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可以被掩蓋,但不可以被篡改。
但我第一眼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無疑,我很驚訝。社會本身就是由不同的朋友圈組成,而我們生活更是需要朋友之間的相互信任。當一個人對身邊所有人都不再信任,或許是悲哀之至吧。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值得相信的東西,我們都是懷著這份信仰生活下去的。如果有一天發現信仰變成虛假的謊言,我們該怎么辦?再這樣的觀念下,故事慢慢發酵。如果你懷疑,身邊最親近的人為你虛構了一個人生,你還能相信誰?你看到的世界,不是真實的,更何況是別人要你看的。故事開篇就給讀者一震撼。
他沒有其他小說那樣復雜的人物關系,主要人物寥寥幾個。但是新穎的故事情節和設想仍使讀者愛不釋手。女主克麗絲二十年間她的記憶只能保存一天,因此每天醒來都對身邊感到無比的陌生,她身邊的男人、房子、照片、甚至是他自己。最初的克麗絲找尋記憶只能通過詢問她身邊的男人“本”,直到有一天她發現了她的筆記本。筆記的第一頁就寫著“不要相信本”。通過每天的記錄她逐漸的了解到自己的身份以及身邊的事情。再最后真心揭露后,克麗絲發現每天醒來第一眼見到的男人就是導致自己失憶的罪犯,好在最后她的醫生和閨蜜及時發現并解救了她。
整個故事想一個錯綜復雜的迷宮,作者慢慢引領著我們在這個迷宮中不斷地探尋,探尋著人性的陰暗、真誠、執著和愛。所以作者的想法并不在于只講述一個故事,而是想表達為何要去探尋真相的心情——真相可以被掩蓋,但是不允許被篡改。有時候我們也許會被別人蒙蔽、欺騙,但他們只能騙得一時而騙不得一世,人性存在著背叛,但大多時候背叛者與被背叛者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看到這里,結局似乎也明朗了,執著于真相的克麗絲了解了一切回到了家人身邊,真相大白,罪魁禍首邁克不得善終。
我們總在不斷的修改事實、改寫歷史好讓事情變的更容易,讓他們符合我們偏愛的版本。我們是不由自主的這么做的。我們不假思索地虛構會議。如果我們經常告訴自己有些事情,到了一定時候我們就會相信他,接著他就真成了我們的回憶。
回憶可以遺忘,但是對真正真相不能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