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靜靜的冬日午后,寒風一陣一陣地刮過樹梢。窗外的茶園里遺留了大雪那天落下的一點雪,兀自干冷地躺在地溝,天空灰暗暗的,遠處山頭積雪像中年人逐漸白了的青絲,青白相間,大有韶華不再的哀愁。這一場雪,讓人空等待了鋪天蓋地的驚喜,只是像流星劃過了夜空,許愿人還不曾結住衣角,便隱沒了身影,徒留一個小小的尾巴讓人意猶未盡。
? 這樣的周末讓人安生地呆在家里,一杯紅茶足可以喚醒那些對雪的記憶。不知是雪的潔白無暇令人歡喜,還是一年一度才可以一睹芳蹤,比起雨,雪總是令人期待,令人欣喜。
? 自從它落進了唐詩宋詞,一枕在千年的筆墨里,每每翻閱,潔白如新。
? ? 在唐朝那個冬日的傍晚,北風呼嘯而過,有一座房子里,亮著昏黃的燈光,紅泥小火爐里飄逸著淡淡的松香,劉十九啊,我的友人,這么冷的天,來我家坐坐吧,有溫暖的爐火,有剛剛釀好的米酒,我們談詩論詞,期待一場雪悄然而下。白居易的“綠蟻新焙酒”穿越千年,醇香了多少與之共鳴的心靈。
? 岑參在送判官回京的那個早上,開門一看,啊,好大的雪,落在野外的樹枝上,就像一夜之間所有的梨花都開放了,詩人驚喜在這潔白的世界里,揮毫潑墨記錄下那良辰美景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始信古人都做土,只有那詩人筆下的白雪,不改素白的容顏,在每一個寒冷的冬季,帶給你如約而至的驚喜。
?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個山村貧寒的主人,為生計奔波,暮色的降臨,遠山的蒼茫,一聲聲的狗叫,風雪中一身倦意的歸人,定格成一幅寒意清冷的圖畫,在歷史里懸掛。無論時間如何的流逝,那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讓人充滿憐憫的遐想……
? 雪和梅花總是相攜而生,在寒冷的冬天里互相映襯,不知是梅暗香了雪的清純,還是雪成全了梅的疏影。惹得詩人擱筆掻首“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見過最美的梅雪圖是《紅樓夢》里“寶琴立雪”,在那粉妝玉砌的世界里,身著鳧靨裘,身后的丫鬟抱著一瓶紅梅,美的不可方物;再有《甄嬛傳》里,甄嬛身披銀色繡花斗篷,在雪地梅林中等候四郎的情景,那是一幅驚艷了時光的美人圖。
? ? ? 雪之境亦是畫家最愛的素材,著名詩人王維不僅寫下“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的佳句,還畫下寒樹孤舟的《雪溪圖》,天地一片蒼茫,四野空寂的寒意之美……
? ? 雪落無聲在我的童年里。
? ? ? 一夜北風緊。母親說,下雪了。推開暖暖的被窩,厚厚的白雪覆蓋山川河流,仿佛童話里的世界。大地一片靜悄悄,連麻雀也不見了蹤影,我們歡欣地跳到門外,和妹妹們玩起了雪,趴在地上印個雪人,抓起晶瑩的雪塞進嘴里。冰涼的直透肺腑,不明白這么潔白的雪為什么不帶一些甜味。母親拿來大盆,叫我們把干凈的雪裝在大盆里,等它化了用來腌制鴨蛋,用雪水腌制的鴨蛋能留很長的時間都不會壞。裝好了雪,母親的飯也燒好了,小泥爐煨著辣辣的腌菜葉,飯菜的飄香合著清冷的空氣,那是我記憶最深的雪天的味道。
? 上學的路上,母親準備好的碳火爐,火爐里蓋上瓦片,以防風吹了火星燙著了我們。大人從來也不送我們。四方形的火爐有個拎手,一路走,聽著腳下咯吱咯吱的聲音,感受著腳在雪地里深陷的快樂,一邊用火爐印上方方正正的火爐印,及至到了學校,因了天氣原因遲到也不會罰站,那時候太陽也已經升得老高了,老師讓我們坐在寬寬的走廊上讀書,看著房檐上結著長長的冰棱,開始在陽光的溫暖下一點點地融化。調皮的男生乘老師不注意,拿起小棍子敲下長冰棱放在嘴巴里,間或開玩笑塞進旁邊同學的頸項里,惹得一陣子混亂。老師輕喝著我們,讀書聲又朗朗響起。雪一點一點地融化,在我那讀書的早晨。
? ? ? 一年又一年,我不知疲倦地期待著下雪。雪天,有記憶里最美的風景。
? ? 一本書,一杯茶,一個冬日的周末,一篇關于雪的文字。愛雪的心里,一定看見和自己心靈相關的東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