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聞袁隆平院士逝世,甚是傷感,中國又損失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老專家、國之魁寶。
他是水稻雜交之父,他用畢生精力來實踐水稻種植,提高畝產單產,解決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他的功績卓著,中國人是不會忘記他的。
他是知識分子學習的典范,他一生研究農業,發展農業,身體力行,90歲的高齡還能在田地搞實驗,向鹽堿地進軍,希望培養新的優良品種。
他的這種敬業、一絲不茍,對待目標不放松的勁頭,是所有中國人學習的榜樣。
他培育出來畝產1200公斤的水稻,保證了大部分人吃飯問題,但是他卻絲毫不浪費糧食。始終秉持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原則。即使是帶學生,也要求他們要深入基層,深入田地,要實實在在的搞科研。
這種求實的科研精神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自古流傳下來的一種文化和傳承,要世代相傳。
這就是袁老先生,使國人不再餓肚子,使國人拿穩了飯碗,造福社會,使世人矚目。
老先生雖然走了,但精神永存。
那個痩爍的小老頭,始終微笑著站在田間地頭,手托稻穗,在告訴大家如何種好莊稼,如何才能不餓肚子!
袁老爺子,愿你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