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知道6月會很難過,但著實沒想到這個6月會TM這么的長!
6月底項目驗收,7月初產品發布,產品設計、項目管理、跨部門溝通、資源協調、撕逼吵架這些事都是每天的必修課,對了還要準備產品發布材料
不才,一個產品使用說明書我都寫了快兩周了
整個6月,很少有在工位超過半小時的,開發、測試、算法、硬件、嵌入式、運維...我覺得我就是一個超人,也會有崩潰的一天!
老師說,處理問題的邏輯是:遇到問題-分析問題-定位問題-解決問題。沒毛病,我扛過來了。
將我目前手頭的工作歸類,包括:
1、本職工作:下版本產品規劃、產品設計、需求溝通、確定方案、跟進迭代、產品驗收,占比30%
2、項目管理:組織會議、WBS、制定計劃、監督執行、風險識別及調控、資源協調、后勤保障(點餐、報銷、團隊激勵等),占比30%
3、跨部門溝通:對接算法&硬件、需求溝通、業務梳理、協助解決問題,占比30%
4、產品發布:發布材料(PPT、說明書)、項目驗收、演示環境升級,占比10%
可以看出,原本應該是重中之重的4,占比只有10%。俗話說,干活的不如會講PPT的,可是我實在沒有時間。6月我的平均工時已經超過10h,這還是在沒有摸魚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就是持續溝通、解決完一個解決下一個問題。
同樣,接下來分析下問題:
1、跨部門溝通占據了我太多的精力,本職工作嚴重受到影響。
2、跨部門問題的本質在于硬件部門沒有定義清楚工作邊界和算法部門存在踢皮球現象。
3、產品設計和項目管理本身就會存在精力沖突,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匹配的資源遲遲不到位
4、技術中心領導不能客觀看待、解決問題,在出現資源沖突和項目優先級事情上一碗水沒有端平
我是這么處理的:
1、加班。項目管理三要素:范圍、時間、質量,臨近產品發布,三者都不可變,短時間加資源不現實,只有加班。每天晚上7點以后才可以整塊的時間去完成產品發布相關的工作
2、調整心態,積極應對。持續高強度工作,心態很容易崩潰,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做好情緒管理。在處理跨部門溝通問題上,做到不卑不亢,客觀地去發現、定位問題,明確責任人、質量要求與deadline。
3、做好向上管理。資源沖突?領導去定? 踢皮球?找你領導,還解決不了?找我領導繼續往上捅? 領導強插隊?拉上團隊開發負責人,我們手頭有123三個項目,你看著砍
4、做團隊的最強后盾。周期短、任務重,團隊氣氛緊張,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就會點燃情緒。和各個口負責人保持溝通,加班時積極給大家點餐,自費給大家買些西瓜,做好報銷這些后勤工作。另外,盡管我不懂技術,每次加班我都會陪著大家最后走,用團隊的話說,我在這他們心安。當時聽到這句話有點眼酸酸的。
最后,我想簡單談下目前這個階段我對項目管理的一點理解:
從項目啟動、規劃、執行、監控到收尾,這一套流程已應用很熟練。目前我更多地是在遇到問題時抽象看待問題,按照套路去解決它,爭取從每個項目、每次沖突中都能沉淀下一點套路。
我相信,所謂項目管理,不過就是用有限的資源在固定期限內解決問題,這個事情是有套路的。在項目管理當中,我們不能定位于處理具體某件事情,而應是從這些事情中找到共性邏輯,去總結處理問題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點。
比如,有一個扯皮的事情找到了你,這時候我會:
1、認真聽。先從對方那里了解清楚事情的全貌,哪怕是錯的
2、去驗證。一定要復現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去梳理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這個問題
3、找相關人。一個業務不會孤立存在,找一找其他口的人側面了解下,幫忙分析下
4、定位問題。到這一步基本已清楚問題范圍,那就看看問題歸屬,不是自己的就客觀的解釋清楚并給出掌握的有幫助的信息(這時候要不卑不亢,對方強勢的時候要更強勢,不要慫),是自己的問題那就找相關人員去解決
5、信息同步。把事情的原因、處理方案同步給相關人,尤其是提出人和領導,以免對方甩鍋
大概就是這么些吧,累了,就這樣。
蝸牛丨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