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幾天刷微博看到的廣場舞大媽圍毆籃球少年,心中很是氣憤,明星蔣勁夫霸氣聲援,他在微博里發表的一段話看了很是解氣:
人們常說要尊敬老者,這個尊敬,是指尊敬他們的行為而不是年齡,如果是一個長輩有不對的地方,我們不需要礙于人家年長去尊敬或視而不見,反而應該提出批評和指正。籃球場就是用來打球的,少年強則國強,留出一些空間給青少年強身健體有錯嗎?強占球場跳舞,仗著人多欺負人?
我想起了曾經在某個地方看到的一句話:
一想到為人父母既然不用考試,那就太可怕了。
我想把這句話改一改,送給這些所謂的"老人"們:
我一想到,我們尊老愛幼,尊敬的不是真正的值得尊敬的老者,而是給了他們傷害我們的權利,就覺得心寒。
我不知道去年被炒的沸沸揚揚的讓座事件,還有沒有人記得,當時我只記得我很是感慨,感慨著,現在的老人們,都學會了倚老賣老,這是個人情世故的社會,做善事的越來越少,帶給人們的溫情也越來越少,許多人們的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部分老人,沒受過高等教育,傳統,固執,蠻不講理,等等,我見過菜市場為了幾毛錢大打出手的中老年婦女,也見過公交車上因無人讓座而破口大罵唾沫橫飛的老頭子,見得多了,也就并不覺得稀奇。
首先,我想就讓座這件事表達一下我的觀點,我一直認為,讓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是好事,也是我們每個人盡力弘揚并且該做到的修養,可是不讓座,也不至于上升到被罵被打甚至被侮辱的田地,不是只有老年人會累,上車會站不穩,年輕人工作了一整天,有的工作崗位需要長時間站立,下班后雙腿通常是浮腫狀態,這時候上了擁擠的公交車,也極度渴望有個座位能解放酸痛的雙腿,所以,有時候不讓座,并沒有那么"可恨",也上升不到什么原則性問題,老年人們之所以那么肆無忌憚,趾高氣揚的倚老賣老,都是被這個社會慣壞的。
簡單來說,我們不讓座,他們就會理直氣壯的說:我年紀大了,你讓我坐一下你又不會怎么樣,你畢竟年輕,你身體好。
"年輕人嘛,站一下又不會死。"
"你老師沒教過你尊老愛幼是吧?"
"我這么個老頭子站在你旁邊半天了,你裝看不見?"
"那個小伙子比你眼睛亮堂,你真該向人家學學怎么尊敬老人。"
……
抱歉,我想問一下,年輕人站一下是不會怎么樣,那你呢?
你不是抱孩子的媽媽,不是孕婦,不是拄著拐杖的殘疾人,你只是頭發有些花白,臉上皺紋比較多而已,說不定你下了車立馬能到廣場上扭秧歌,或者在下贏了一盤棋后鼓掌歡呼,你有什么理由信誓旦旦說年輕人沒你累?不該享受一下半小時不到的座位解放雙腿?
2
我記得小學的時候我每次坐車看到老人就讓座,其實還有好多還屬于中年人,才四十剛過一點點,但我還是乖巧的跳下來,讓到一旁。
有的會對我輕聲道謝,有的一屁股坐上去一聲不吭,還有的,悶哼一聲大步跨過去……
那時候我不懂,總以為,我們是應該這樣的,仿佛我們給他們讓座,還得感謝他們給我們一次表現尊老愛幼的機會。
后來,念大學的時候,有天擠公交,我拎著一個大行李箱背著一個大包,靠在欄桿上二十多分鐘后,終于等到了一個座位,我剛準備過去坐,一個老頭子跨了過去,我只好繼續靠著欄桿,尋找下一個別人下車的時機,十分鐘后,老頭子旁邊的座位空出來了,我推著箱子慢慢靠近,剛準備放下背包,那老頭子一把推開我,"哎,小姑娘,這兒有人啦。"
我看著空空的座位,有些郁悶,"哪兒有人?"
