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兒童和兒童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引導廣大家長強化家庭教育主體責任意識,不斷促進廣大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022年1月24日下午聊城開發區婦聯“把愛帶回家——送法到家 讓孩子健康成長”2022寒假兒童關愛家長課堂在李太屯社區順利開展。
本次家長課堂,聊城開發區婦聯邀請到聊城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特邀情商教育專家,聊城市婦聯、聊城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特聘聊城市家庭教育指導員——邴舜鑫老師,為大家開展主題為“積極踐行家庭教育促進法,做孩子最喜愛的高情商父母”的專業分享。
邴舜鑫老師從積極踐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做高情商父母的視角入手,引領家長依法帶娃,倡導大家常保持“有發現美的眼睛、有贊美美的嘴巴以及有傳遞美的精神”。
2022寒假兒童關愛家長課堂順利開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一方面對父母的教育行為進行規范和指引,幫助父母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知道什么行為才是正確的;另一方面保障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為父母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來源:期刊《婚姻家庭》)
正值寒假,有的父母們還在外務工,本次家長課堂特別召集了參與隔代養育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前來學習,從而進行科學帶娃,用高情商智慧培養孩子贏在未來的能力!
家庭教育立法的目的是要幫助父母,充分尊重父母進行家庭教育的自主性和自由度,當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的時候,國家、社會和學校等都要來為其提供支持和服務。(來源:期刊《婚姻家庭》)
想要實現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需要國家、社會尤其是學校和家庭協同合作,才能夠更好的保證家庭教育的實施效果。這部法律的核心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想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多方協同,發揮好各自的作用。(來源:期刊《婚姻家庭》)
父母在家庭教育當中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家庭教育是一種基于血緣關系產生的教育,父母的作用獨一無二,就連祖輩這種直系親屬都不能夠代替,父母必須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來源:期刊《婚姻家庭》)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體有兩層含義:一方面,父母不能拒絕或怠于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即如果沒有正當理由,父母必須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另一方面,離異家庭和委托他人照顧孩子的情形,父母不能夠推卸家庭教育的責任。(來源:期刊《婚姻家庭》)
違法的家庭暴力要不得,正當的教育懲戒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一方面,我們要明確懲戒是一種教育行為,而不是懲罰行為。懲戒的目的不是為了懲戒而懲戒,不是為了發泄父母的個人情緒,也不是為了讓孩子承受痛苦,而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比如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過錯并改正。另一方面,懲戒一定要跟其他教育方法配合使用。(來源:期刊《婚姻家庭》)
聊城開發區婦聯主席呂楠發言表示——
對于未成年人來說,他們的身心處于比較脆弱的發展階段,父母一定要更多地對孩子進行關愛和引導,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下一步,聊城開發區婦聯將圍繞家庭教育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走進社區,讓每一位父母成為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踐行者和傳遞者。
邴舜鑫老師為現場家長就面臨的育兒困擾進行答疑解惑!
家長們紛紛表示,通過參加此次講座活動,收獲滿滿,在熟悉家庭教育促進法過程當中,堅定不移地擁護家庭教育促進法,履行主體責任,做高情商父母。
“把愛帶回家——送法到家 讓孩子健康成長”2022寒假兒童關愛服務活動圓滿結束,在此,聊城開發區婦聯也呼吁社會各界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