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學習李連杰在喜馬拉雅上開設的太極云手課程,前天的文章介紹了其中有關禪定的一部分內容,今天再來做一個整體闡述。
為了偷懶,我會直接丟出做的筆記,在此之前,我先講三點感受。
感受1:這是一個很不錯的知識產品。產品,這個詞不是我說的,李連杰在課程中自己就說太極禪是他精心打造的一個產品,從這點就看出李連杰不簡單,與以往我腦海中刻板的“打星”人設完全不同。
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歡迎來到太極禪云手的世界”,說得最多的兩個字是“健康、快樂”。從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李連杰打造這一產品的定位:
- 內容上,有太極云手,有禪,會有一個豐富的體系。
- 形式上,除了具體動作,肯定會強調文化輸出,太極文化、禪文化都有豐富內涵。
- 價值上,肯定不止是教授動作,不會強調什么武功秘籍,適應現代人的口味,宣揚的價值是健康與快樂,課程的體驗會很好,同時與一般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運動區分開來。
感受2:用心。表現在三個方面:
- 技術上用心。請來了太極拳世界冠軍,這可比李連杰本人厲害多了。
- 制作上用心,視頻制作精良,學習體驗不錯,不論是畫面、聲音、配樂都給人一種享受。
- 注重心靈修行,課程在每一個招式結束之后都安排了五覺專注力訓練,也就是生活禪,的確是在營造李連杰所說的“敬、靜、境”。
不過,本身喜馬拉雅目前課程品控進一步提高,再聯想到李連杰大明星的身份,這些小視頻可比電影簡單多了,也就理所當然了。
感受3:動作雖簡單,但對現代人很實用。太極可謂博大精深,不但門派眾多,就是一個套路也是招式復雜,然而太極云手卻不一樣,只有十三勢,卻抓住了千變萬化太極的基礎,真可謂大道至簡。
現代人學了有什么用呢?不說動作與攻防,僅僅是太極的基本動作要求就很有價值,太極要求任何動作都要做到“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落胯”,這簡直就是為糾正現代人不良體態而量身打造的,對于各類脊柱病變、軟組織勞損都有康復作用。
接下來是我做的簡要筆記,希望幫你簡單了解太極云手十三勢。
李連杰站臺,具體動作傳授請的別人。王占海,世界太極拳冠軍,陳式太極拳十二代傳人,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中青年代表
太極云手兩個基本動作要求:
- 1、虛領頂勁:下巴內縮,頭頂百會上頂,感覺像是一根繩子在向上拉扯,不論任何時候都保持這個動作,頭頂像是端著一碗水。
- 2、含胸拔背:深呼吸之后自然放松,不是像站軍姿那樣挺胸收腹,而是兩肩微收,胸口略含,背部外撐上拔。
太極云手共十三勢,即五門八法,分為三段。
- 第一段四勢,四正手,掤,捋,擠,按。
- 第二段4勢,四隅,采,挒,肘,靠。
- 第三段,五勢,進,退,顧,盼,定。
01 掤
練拳容易練勁難,掤,有膨脹之意,想象一個氣囊向外膨脹的意象。
想象力和感受:每一個動作都有它的靈魂,要去感受。雙手之間是有力量的,而不是空的,就像抱著一個氣球,兩手外推的時候,兩個手臂之間就像有一個氣球一直在向外膨脹。
太極智慧——“掤”:心靈的力量就是這樣一種由內而外、連綿不斷充滿全身的勁力。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只有內心充滿力量,才能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積極的作用于身邊的人和事。
掤,不是向前的勁力,而是八面支撐,具體動作:
起勢,屈膝,開步,雙手上抬,屈膝下按,轉身抱球,虛步點地,提膝開步,欲前先后,弓步前掤,雙手前伸,屈膝下按,收勢。
生活禪:太極講究身心平衡,動靜結合,肢體動作練習之后,進入五覺感知練習。專注當下,仔細看花,保持對周遭環境不帶評價的覺察。
02 捋
捋,是一種在順應對方力量的基礎上略加己力,從而輕松化解外在來力的一種用勁方式。
想象力與感受:捋勁不是對抗,是一種化解的勁力。弓步搭手這個動作,要想象你的雙手搭在對方的手腕關節處,后坐下捋之時想象自己順著沖來的力后坐下捋化解。
