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詩人戴盟,在“谷雨茶敘”時作《品龍井茶有感》詩中寫道:“詩會友,茶當酒。舉甌共慶共慶,人長壽。榴花灼,人心悅。春光爛漫,豪情宏廓。樂!樂!樂!杯溫手,香盈口,神清氣爽,風生袖。園一角,茗同酌。藝無止境,還須求索。學!學!學!”把品龍井茶的神韻美姿,躍于筆端,大有“詩人不作做茶人”之感!所以有人說,有龍井茶品,會品龍井茶,是一件美事。
從一個真實的故事說起
龍井茶是好茶,但還得有好水好器相配。這里講一個真實的故事,用來說明龍井茶與水、器的關系。在民國時期,杭州城里有一個有錢的員外。一天,坐著轎子到龍井獅峰游玩,當時正是春茶采摘時期,各家各戶都在炒龍井茶。員外看到了獅峰山下,有一姓王的老農正在炒龍井茶,就和老人攀談起來,于是老農拿著新炒好的龍井茶,請這位員外品嘗。員外品飲后,感到龍井茶味道很好,買了二斤新炒的高級龍井茶,坐轎而歸。
員外對在龍井村嘗到的地道龍井茶印象深刻,為此一到家就叫家人燒水泡茶,但一口喝下去,就感到味道不對,他認為是賣茶的老農欺騙了他。賣給他的不是地道的龍井茶,而是仿冒的西湖龍井,于是第二天又坐上轎子到龍井村,找到了這位賣茶老農。對他說:“你賣給我的不是真正的地道的龍井茶”,老農解釋道”我的茶葉是自己采,自己炒,是真正的地道龍井茶,絕對不會騙人的。”經過認真的分析探討,認為水是關鍵,因為龍井獅峰山下的山溪水,是從產獅峰龍井茶的獅峰山邊的獅子泉里流出來的白沙泉水,在杭州城內的井水相比呢,當然是大不相同了,老板決定帶幾瓶獅峰泉水回去,到家后就叫家人燒泉水泡茶,感到比第一天在家中品嘗的要好很多,但和龍井村品嘗的還是不一樣,于是員外認為老農賣給他的不是真的龍井茶,同樣的茶為什么味道不一樣呢?于是,又上龍井找到了老農,員外對老農說“我拿了你這里的山泉水回家泡茶,味道還是和這里喝的不一樣,請問作何解釋?”老農說“我家世代種茶,確實是自己產的,絕對不會騙你,”于是兩人再次認真分析的,結果認為是燒水壺的關系,因為城里的水是重水,用的時間長了,已結了一層垢。他又裝了幾瓶水帶回到城里,并特地買了一把新壺,擦干凈以后,放入帶回的泉水,燒開后泡上龍井茶,這次沖泡后的龍井茶和在龍井村老農家中一樣,員外感到非常高興。于是隔了幾天又去找到老農,對他說“你的茶葉是真正的地道的西湖龍井茶。”兩人這時才將事情弄明白,品嘗西湖龍井茶,不但要茶好,還要水美,器佳,這樣才能真正品嘗到龍井茶的本味,有好茶沒有好水不行,有好水沒有好器同樣也不行
沏茶要有一套功夫
大致說來,要泡好一杯西湖龍井茶,一要茶好、水美、器佳。二要有一副練出來的沖泡功夫,掌握好火候。三要環環扣緊,失一招而亂“全局”。
在歷史上,茶商對龍井茶和水的關系是非常注意的。龍井寺有個老和尚開了一個茶室和一家茶葉店,專門經營龍井茶。他為了招攬顧客,在開設的茶室里,泡茶時特別注意對水的選擇,因為龍井寺所在地是石灰巖質地,燒開水時,會讓壺底貼上一層老垢,用這種壺燒水泡出來的龍井茶滋味不夠鮮爽,所以他不用當地的水,而是雇人到獅峰山,老龍泓去挑水泡茶。這雖然是一門生意經,但也說明了龍井茶和水的關系至為密切。表明龍井茶的水最好是礦泉水,如虎跑水或龍井獅子泉的泉水。
每杯龍井茶的用量,一般一只200毫升水容量的杯子,每杯置龍井茶兩到三克就可以了,而高級龍井茶比較細嫩,汁水淡,要適當的多放鹽3~4克為宜,這樣才能品出茶的滋味來。
