)。
氣節(jié)是什么
為可為之事是責任,為不可為之事是氣節(jié)。但凡大家都討論氣節(jié),而不討論責任的時候,說明這個朝代基本上亡定了。
柳如是嫁給錢謙益時,錢謙益說,我喜歡你白的肉、烏的發(fā),柳如是說,我喜歡你黑的肉、白的發(fā)。人家為什么嫁給你,因為你是大名士。
錢謙益本來是要殉國的,作為東林黨黨魁,作為大名士,包括柳如是在內(nèi)的很多人,都認為他會殉國。錢謙益也打算殉國,但是投水殉國前,說水涼,就不殉了。
1645年錢謙益率在大雨中迎降清軍,東林黨在這一天徹底亡了。此刻距顧憲成罷官回家有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