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鎮(zhèn)上上的初中,初三的化學老師是陳老師,高高的,微胖,人很和藹。聽說是學校教師里的老本科生,聽說他高考英語不好,就做了選擇題。可能其他科目很好。
最特別的是,每次上課都提著一個木制的框,裝著酒精爐,燒瓶,燒杯等試驗用品。每堂課都是從演示實驗開始,邊演示邊講解。流暢,一氣呵成。最后總結才在黑白上寫化學方程式。
所以化學方程式對我來說不是抽象的,是實實在在的一組實驗反應。
當然也有不做實驗的時候,學元素周期表的時候,老師用了幾堂課,一個一個學生站起來背,全班同學全部輪流背,不會背的,老師也不發(fā)火也不批評,只說回去再背,下節(jié)課從你開始。最后全班同學都會背了,看樣子是元素周期表是非常關鍵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點。
初三一年,我們化學總共進行了五輪學習,第一輪是課堂上按部就班照著教材學習,后幾輪就是提煉知識點,總結大綱,做模擬卷等。我第一次見識到,可以有條不紊地一步一步學習,心安理得。我一直屬于學習很焦慮沒什么頭緒沒計劃的學生。有的老師經常說學習要有計劃性,其實聽了也不懂什么是計劃性。我的化學老師可從來沒說什么計劃性。
中考我化學成績53分,到高中以后,我就去縣城上學了,我班的化學課代表中考55分,說起來一副很罕見分數的樣子。
其實,我初中那個班大部分人化學都考了五十多分吧,因為我的成績真的在班里屬于中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