沖泡龍井茶的茶器,在色澤上要以能反映龍井茶之美為前提,結合龍井茶的本性,以選用無色透明的厚底兒,寬口玻璃杯或者敞口卷唇白底的蓋碗為好。如此,一能使人見到龍井茶的美姿和反襯出晶瑩的茶湯。二是不易泡熟龍井茶細嫩的茶芽,使茶芽保持挺立和翠綠狀態,自然美在其中,有茶不醉人人自醉之感。倘若用大搪瓷杯或者保溫杯,因為搪瓷杯用水量大,加之保溫杯保溫性能好,所以細嫩的龍井茶能容易泡熟,會使茶湯變成黃色,茶芽泛黃而成萎蔫狀。這樣達不到清湯綠葉的要求,既失去了賞心悅目之感,滋味又有熟湯氣,因此,這種茶器顯然不宜泡龍井茶。
此外,也有用蓋碗沖泡龍井茶的,通常沖泡好茶后不易將碗蓋密閉碗口。而應將碗蓋斜放,使蓋沿一側高出碗口,露出空間,便于熱氣外溢,以免“燙熟”葉底。降低的姿色和美感。
沖泡龍井茶的水溫,不同于沖泡大宗紅、綠茶,更不同于沖泡高級龍井茶,因芽葉的細嫩,色澤翠綠,如果用沸水沖泡,葉底一下就泡熟,湯色會發黃,并有熟湯味。因此,泡龍井茶的水燒開后不宜馬上沖泡,最好等一下再沖泡,溫度掌握在攝氏85攝氏度為宜,或者他先沖進暖水瓶后再沖泡,沖泡后通常無須覆蓋茶杯蓋,沖泡后的龍井茶短時間還會浮在杯面,一旦龍井茶大部分沉在杯底即可飲用。
泡龍井茶的水以山泉水為上。龍井茶,虎跑水被稱為西湖雙絕,用虎跑泉水沖泡的龍井茶,茶味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格外珍貴。
龍井茶的沖泡程序
龍井茶的沖泡,講究技藝,蘊含哲理,一舉一動有板有眼,最重要的是動作的完美整合和過程的統一,這里,我們就將使用玻璃杯具沖泡的主要程序來簡述如下:
1、賞茶。龍井茶十分珍貴,色香味形俱佳,又飽含了文化底蘊,所以可以在沖泡前,放少量干茶于賞茶盤中,讓品飲者,賞茶,聞香,如果再用幾句話,介紹一下龍井茶的品質特征和文化背景,則更能引起品茗者的興趣。
2、溫杯。溫杯的作用有二:
1、是潔凈飲具,盡管所有的玻璃杯都是事先清潔過的,甚至是消毒的,但溫杯往往會給人以心理上的慰藉;
2、是使杯具器溫升高,,特別是冬天泡龍井茶,要使茶湯的溫度不會因杯具的吸熱而使溫度驟降,影響茶水質量。
3、是置茶。通常按一克龍井茶沖泡50升毫升左右的水量為佳,視飲杯的大小,將茶一一撥入杯中待泡。如用200毫升的容量的飲杯,則置上3克龍井茶,沖水7分滿就可以了。
4、浸潤泡
泡龍井茶時,先用少量的開水沖入已置有龍井茶的飲杯,以浸濕杯中茶葉,隨即稍加的晃動,提杯按逆時針方向轉動數圈,目的在于使杯中的龍井茶浸潤,便于繼續沖泡時,茶中的內含物盡快的浸出。茶葉也不會因為一時難以浸透而浮在茶湯的表面。
5、正泡。龍井茶經浸潤泡后就進行正泡,正泡時可將水壺由低向高連拉三次,我們俗稱“鳳凰三點頭”,有表示向客人三鞠躬的之意。再沖水至七分滿為止,留下三分空間,表示七分茶三分情。當然亦可采用“高山流水”式把水沖泡飲杯中,這樣還可以使龍井茶在沖泡過程中上下翻滾,使茶汁很快的進出與水融為一體。
6、奉茶。面帶微笑,做到欠身雙手奉茶,并示意客人“品嘗”。
下面呢再將用蓋碗沖泡龍井茶的方法,以圖示的方法,來告訴大家,但品飲龍井茶無論選用何種器具沖泡,通常一杯龍井茶飲到茶湯,只剩下飲杯容量的1/3的時候就要再次續水,龍井茶一般可以續水2~3次,這叫在再一再二不過三,續水三次以后,如果還想再品飲,那么,就需要重新沖泡了,否則那杯龍井茶就會變得像白開水一般了。
龍井茶的品賞
