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活動——父母的養育風格有哪些影響?
你的父母是要求孩子聽話、順從,還是尊重個體的差異,鼓勵創造性并欣賞不同的觀點?
我的父母要求我要聽話,最好是順從,感覺不到欣賞不同的觀點
你的父母在做決定時,是完全不問你和你的兄弟姐妹的意見,還是讓你們參與或者讓你們決定自己的事情?
我們家沒有兄弟姐妹 ,在很多事情上媽媽會問我的意見
你的父母是通過家庭會議,解決問題并分享感受還是認為孩子只是附屬品,完全無視你的存在?
從來沒有通過家庭會議解決過問題
你的父母教你服從,并在你不服從是懲罰你嗎?
他們希望我聽話,特別在學習上
他們是通過懲罰打罵,表揚獎勵或賄賂激勵你嗎?
會通過打罵來,表揚,賄賂激勵我
記得在小學的時候,有一次考試考的不好,放學回來心里還是有點害怕。回到家以后,媽媽說? 沒事兒,下次好好考。頓時心里松了一大口氣。
過了一個星期又單元測試,結果還是不盡人意。這次回家更害怕。覺得讓媽媽很失望。回家以后都不敢把卷子拿出來。媽媽看到卷子以后說,鄭麗,我們還是要,好好搞。帶著我忐忑的心睡覺去了。
第三個星期又有考試,結果這次考試竟然沒有及格,回到家里,不敢把卷子拿出來。也不敢主動跟媽媽講話。當媽媽看到我卷子的時候終于崩潰了,忍不住了。那天晚上挨了打,但是還不足以消除媽媽的憤怒和傷心。最后老媽讓我把卷子吃下去。我記得哦我當時哭了很久很久,很傷心。我覺得老媽不愛我了。他只看重我的學習。
其實我很明白,媽媽為我付出了很多,她接受不了我成績這樣。
要是他們可以坐下來跟我一起分析一下試卷 ,有哪些難點是沒有搞明白,那個時候的鄭麗更能接受。
他們教你自己思考嘛,哪怕這意味著你的觀點與他們不一致?
在我上初中以前感覺不到這些觀念。
他們讓你為所欲為,盡力伺候你嗎?
他們不會讓我為所欲為 伺候我。雖然媽媽知道應該讓我去做一些我自己能做的事兒。但是因為我從小學六年級就開始住校,所以媽媽想盡他的能力,被我做一件事放學回來都不讓我洗衣服。
他們在一定的界限內,滿足你的心愿,并要求你完成你的那部分家務活兒嗎?
他們會在他的能力范圍內滿足我的心愿 ,我小時候除了會做飯,其他的事兒很少做。每次都會有因為臥室收拾的不干凈挨吵。
看看你針對剛才的那些問題寫下的答案。
你看到這些影響中有哪些存在于你如今的人際關系中嗎?
還是存在在我的人際關系中,我會盡我所能滿足兒子的心愿。自從學了正面管教,盡量的讓做自己能做的事
行動計劃——認識你的內心孩童
如果你有愿意回答以上問題的兄弟姐妹,請他們寫下來,然后找時間對比你們的答案。
你會驚訝的發現有那么多答案竟然是截然不同的。
要抱著好奇心,而不是要辯解。
2.找出你小時候的一張照片(或者畫一張)把它放到你常待的地方,每天對這個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