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八卦起源
(一)?混沌初開
《三歷五紀》(三國時吳人徐想著)云:“天地渾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開天辟地,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曰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曰高一丈,盤古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底數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皇。”
詩曰:混沌初開氣息醇,廟堂內外看君臣;
???? 三皇五帝賓天去,辛苦浮碌世上人。
說是天地最初連在一起像個大雞蛋,是一個叫盤古的人用斧子和鑿子將天地分開,輕清者為天,漸高而運轉;重濁者為地,漸低而凝靜。天地隨分為二,上曰天,下曰地,混沌開矣。
天開于子,復卦也。地辟于丑,臨卦也。陰陽二氣,交媾融結,漸漸生出人來,人生于寅,泰卦也。周十二宮,而終于坤,是為一元。盤古生于寅,天皇在寅,地皇在卯,人皇在辰,五帝在巳。
陰陽交媾,生出人。從天降,從地出,盡成人形,星散而居,飲水食草,無知無識,無君無長。
忽一日,陰陽二氣互相糾結,沖動四象,于昆侖山腰,瑞氣結成靈胎,產出十三個人來。天皇氏為長,身有毛,面青色,裸體無衣,披發兩肩,長三丈九尺,以木德王,乃做天干地支。天干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此時甲尚未名之為甲,曰閼逢。乙曰旃蒙、丙曰柔兆,丁曰強圉,戊曰著雍,己曰屠維,庚曰上章,辛曰重光,壬曰玄默,癸曰昭陽。地支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子尚未之為子,曰困敦,丑曰赤奮若,寅曰攝提格,卯曰閼單,辰曰執徐,巳曰大荒落,午曰敦牂,未曰協洽,申曰泃灘,酉曰作噩,戌曰閹茂,亥曰大淵獻。
天干地支,輪流配合,周而復始,是為六十甲子,以定歲時所在。
自是五運始興,大化初立。
兄弟十三人,共治天下一萬八千歲。
繼之者地皇氏也。先前,天皇氏創干支,然晝夜不分,日月不辨,不知日升日落,以及月盈月虧。
地皇氏定明于晝者為日,明于夜者為月。
月從無到有,從一線光至大圓,復至一線光,共二十九日,或三十日,為一月。共十二個月,凡三百六十五日為一年。
周而復始,治天下一萬八千歲。
再下來是人皇氏。人皇氏以土為德王天下,地皇之末地氣沖天,天地交感,山中生出九個孩兒。以人皇氏為長,共治天下一萬五千六百年。
人皇氏之后有五龍氏。
五姓同朝,治在五方。
繼治者鉅靈氏,下來有句疆氏,譙明氏,涿光氏,鉤陳氏,黃神氏等凡十余位至泰壹氏,繼而至有巢氏。
有巢氏教民構木而巢,居而以避獸,傳二世至燧人氏,燧人氏有四輔臣,共治天下。
燧人氏察鳥啄枝,磷磷火出,乃惑,于是鉆木取火,教民將肉放于石上,炙而食之,以免腥臊。
燧人氏還結繩記事,大事大結,小事小結。燧皇興交易之道設市,傳八世,繼而有伏羲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