品嘗龍井茶無疑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正如魯迅所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不過要享這種清福,首先就得有功夫,其次是練習出來的特別的感覺。”因此要品嘗好龍井茶,還得忙里偷閑學一下品茶的本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體會到龍井茶的真味,如果你能在優雅結果的環境中捧一杯龍井茶在手,聞香觀色察姿看形,啜其精華,此時此景雖“口不能言”卻“快活自省”,各種滋味,無法言傳只可意會,這是賦予品茶人的一種藝術享受,而這種享受的過程則形成了一種品茶藝術的實踐。
現將有關品賞龍井茶的內容,簡述如下:
[if !supportLists]一、????????[endif]觀形。西湖龍井茶外形扁平挺直,色澤嫩綠,幽香陣陣。一經沖泡,先應觀形。透過清澈明亮的茶湯,觀賞龍井茶在杯中的沉浮舒展和各不相同的茶芽美姿,進而查看龍井茶汁的浸出,滲透和湯色的顯現變化的不斷變換。如此,對龍井茶的品飲,已經從物質升華到精神了,樂也在其中了。另外在觀賞龍井茶形狀舒展和展現的同時,再查看龍井茶色澤的明與暗,葉底的老與嫩,身骨的輕與重,外形的細與粗,由這些構成的龍井茶形狀的亮麗風景線,并從中獲得美感,引發聯想,平添品茶的情趣。
[if !supportLists]二、????????[endif]察色。對西湖龍井茶察色可以從茶色、湯色和底色三個方向去仔細察看。1、茶色:各種西湖龍井茶雖屬同一茶品,采用相同的制作工藝,也會因茶樹的品種,生態環境,采摘季節的不同而在色澤上有一定的差異。如同樣是細嫩高檔龍井茶,它的色澤就有嫩綠、翠綠、綠潤和黃綠之分。西湖龍井茶的色澤不但能“干”看,還可在沖泡后進行“濕”看,龍井茶一經沖泡后,隨著茶中可溶于水的內含物質的不斷進出,茶湯色會由原來的綠翠慢慢的變成一種新的色彩,如果將干茶的色澤與沖泡的茶色聯系起來看,并悉心觀察它的變化過程,就是熟讀一篇龍井茶的色彩學而給人愉悅的感受。倘能在觀察龍井茶湯色色澤的同時,將色澤的明與暗、艷與淡、亮與灰聯系起來,茶湯色澤就會變成五彩繽紛,妙不可言,聯想翩翩。
2
、湯色:西湖龍井茶的湯色,主要是由龍井茶的內涵物質溶于水后呈現出的色彩造成的,但不同批次的龍井茶其內含物質的含量比例各不相同的。因此呢,不但同一品級的龍井茶由于產地不同,是不是還有別,茶湯色彩會有明顯區別,而且同一產品中的不同級別的龍井茶更是會有一樣的,不一樣的色澤差異,一般說來,凡屬上乘的龍井茶,盡管由于茶樹品種不一,茶的級別各異,色澤會有所不同,但湯色明亮有光澤,色澤以淺綠、黃綠、嫩綠為主卻是一致的。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茶湯中一些溶解于水的內含物質與空氣接觸后,會慢慢發生色變,所以觀賞龍井茶湯色澤須在沖泡后及時進行,不斷觀察,細看期間的變化。其次,茶湯的明暗,清濁,深淺,當然也屬觀察之類,如此細加品賞。都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3、底色就是欣賞龍井茶經沖泡去湯后留下的葉底色澤。欣賞時,除看龍井茶葉底顯現的色彩外,還可觀察葉底的老嫩、光糙、勻凈等。有的茶人,還能用手指锨葉底用觸覺來感知軟硬厚薄以及有無彈性等,借以判斷茶的品質。大致說來,凡龍井茶經沖泡后葉底嫩綠勻凈,手锨富有彈性的,是高檔龍井茶的標志。
