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白色的嫁衣上身,米拉還是一個根本不知道「愛」為何物的任性小女孩,姐姐為她精心梳妝,她卻心不在焉的玩兒著折紙龍還一邊和姐姐因為一言不合而吵架。
父親訓斥她不要任性,因為她即將成為公爵夫人,她需要愛上她的未婚夫,他的未婚夫也會愛上她。
米拉的未婚夫是全國都崇敬的屠龍英雄的孫子。米拉身份高貴,未婚夫有威望,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一場登對的婚姻。
曾經殘酷的儀式演變成婚禮習俗,帶有祭奠色彩的《龍之歌》響起:
「待嫁的姑娘等待著丈夫
如同等待死亡的時刻
她通身純白,仿佛穿著白色的殮衣
她注定死亡,婚禮的鐘聲回響……」
米拉一身白衣躺在小船上,飄在湖中央等待著未婚夫將她拉到對岸時,龍出現了,米拉被抓走。
「龍」這種物種,在東方被當做祈福祥瑞的神獸,而在西方卻常常被當成乖張殘暴的惡魔,因此跟龍關系最緊密往往就是「屠龍者」。米拉不是屠龍者,她是一名「馴龍師」。
龍是個半人半龍的神奇生物,且具備呆萌屬性,他第一次見到米拉就被她的樣貌吸引,米拉告訴他,不可以偷看女孩子,龍說:「我可以看花,可以看魚,為什么不能看你!」
倔強、開朗的米拉在龍島上和龍朝夕相處,給他起名字——阿爾曼,告訴他只要經過努力就可以像他心中所想的那樣——越來越像人。
阿爾曼為了讓米拉不受傷害,讓她居住在龍島最頂端,在米拉的督促下,他們利用漂流來的船只上的物品,把這里裝飾成了「家」的模樣。
夜里,米拉被噩夢嚇醒,他不懂什么叫「夢」,米拉告訴他,夢里會出現你害怕或者喜歡的事物。但是米拉沒有告訴他,她夢見自己和阿爾曼對視著相擁。
她告訴他,人收到花,會覺得自己被愛著,說明名人與人之間發生了很重要的事情。第二天起床后,她發現自己的床邊出現了一小束鮮花和一顆「火龍果」。據說,「火龍果」在俄語中的意思是「龍的心」。
米拉和阿爾曼的心在逐漸靠近。
他們兩個在沙灘嬉戲追逐,時間那么快,又那么慢。他教給她「看」風,漫天的花瓣飛舞……
直到某天在岸邊,阿爾曼帶著憂郁說:「為什么你的未婚夫還沒有來,你們沒有交換誓言嗎?」
米拉看著他說:「沒有,是龍先來的。」
之前,米拉一心想要離開龍島,阿爾曼告訴她,如果你深深愛慕著他,你的愛就會化作指明燈,帶他穿過層層迷霧,來到你身邊。
而直到阿爾曼開口問米拉,未婚夫還遲遲未到。
這天,她身穿一襲紅裙,裙裾在海風中飛舞。她做好了一只紅色風箏,想要阿爾曼教她將風箏飛起來。
她一直對天空和飛翔充滿執迷。
而紅色,一向是最熾烈的顏色。
風箏終于起飛,海風、晚霞、湛藍的海水,還有海岸上佇立著的兩個相愛的人。
之后,滿天的煙花燃起,照亮了整個夜空,米拉忍不住去拉了阿爾曼的袖口。
阿爾曼告訴她,龍族的后代都是通過燒死祭奠的女性,浴火而生的。
他決定將米拉送走。阿爾曼始終覺得,兩人之間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米拉走了。
第二次,米拉再次披上嫁衣,她拿來紙龍朝空中飛去,這一次紙龍沒有跌落,它朝著遠方飛去了。米拉終于明白了自己的心。
她站在湖中心的小船上,大聲告訴所有人:「我愛的是龍!」。米拉張開雙手,輕聲吟唱著《龍之歌》。這首歌不再是苦難的祭歌,而是她追求幸福的咒語。她在呼喚她的心上人,等他來救自己。
她要做自己命運的主宰。
而此時的阿爾曼卻從龍島的最高層墜落,死意已決。
還好,他聽到了米拉的呼喚。他振翅而飛,跨過山海和生死來到她身旁。
米拉曾經說過:「如果不去死,我們要如何相愛。」
她和阿爾曼正如《龍之歌》唱得那樣,因為不再懼怕死亡,因此愛情可得永生。
鏡頭切換到米拉的姐姐和父親,父親看著遠去女兒的身影,激動地說了句:「這就是她的選擇」。
龍再次把米拉帶回龍島,這次米拉撫摸著龍的頭,溫柔的對他說:「就這樣跟我呆一會兒,給我點兒時間習慣你。」
而龍把頭垂下,接近米拉,米拉把它擁在懷里。
關于馴服,《小王子》里的狐貍對小王子這樣說過:
「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會彼此需要。對我來說,你就是我的世界里獨一無二的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你的世界里唯一的了。」
「如果你要馴服一個人,就要冒著掉眼淚的危險。」
還好,他們及早確認了彼此。米拉比阿爾曼還要勇敢。
故事的最后,米拉和阿爾曼的小公主躺在龍島的睡床上,大眼睛忽閃忽閃。從前,龍的后代都是男孩。
我想,龍族的歷史將要改變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