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老實人生氣的時候,你連跪下求饒的時間都沒有。
最近這段時間,先是有貨拉拉司機和女乘客爭執,導致女孩跳車身亡,前幾天又有網約車司機攤上事了,而這一次更加讓人揪心。
事情的起因是某天晚上張某和女朋友從朋友家打完牌出來,打算叫一輛網約車回家,由于他在平臺留的是父親的電話,怕打擾老人家休息,特意發了短信提醒司機不要打電話聯系。
可是司機高某不知道是沒看見還是其他原因,忽略了這條短信,到了上車地點后依然打了電話。
結果,張某上車后責怪司機打電話吵醒他家人,但司機不覺得自己有錯,雙方因此吵了起來。
司機覺得非常生氣,他明確表示不想做張某生意,并要求他們下車。
這時張某也是負氣下車,可能越想越覺得不服,便將手中的綠茶瓶子狠狠砸向高某的車,在寂靜的深夜里發出“咚”的一聲。
而原本準備離開的司機,被這么一砸后,徹底情緒失控,開著車狠狠撞向張某和他女友。
據張某女友事后交代,司機當時不止三次倒車撞人,而男朋友在眼前被活活撞死的畫面,也成為她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噩夢。
事情發生之后,網友為此吵得沸沸揚揚。
有人認為司機戾氣太重,即便生氣也不應該用人命來發泄,但也有人認為乘客不作死就不會死。
但是悲劇已經發生,討論誰對誰錯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一點小小的爭吵,造成一條生命的逝去,和兩個家庭的破碎,除了悲哀,無可挽回。
其實了解完整件事情后,好像除了憤怒和惋惜,更多是深深的無奈,這個案子和貨拉拉女生跳車身亡的案子一樣,都是本不該發生的悲劇。
據了解,司機高某有19年的駕齡,一直信譽良好,從來沒有犯罪記錄和安全類相關投訴,接到張某的訂單時,他已經工作到凌晨兩點了。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舒服,為生活奔波勞碌,勤勤懇懇,是因為有家庭的重擔壓在肩膀上。
或許他在這之前還遇上許多小事,累積了不少情緒,又或許他今天已經很累,想趕緊工作完回家休息。
說白了,就是他的情緒已經到達崩潰邊緣,如果沒有得到時間緩解,就要徹底爆發。
可他偏偏遇上了“麻煩”的乘客,因為一點小事情爭吵起來,讓這段短短引線迅速燃燒殆盡。
而乘客張某,在深夜打完牌也是一身疲憊,偏偏遇上一個“粗心”的司機,讓他心里的不爽進一步擴大。
就這樣,兩個情緒近乎失控的人碰在一起,猶如火星撞地球。
司機以為不做這筆生意就可以結束這段爭吵,因此張某突如其來的摔瓶子,明顯讓他已經壓下去的火氣一瞬間沖上大腦。
無可否認,司機是造成這一切悲劇的“罪人”。
可即便如此,你能說他就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嗎?
你能說因為需求被無視而發脾氣的乘客罪該萬死嗎?
都不是,他們只是不會控制情緒的普通人而已。
其實在社會上每天都有很多負能量信息傳遞,導致很多人身上戾氣都很重,他們只是在等待一個爆發的機會。
你根本不知道一個人在之前疊加了多少件令他憤怒的小事,而你的爭吵又剛好點燃了他。
所以我們一定要對扎在溫飽線上的勞苦大眾保持禮貌、尊重和互相包容。
別讓他的憤怒將理智燃燒殆盡,也將你吞噬毀滅。
我的朋友小A家住8樓,她跟我們說起一次驚心動魄的經歷。
那天她和男朋友吵完架,心情非常不好,點的外賣到了,打電話讓她下去拿,說自己的車鎖壞了,不方便離開。
可是小A堅持讓他送上來,還說如果不送就給差評。
結果外賣員也怒了,在電話里恐嚇她:“你等著,我現在就上來弄死你。”
那明顯不友善的語氣,讓小A害怕了,她馬上躲到鄰居家,窺視自己家的情況。
只見那外賣員把外賣狠狠往地上一扔,手里還拿著根鋼管。
也許是看見沒人開門,那外賣員沒過多久就走了,臨走前還惡狠狠地說:“你今天要是給差評了,我就天天來你家堵你。”
那時候她才明白,一時意氣撂狠話并不會讓你得到任何好處,反而可能會是一個災禍的開端。
很多時候,我們吵架無非就是想發泄一下心中的憤怒,但你永遠不知道對方此前積壓了多少情緒,一吵起來,他們分分鐘會為了一口氣和你拼命。
這種血的教訓,相信大家在新聞里看過太多太多了。
前幾年,在武漢發生了一起惡性殺人時間,面店老板姚某和顧客胡某因為一塊錢爭吵了起來,胡某一怒之下,沖進廚房拿起刀,將老板砍了14刀,當場身亡。
2015年,溫州的火鍋店里,一名女顧客因為小問題和服務員發生爭執,她撂狠話要投訴,結果被憤怒的服務員端起滾燙的開水直接淋到身上,全身42%面積燙傷,幾近毀容。
2017年,曾出演《陳翔六點半》的女演員劉潔,在醫院外和一名醉漢發生沖突,被對方掏出長刀捅傷,最終搶救無效身亡。
希臘哲學家歐里庇得斯曾解釋過這種心態:“我知道我將犯下的罪行是多么可怕,但比之更甚的是我的憤怒已經戰勝了我的理智。”
跟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古時候,有兩個人因為三八二十四還是三八二十一吵了一整天,吵不出結果便告到縣官那兒。
縣官聽完后,說:“去,把說三八二十四的拖出去打二十板。”
那個人覺得很冤枉,問:“明明是他蠢,為什么打我?”
縣官卻答道:“跟三八二十一的人都能吵一天,還說人蠢,不打你打誰?”
大家想想,跟個傻子都能吵一天,是不是該打?
其實我們也一樣,喜歡跟別人爭得面紅耳赤,不分出勝負不罷休。
但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會知道,這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會為自己畫上一條底線,知道無論再憤怒,底線之外的事情是絕對不能做的。
如果你遇上沒有底線的人,很可能因為一次情緒發現,便讓自己粉身碎骨。
憤怒可以化為手中利劍,道理卻不會變成堅硬的盔甲。
有時候,退讓并不是害怕,也不是懦弱,懂得妥協的藝術,反而更能好好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