4、賞姿。西湖龍井茶,一經開水沖泡浸潤后,芽葉就會慢慢的舒展開來并在盛器中展示出了固有的姿態形態。這種茶影水,水映茶的情景,在茶湯色彩的襯托下會顯得更加動人,給人一種愉悅感,所以,賞姿是觀評龍井茶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高雅,清雅,風尚的一種體現,是人們精神生活的一種追求。西湖龍井茶在沖泡過程中,經吸水浸潤而舒展后,或死、似春筍,或為麥粒或如雀舌,或若蘭花或像墨菊……使龍井茶的外形變得更加美麗動人,引人入勝。與此同時,龍井茶在吸水浸潤過程中還會因承受重力的作用而產生一種動感,龍井茶舒展時或如春蘭破綻,朵朵開放,如此美景映掩在杯水之中真有“茶不醉人人自醉“之感。
5、聞香。西湖龍井茶不但干嗅時,能聞到特有的茶香,沁人肺腑,而且經開水沖泡后,又會隨著茶湯蒸發出的微霧,或發傾向或花香或果香,使人心曠神怡,更有甚者將龍井茶沖泡后立即傾出茶湯,如果連杯帶葉送入鼻端,用深呼吸的方式,去識別龍井茶香的高低,純濁及雅俗,這種聞香的感受,常人很難言傳,只能用意去領悟了。目前,聞龍井茶香的方式,多采用濕聞。即將沖泡后的龍井茶,經2~3分鐘后,將杯送入鼻端,聞龍井茶湯面發出的茶香。另外,隨著另外隨著茶湯溫度的變化,茶香亦有變化,因此還有熱聞、溫聞和冷聞之分。同一種龍井茶的不同方式又會有不同的感受,可謂聞香之技,奧妙無窮。個中樂處,難以言表,只能靠自己慢慢體會。一般說來,高檔龍井茶通常有清香鮮爽感,有果香,花香者更佳兒。在聞龍井茶香氣的時候,最好坐到熱聞和冷聞相結合,但側重面各有不同。熱聞的重點是香氣正常與否,香氣的類型如何以及香氣的高低;冷聞我們則可以比較正確的判斷香氣的持久度,而溫聞重在鑒別茶葉的雅與俗,即優與次。至于傾湯聞葉底,以掌握葉底溫度,在50℃~60℃,其準確性最好。此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聞龍井茶香時:要避免周圍環境的干擾,比如說抽煙、擦胭脂、灑香水、用香皂洗手,吃蔥蒜、空氣中的異味,都會影響聞香的效果,須盡量避免。
6、嘗味。通常是指龍井茶湯的滋味,它是靠人的味覺感受來實現的。龍井茶是一種風味飲料,不同級別的龍井茶,固然有不同的風味,就是同一級別的龍井茶也會因產地、季節、品種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風味。一些品茶功夫較深的茶人,還能品嘗出同一茶樹品種,同一季節采摘、同一種加工方法制作的龍井茶,區別出它是陰山(坡)茶或陽山茶,高山茶與平地茶,沙土茶與黃泥茶。其實,龍井茶中的不同風味,是由茶葉中程味物質的數量和比例決定的,可以認為龍井茶湯的滋味,是茶葉的甜、苦、澀、酸、辣、鮮等多種呈味物質綜合反應的結果。如果它們的數量和比例適合,就會變得鮮醇可口,回味無窮。雖然,茶是一種嗜好品,各有所愛,但品評龍井茶湯的滋味仍然有一個相對一致的標準。一般認為,龍井茶茶湯滋味鮮醇爽口,是品質上乘的重要標志。龍井茶湯的嘗味,通常是在沖泡后2~3分鐘立刻進行。嘗茶湯時,湯溫以掌握在50℃為宜。若溫度太高,味覺會受到強烈刺激而變得麻木,又會降低味覺的靈敏度,為了正確評味,在品嘗前最好不要吃具有強烈刺激的食物,如蔥蒜、辣椒,糖果煙酒,以保持味覺不受外界干擾,能真正嘗到龍井茶的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