太極智慧——“捋”: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往往也是這樣,硬碰硬可能兩敗俱傷,順勢而為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活禪:視覺專注力練習
觀察一炷香,香的形狀、長度、顏色,煙的形狀、顏色、變化。有意識的接受香的本來面貌,不加任何評判,只要專注的觀看它當下的存在狀態。如果留意到自己產生了分心的念頭,無需任何的分析判斷,您只要即刻掉頭回來,將心智再次專注在香上和煙上即可。
看著香靜靜地燃燒,香灰越來越長,積到一定程度變彎卷曲,這仿佛就是整個世界。您放松的身體與專注的心智與香同在,慢慢的您會覺察到對這種專注狀態的留念,因為可以清晰的覺察到注意力的方向,注意力的保持及轉移的全過程,只有當心智待在當下時,身心才在一起,當下的存在才實現高效能高質量,才有可能避免心智不知不覺的自動導航,沉浸在過去或未來,消耗性的窮思竭慮。
03擠
擠,就是盡量貼近對手中線,破壞對手重心,保持自己穩定的一種勁力。
想象和感受:左手臂外旋做出格擋動作,兩手逆時針旋轉,最后弓步前擠的時候就像在擁擠的地鐵中從兩個人中間擠過去一樣。
太極智慧——“擠”:任何人的交往中都存在一組對立關系,你的心,我的心,在變動的生活中保持自己內心的安定,把握生活的平衡點。
太極小貼士:初學者拳架不可過低。
生活禪:聽覺專注力練習,閉上雙眼,舌頂上顎,自然微笑,專注聆聽,不判斷。
聆聽大海的聲音,如果你腦海中出現了其他想法,從而使注意力轉移,比如腦海里出現了沙灘、陽光、或者看海度假等,不要緊,只要隨時回到原來的注意力上就可以。僅僅去覺知大海的聲音廣闊與變化。當心智游離的頻率越來越低,念頭越來越少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瞌睡,時間越長越容易瞌睡,請保持心智清醒存在,關注在傾聽的聲音上。一旦有類似的情況出現也不用著急,只要你接受當下。
04 按
按,想象前面有一扇大門,兩手一起推開它。
想象力和感受:向前按的目的是讓對手失去平衡,所以按的時候我們先下沉,再由下向前上方按出,這樣更容易讓對方失去平衡。
太極智慧——“按”:古人說,以一而成,以二三而敗,如何才能爆發最大的能量,就是集中。在我們生活中,做成大事,往往需要心理、精力的高度集中,只有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一塊,才能爆發出最強大的能量。
在按的練習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力達掌跟。
太極小貼士:怎樣練拳不傷膝蓋?一要膝蓋與腳尖方向保持一致,二要拳架不能過低。
太極小貼士:初學者要自然呼吸,關注肢體動作,還處在去僵求柔的階段。
生活禪:視覺與聽覺同在的專注練習,觀察小鳥,聆聽鳥兒的歌聲。適自在安坐,保持一種平和安寧的心態。觀看小鳥的羽毛、翅膀、眼睛、爪子、身姿、飛來飛去,聆聽小鳥的鳴叫。
四正手:掤前,捋后,擠右,按左。
05 採
第二段動作原則:增加沉肩墜肘
採,迅速下拉旋扭,用爆發力讓對方失去平衡。
想象和感受:雙手弓步搭手的時候,想象拿著對方的手腕和肘關節,轉腰下採,一首旋擰,一手下壓,利用杠桿原理來控制對方的手臂,使其反關節受制。
生活禪:五覺專注練習——觸覺
今天用到的工具是沙盤,伸出雙手,感知沙的溫度,或松軟,或硬實,深吸一口氣,將手掌努力向下按壓,去感知手心的感覺,與沙的連接,不論多少外來的想法念頭,都不要評判、自責,讓念頭來,讓念頭去。抓一把沙,留意沙從指縫自由落下,感知到沙的重量,慢慢變化。
通過不斷練習,你會發現,心智越來越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更容易享受當下,雜念越來越少,情緒變得更穩定平和。
06 挒
太極尊敬和獨創三種境界:敬、靜、境。
挒,作為橫向之勁力,常在摔法中被廣泛運用。
想象力和感受:提膝開步,松胯轉腰,蓄勢待發,回身外挒,想象左手拿著對方的手腕,右手向斜前方推對方的大臂。
太極智慧——“挒”:天地有方圓,做人有分寸,生活中優雅從容的人,他們說話和做事都很有分寸,分寸感是在為人處世中給自己和別人都留有余地,恰到好處,一個有分寸感的人,做事有準,進退有度,為人有責。
