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是金庸的生日,大家紛紛表示了祝福。
9月份是古龍的忌日,大家也都忙著哀悼和紀念。
武俠世界的兩座高峰,就這樣坐望在生死的兩岸,接受千萬人的供奉與朝拜。
金庸今年已經92歲,活得仙風道骨。一如他筆下的張三豐、風清揚。當然,成為一派宗師的前提是你有過一派宗師的經歷,金庸飽讀詩書,學貫中西,既經歷過喪子之痛,也經歷過風雨沉浮和大浪淘沙。將軍百戰,故人長絕,大師的底蘊和氣度自內而外,渾然天成。所以有飛雪連天射白鹿,有笑書神俠倚碧鴛。
古龍死的時候只有47歲,死得飄零落拓。當然反過來看,人們對他的印象也停留在了47歲,從這個意義上說,逝者永遠年輕。你永遠無法想象,貪杯好色的古龍活到了八十歲會是什么樣子,就像你永法想象,李尋歡、陸小鳳、楚留香這樣的人會在漫長的歲月中皺紋橫生,步履蹣跚。沒有了最快的馬,最烈的酒,最好看的女人,江湖對他們而言就不再是江湖了。所以,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已無楚留香。
金庸出生在書香門第,有淵遠的家世,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香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名譽學位,有一張滿負盛名的《明報》,有無數高雅的技藝——據說聶衛平曾經稱金庸是香港知名人物中圍棋第一人。
古龍初中肄業,一生浪蕩,寫稿換錢,有數不清的女朋友,有喝不完的杯中酒——據說他臨終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怎么我的女朋友都沒來看我呢”。死后為他陪葬的,是倪匡和其他好友湊錢買來的48瓶XO。
兩個人對生活的感悟不一樣,所塑造的世界就不一樣。
對于金庸而言,最崇高的志業是天下,所以金庸的大俠永遠都身負家國情懷,胸含報國之志——蕭峰以一己之軀換宋遼和平,郭靖黃蓉死守襄陽直至城破身亡。即便有佛學的出世,有對自由的追求,也永遠要在家國夢中尋找廟堂之上的輝煌。所以,金庸的世界,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對于古龍而言,最艱難的命題是人心,所以那些略帶痞氣的俠客,都有著冬日陽光般和煦的性格和江中蘆葦般堅韌的內核。看罷古龍,可能記不住具體的故事情節,但總忘不了楚留香、陸小鳳、花滿樓、李尋歡。這些人瀟灑多金風流倜儻,特立獨行快意恩仇,秉承著古老的江湖道統,守護著自己與他人內心的安寧。所以,古龍的世界,有“飲不盡的杯中酒,割不完的仇人頭”。
讀武俠的快感來源于代入感。讀金庸的感覺,是酣暢淋漓,豪氣頓生,是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恨不得放下書本站起身來就去拯救世界。而讀古龍的感覺,是恣意揮灑,詭異奇絕,是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只愿杯中酒手中劍可以直抵人心。
只是可惜,金庸封筆四十余載,古龍離世三十多年,這兩種感覺都已經不再多見了。廟堂上沒有了風骨,江湖上也再沒有了灑脫。一切的一切,都已經丟得干干凈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