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本文系振委會推文,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清明節就別來啦,等過完節再來吧”,臨出門,爸爸這樣對我說,好吧,尊重傳統習俗,清明節就不來娘家玩了。
前幾天買了維生素片給父母送去,媽媽給我裝了許多面條、面葉啥的,說是吃不了,讓我回去吃。還說過幾天讓我再去拿,爸爸還特別囑咐我,馬上就到清明節了,不讓我去。
每年的清明節、寒衣節,傳統都是不能串門,我們都是謹遵教誨,不串門。同事說,這個時候不走親戚的都是幸福的。是啊,尤其是已婚女人,這時候不回娘家,說明父母健在,不用去祭奠,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本來,聽到爸爸說這句話的時候,還稍稍有些不舒服,轉念一想,還有爸爸媽媽疼愛,并且他們還非常健康,雙親健在,這是多么難得的幸福啊。
最近在追電視劇《雁回時》,這是一個古裝劇,講的是從小被姨娘所害,母親迫于保護孩子和生存的壓力,被父親寄養在鄉下的莊寒雁重回莊家,沖破封建禮教,重獲新生的故事。表面上她是個柔弱女子,實際上清醒聰穎,堅韌又有野心,經過重重廝殺,活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莊寒雁,一只孤單的來自南方的大雁,選擇在冬天回到了自己的家,本應是大雁南回,她卻選擇北回,這其中有多少隱情和無奈啊。
這是一個很凄美的電視劇,看著她一步步走向給了她生命的母親,由最初的母親見到她,就想著趕她出門,或者急于讓她遠嫁,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好像母女二人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一般,分分鐘就想把她掃地出門。讓她一度對母親產生了懷疑,認為自己不該回來,哪怕在鄉下被人殘害。隨著劇情的發展,她終于知道了被遺棄的原因。那一刻,她帶著愧疚、自責、懺悔和慈愛的復雜心情,跪在母親面前,撫摸母親因為庇佑她小小的生命被父親毒打的雙腿,看著腿上的傷痕,泣不成聲,母女二人抱頭痛哭。
“因為了解,所以理解,因為理解,所以和解”,讓我對這句話,又重新認識和體會了。當試著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后,所有的猜疑、不滿、嫌隙、不甘心,都煙消云散了。真是我們看到或聽到的并不是事情的真相或全部,不要急于下結論或者評判,給自己一些時間,以免讓自己后悔。
后來,莊寒雁陪著母親慢慢治療癱瘓多年的雙腿,看著母親能一步步蹣跚走路,那種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她對母親說,陪著母親走路,就像母親看著小時候的她走路一樣,心里的那個滿足哦,隔著屏幕,我也能感覺到。當她背著走累的母親回房間的時候,看著她一步一個腳印,慢慢體會和母親在一起的感受,聽著電視劇里的插曲,那句歌詞《此生只為護你》,讓我徹底破防了,潸然淚下。
是啊,小時候,她被母親護著,才得以生存下來?,F在,母親老了,她羽翼漸豐,換她護著母親了。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你養我小,我養你老。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母女二人互為底氣,可以相互依賴。
想到爸媽二人,兩個人有事商量著辦,真是“秤桿離不開秤砣,老公離不開老婆”!有媽媽的地方,肯定有爸爸的身影,爸爸就是這么一直守護著媽媽。有爸爸的地方,必定也有媽媽的身影,媽媽就是這么陪伴著爸爸。倆人互相照顧彼此,陪伴彼此。倆人一起買菜、聽養生課、喝茶,有時候還斗個嘴,就當解悶了,多好啊。
看著他們日漸衰老,我想,現在的我就是他們的底氣,他們有事想到我,需要我,依靠我,依賴我,就是我的價值,就是我回報他們的時刻。
此生只為護你,親愛的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