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思考快與慢》 作者認為,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作決定的方式。常用的無意識的“系統1”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做出判斷,它見聞廣博,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做出反應。但系統1也很容易上當,它固守“眼見即為事實”的原則,任由損失厭惡和樂觀偏見之類的錯覺引導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有意識的“系統2”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并做出決定,它比較慢,不容易出錯,但它很懶惰,經常走捷徑,直接采納系統1的直覺型判斷結果。
?57《孔子:即凡而圣》 作者認為,從心理主義和主體主義的角度來解讀《論語》,是出于西方知識背景的誤解,而孔子思想的主旨在于禮儀行為的強調。禮儀是人類經驗歷史積淀所形成的人性的表現,禮儀的踐行可以使人性在社群的整體脈絡中趨于完善。 而人們純熟地實踐人類社會各種角色所要求的禮儀行為,最終便可以從容中道,使人生煥發出神奇的魅力。圣人境界就是人性在不離凡俗世界的禮儀實踐中所透射出的神圣光輝。
?58《拖延心理學》 本書的兩位作者對拖延作了一次仔細、詳盡、有時也頗為幽默的探索。通過鑒別和檢查那些我們將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對失敗、成功、控制、疏遠和依附的恐懼,加上我們的時間概念問題和大腦的神經學因素——為我們學會怎樣理解拖延的沖動以及怎樣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動做了一件非常扎實的基礎工作。
?59《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 在系統而全面地闡述發展心理學各種理論和研究方法基礎上,以人的發展的生物基礎和環境基礎為依托,以真人真事為例,把生理學、身體發育與心理發展知識和理論融為一體,對個體的生命早期、嬰兒期和學步期、幼兒期、小學期、青少年期的各領域的發展一一進行闡述。
60《社會與經濟》 韋伯在書中全面而系統地表述了他的社會學觀點和對現代文明本質的見解。首先對社會學的定義、對象、方法以及一些基本范疇和概念作了詳細闡釋,統稱為社會學的基礎。然后分別又互有交叉地闡發了他經濟社會學法律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和宗教社會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