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辦公室沒坐多久,就到了放學時間。去教室,小斐走過來,稍稍猶豫一下,輕輕跟我說:“老師,小康給幾個同學發‘工資’,讓他們打我和小維?!庇袃扇齻€同學就在旁邊證實確有其事。
叫了小康過來,問是不是有這事,他承認了。再讓他把曾領過“工資”的那幾個學生指出來,在教室等著。
先送了其他學生放學,回到教室,看看足有五六個,挨著問。最少的今天領了一次,最多的已經領過四次,每周一次,每次五角錢。領錢的時候領得很痛快,“交待”問題的時候也很踴躍:
“老師,他發錢讓我們打小維和小斐。”
“他說他是老大,我們是小弟?!?/p>
“我不想要,他非得給。”
……? ……
一邊聽,一邊看著小康。瘦瘦小小的一個男孩子,上課很少出聲,作業稍微有些拖拉,在老師面前總有些局促不安。就像現在,低著頭,嘴唇翕動著卻沒有聲音,身子時不時扭動一下。想象不出他自認“老大”時是什么樣子。
小維和小斐,一位是前任班長,現任學習委員,一位是前任學習委員,現任班長。記得上學期曾經處理過類似事件,那次是針對小維的,似乎沒有上次的成員。但同樣的事再次發生而且性質更加惡劣,只能說上次處理力度不夠。
問他:“為什么要找同學一起打小斐?”
“她打我?!?/p>
“她什么時候打你了?”在我的印象中,小斐是個很文靜的小淑女。
“我和她鬧著玩,打了她幾下。她就打我。”聽了真有些無語。
“那你覺得,你和她‘鬧著玩’的時候她就該老老實實讓你打才對嗎?”他想想,搖頭。
再問:“那你為什么要因為她還手了,再找人去打她呢?自己打還不夠,還要出錢讓別人打?”
他承認得很痛快:“老師,我做錯了,我以后再也不這么做了。”
“那小維又怎么惹你了?”
他說:“那是她當班長的時候?!?/p>
“她當班長管你,你不愿意了,對嗎?”他點頭。
“那她管得對不對?”他再點頭。
“既然她管得對,你為什么還要報復她?”
他再次承認錯誤“老師,我做錯了,我以后不這么做了?!?/p>
他承認得很痛快,但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知道自己錯在哪。這種行為造成的身體上的傷害并不重,但精神上呢?是不是每個認真負責的班干部都要受到這樣的對待?把自己和班干部對立起來的學生,又是怎樣定位自己的角色呢?再進一步想,作為老師,對學生批評甚至懲罰都會有,是不是也要防備著哪一天,這樣的學生有“能力”了,也要回來報復老師?
當然,孩子肯定不會有這么清晰的想法,那幾個“領工資”的孩子也未必是真去做,大概還是覺得好玩。但想到新聞中經常出現的“校園暴力”,多數也是因“好玩”或者看上去很威風而發生的吧。這樣的苗頭不糾正,我們的孩子會變成什么樣?我們的學校會成為什么樣?哪位家長愿意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呢?
告訴“領工資”的孩子,回去主動向家長坦白,寫清前因后果,家長簽字。這樣做,是希望家長們能夠重視起來,能通過這件事,教育孩子明白是非曲直。“發工資”的小康,也不知他怎么“隨便想想”就想出了這樣的主意,黑幫片看多了?想來要和他家長面談了。
也是件很讓人頭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