只見他朝車頭前面的人潮揮手,大喊"快過來,這有座位。"
不到一會兒,人群里擠過來一個五十歲不到的大媽,臉上涂了厚重的眼影和腮紅,身上穿著大紅演出服,腰間別著一個鼓,鼓棒聳立在空氣中,她從我旁邊走過去,不僅踩了我一腳,鼓棒還劃到了我的胳膊,我"呲"了一聲,結果她一屁股坐下,也不打算跟我道歉,倒是惡狠狠的看著我,我心想,這素質,果然是一家人。
雖然心里郁悶,還是得往旁邊靠,擁擠的人群,無處安放的手,身上的背包,壓的我喘不過來氣,心中強烈呼喚著座位座位。
沒想到,那老頭子白了我一眼,對他老伴竊竊私語:"現在的孩子們,吃不了苦。"
那老婆子附和的點點頭,可不是嘛。年輕人禁得住站。咱們老人就不行。
我噓了好大一口氣,忍著不發火,后來又上來了一個抱孩子的年輕女人,站到了他們跟前,他們無動于衷,屁股挪都沒舍得挪,我實在看不過去,把箱子推過去靠墻,示意年輕媽媽把孩子放在箱子上坐著,這樣她可以用腿和一只手護著,另外一只手也可以抓欄桿,年輕媽媽感激的看著我,我搖了搖頭,也騰出一只手替她扶著小孩兒。一路顛簸,終于到了終點站,下車前,我聽見那老頭子和老婆子說: ?如今啊,世道變咯。
我推著箱子從他們身邊走過去,惡狠狠的瞪了他們一眼,心中莫名的爽快。
3
畢業之后,我給自己定了一個規則,但凡是坐公交,只給真正需要的人讓座,絕不讓倚老賣老的壞人得逞。
我想起以前坐最早一班公交車時遇到的景象,車上都是趕著去菜市場的攤販,她們把菜籃子擺滿了過道,把鞋脫了伸腳踏到旁邊的座位上,甚至還有賣魚的小販就那么把用塑料袋裝的魚放在座位上,等到了站提溜起來的時候,座位上一股魚腥味的水跡,我每每覺得反感。
可能許多人說,她們都是靠賣菜為生,也沒錢坐出租車,只能凌晨五六點擠公交,她們已經很累了,能忍就忍忍吧。
可我想說,同樣起早上班,同樣掙錢養家糊口,工作不分貴賤,每份工作都不容易,誰不累?
是,我們在舒適的辦公室上班,沒有他們那么辛苦勞累,可是,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我們可以尊敬體諒他們,可,難道人與人之間不是互相尊重的嗎?
她們侵占了過道,霸占了座位,弄臟了座位,難道不應該譴責?只一個"因為是老者"就包容過去?
難道不應該錯誤的就譴責,教育,提出建議,
不應該往正確的方向引導?老人是弱者,可年輕人還是祖國的花朵,沒有規定我們什么事都得讓著老人,我們的忍讓也并不是給他們資格去"裝"去博得同情的通關牌。
說來說去,人都是相互的。
還是希望,這個社會能多點美好,少一點兒斤斤計較。
就算是老了,也要做一個有尊嚴有涵養通情達理值得尊敬的老人。
別和我說是因為他們讀的書少,我記得我寫過一篇文章,素質其實和學歷沒多大關系。
讀的書再少,依然有到了大城市把垃圾捏在手里找不到垃圾桶絕不放手的大媽,讀的書再少,也有主動扶著老奶奶過馬路的一年級小朋友,我的姥姥,大字不識一個,可她平時心善的連一只螞蟻都舍不得踩死,我每每放假過去看她,她總拉著我的手一遍又一遍說,孩子,出門在外,每個人都不容易,能互相體諒的就體諒,盡量別惹事。
我想,以后等我的孩子長大了,我不會教育她一看到老人就讓座,不會教育她對老人愚孝,我會跟他說,你將來也會老,先試試將心比心吧。
最后想對所有的老人們說一句,
生活不易,我們每個人都在為了生計負重前行。
歲月不饒人,我們每個人都會彎腰駝背的老去,
但,以后,
我們在尊老的同時,也懇請您能愛一下幼。
也許,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