什么是太極中的“松”?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使用超出需要的力氣來做事,這超出的力氣即為拙力,應在練拳的過程中逐步卸去這種拙力。在身體放松的同時,心理也要放松,要心靜。松,也是為了身體重心的下沉,這樣才能像一棵松樹,體會到腳下有根,時刻保持重心的平衡與穩定。
生活禪:觸覺專注練習
赤腳走路,輕輕邁出腳步,去感知地板的溫度,感知腳步與地板的摩擦,請忽略地板的光滑或者粗糙,僅是讓心智專注在腳底接觸在地板上的感知上。
靜心則專,靜思則通
07 肘
肘,身體處處都是手
想象力與感受:雙手劃圓,想象雙手做出格擋的動作,左手想象抱住對方,弓步頂肘,想象左手和右肘就像兩塊磁鐵一樣僅僅相貼。
太極智慧——“肘”:在我們生活中每件事都有關鍵節點,當我們控制關鍵節點的時候,就能握住事物的內核,事半功倍的解決問題。
生活禪:嗅覺訓練——聞花香,吸氣的時候,覺察花香漸入,呼氣的時候覺察花香漸離
08 靠
靠,遠拳近肘貼身靠
想象力與感受:彈抖肩靠,想象用肩部發力撞門,力點在左肩后側。
太極智慧——“靠”:我們的生活常常被一些細枝末節所干擾,而真正要找到生活的本心,需要尋找底層規律,尋找事物之間真正的道理和聯系,不然就會迷失在紛繁復雜的細節中,看不到根本的要訣了。
靠勁,人體根節的力量大于中節,中節的力量又大于梢節。
太極小貼士:打太極一般穿帆布鞋與皮鞋,鞋底接觸面積大且平底,運動中更利于穩定支撐與平衡,鞋底一般為牛筋底。
生活禪:嗅覺專注與觸覺專注一起練習,用到的道具是手串。
四隅:採是左斜前方,挒是左斜后方,肘是右斜前方,靠是右斜后方。
09 進
太極講究的是手、眼、身法、步。
第三段:進退是步法、顧盼是眼法、中定是身法。
增加動作原則:松腰落胯
俗話說,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傅
想象力與感受:左手格擋后下按,右手前推重物。
太極智慧——“進”:易經中說,一般人知進卻不知退,喜歡得到卻看不到失去,高手才能明了進退存亡之道,但同時進退存亡之中不忘初心,何時進何時退,關鍵在于時機。
太極講進如貓形。“太極云手墊”,是結合后天八卦、五行方位,輔助學習的道具。
10 退
退,雙手相合,撤,步,前按。
想象力和感受:后坐前按,轉腰的時候,同時感受兩手間好像有一股對啦的力。
太極智慧——“退”:在進退之中,我們要時刻保持內心的中正,才能以退為進,穩中求勝,退,并不意味著退敗,其實往往退一步海闊天空,在不斷的練習中深刻的體會到什么叫敵進我退,敵退我追。
生活禪:味覺專注力訓練,這是最后一個五覺練習,與之前一樣,強調練習時覺察味道,而不做出判斷。準備一杯白水,忽略過去經驗中對白水的認知,專注當下的感知,抿一口水,讓舌頭細細的感知覺察,分三口慢慢咽下去。
11 顧盼
顧盼,即左顧右盼,左右格擋,眼隨手走。
太極智慧——“神”:眼神是人心靈的窗戶,意志的表現,身體能量的體現,當人的精氣神都達到飽滿的狀態,眼神就會顧盼生風。太極拳的練習就是不斷的調整人體內的陰陽平衡,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精氣神就會達到飽滿的狀態,自然雙目炯炯有神。
生活禪:五覺專注練習,今天繼續練習味覺,這次用到的是草莓。
12 定
定,身形和重心的中正,也是最核心的概念。
想象力和感受:雙手劃圓,虛步撩掌,左手向上撩對手腹部,勾拳向上擊打對手下巴,震腳雜拳,泰然不動。
太極智慧——“中定”:中定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寶貴的智慧,不偏不倚、不過不及,是處理事情的態度,不走向極端,秉持中道,是我們民族可貴的品質,也是我們文化傳承千年的重要原因。
太極小貼士:太極學習分為三個階段,招熟、懂勁、神明。招熟是動作標準熟練,懂勁是在對練的基礎上,做到去感知對手力量的變化和自身力量的掌控,呼吸、意念、力量完美協調配合。神明,星神兼備,形歸無跡,渾然天成。
生活禪:五覺組合在一起的綜合專注力練習,今天用到的道具是茶葉與茶具。身心放松,寧心靜氣。
結束語
我的介紹,只能讓你了解一點點太極云手的知識,一切都要練習,在練習中領悟與覺察,在練習中收獲健康與快樂,祝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