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和劉裕都是南北朝時期的開國人物,拓跋珪出生于公元371年。更是歷史上少有的少年英才,他年少時不同與其他的帝王,一直都是在不斷流亡的路途上,卻是在未成年的時候就能夠號召舊部,重整旗鼓再造江山的君主。稱他為天之驕子也不為過??墒菂s在還沒有進入不惑之年就死于宮廷政變,十分凄慘。
當時北方有一個強大的政權前秦,經過不斷地南征北戰已經統一了北方大部。而拓跋珪所在的代國也同樣沒有逃過被滅亡的命運,拓跋珪的國家被滅,只能落得個到處流亡的地步。但是拓跋珪也并沒有放棄時時刻刻都在尋找著復國的機會,拓跋珪也如愿的等到了這一天,公元383年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戰敗,其后國內大亂,原來被前秦統一的各部落政權都紛紛復國,北方重新陷入了分裂。當時有人想要殺掉拓跋珪但是被人通風報信,拓跋珪逃跑了,于是在公元386年拓跋珪在以賀蘭部為首的諸部落的支持下召來部落大會,宣布即位代王,年號登國。之后拓跋珪任用賢能,勵精圖治,使得拓跋氏復興,并且推動農業的發展,讓人民休養生息,同年改稱魏王。此時拓跋珪建立起了北魏,但是北魏四周都有強敵環繞,同時北魏內部也因為有人與拓跋珪爭奪王位,導致內憂外患的局面出現。可拓跋珪也是聰明之人,知道以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將這些強敵給擊敗的,于是拓跋珪向與自己交好的后燕求援,在后燕的幫助下拓跋珪擊敗了四周的強敵,陰山以南的諸部落都向北魏投降。北魏自此國力大增,成為當時中國北方實力最強大的政權之一,為北魏之后不久入住中原提供了條件。
鮮卑族慕容氏復興的后燕比北魏要早兩年,這個時候后燕的實力比北魏要強,兩國本是互為通婚的友好之邦,兩國之間每年都會派遣自己的使者來往。但是當北方只剩下后燕和北魏兩個比較強大國家的時候,雙方都想要滅亡對方,再次一統北方,雄心勃勃的拓跋珪早就想要滅亡后燕,同樣后燕也想要控制住北魏,因為北魏的一名使者被后燕扣留,導致兩國關系惡化,北魏慢慢地聯結西燕對付后燕。公元395年后燕君主慕容垂在他的兒子和弟弟慕容德的請求下讓太子慕容寶率領大軍向北魏進攻,拓跋珪可謂是有勇有謀,抓住了后燕的使者讓其向后燕大軍謊稱慕容垂已經死亡的消息,這一消息一經傳到后燕,頓時讓后燕軍隊軍心動搖,北魏趁機來攻,后燕軍隊終因內亂而被迫撤退,其時黃河河水還沒有結冰,北魏軍隊也無法進行追擊,次月,黃河水結冰后,拓跋珪立即下令渡過黃河派遣軍隊向后燕慕容垂追擊,并且在參合陂大敗后燕,俘虜了大量的后燕將士和其宗室,拓跋珪留下了一些對北魏建設有用的人才,把其他的人全部都坑殺,史稱參合陂之戰。次年,慕容垂為了報參合陂之恥,親率大軍向北魏進攻,后燕軍隊進攻之勢非常兇猛,讓拓跋珪心生恐懼,想要逃離,可是不知道是不是上天也站在拓跋珪這一邊,后燕慕容垂見到了后燕軍隊士兵的尸體竟然發病了,只好無奈退兵,不久就病逝了,拓跋珪的危機也就消于無形了,拓跋珪也正式準備進攻后燕的土地。
公元396年拓跋珪率領十萬大軍進攻幽州,守城的后燕慕容農被打敗,晉陽城的守軍投降,使得慕容農被迫逃走,拓跋珪于是取得了并州的土地,并且讓官員在這里治理。次年拓跋珪開始進攻信都,逼得后燕守將慕容風丟城逃跑,同年的三月份后燕君主慕容寶向拓跋珪求和,并且割讓土地,拓跋珪本來已經答應了,卻沒有想到慕容寶卻是反悔,這也讓拓跋珪異常的憤怒,直接下令進攻慕容寶,慕容寶無法抵擋拓跋珪的攻勢只能棄城逃跑,后燕的皇帝慕容寶都逃跑了,他的下屬以及軍隊也沒有作戰的心思和勇氣了,很快拓跋珪就打下了后燕的都城,后燕很快被拓跋珪滅亡了,在公元398年,拓跋珪改國號為魏,遷都平城,建立宗廟社稷,同年十二月即皇帝位。在滅亡后燕之后,拓跋珪只剩下后秦這么一個強敵,拓跋珪和后秦之間也在不斷的征戰,互有輸贏。
在拓跋珪成為北魏皇帝的時期,實施了一系列的為政措施。為了便于控制,拓跋珪遷都平城,分給民眾田地,經營平城,使得平城周圍有了大量肥沃的土地,同時還仿照漢制,完善官職,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封建化,拓跋珪聽從了崔宏的建議,下令強制解散血緣關系的各個部落組織,重新按照居住地組織來編制,成為國家的編戶。在經濟方面輕徭薄賦,休養生息,讓民眾能夠大力發展生產,不僅使得北魏的經濟不斷地增長,同時也很大程度上復興了北方的經濟。同時拓跋珪還大力倡導太學,設立五經博士,將大量的書籍匯集到平城的同時也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可惜拓跋珪少年就是英才,成為皇帝后也是一代明主,可是拓跋珪后來服用寒食散,剛愎自用,猜忌多疑。嘗嘗因為想到以前一些不滿的事情而大肆屠殺大臣,他的做法造成了大臣們的恐慌,連自己的兒子拓拔紹都對自己這位皇帝父親心生不滿,因為拓跋紹的母親原來有些過失,拓跋珪把她囚禁在冷宮中,準備處死,但是還沒有處死拓跋紹的母親,拓跋珪卻被自己的兒子拓跋紹先下手給殺害了,時年才三十九歲,落得這樣一個凄慘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