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信物語:
現在的你活得好不好,跟你前幾年在干什么有關。你過幾年活得好不好,跟你現在的每一天有關。人與人的差距,很簡單,就藏在每一天的堅持里。
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陪伴彼此27年的張智霖和袁詠儀夫婦,可謂娛樂圈中的一股清流。
近日播出的最新一期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2》,兩人的一段隔空對話相信催淚到很多人。
離開老公第一次出去旅行的袁詠儀哭訴,沒有張智霖的陪伴,真的很不習慣。更是對張智霖隔空喊話,“我不會再一個人旅行,要么跟著他,要么他跟著我,你跑不掉了。”
而身在錄影棚的張智霖看到后非常真實又極具深情的回答,“我們也不小了,總有一天要一個人去旅行。”
解讀張智霖的這句話,我想其中表達了兩層意思:
一:希望妻子成長,學會獨處。在其中一個離開的時候,另一個能繼續走完人生這場盛大的旅行。
二:世事無常,珍惜當下,過好現在的每一天,就是幸福。
沒錯。愛眼前人,做當下事,對于過去不后悔,對于現在不虛度。
1
前兩年裝修房子的時候,給我家貼磚的瓦匠師傅干活兒很出色,我曾試著用手劃過貼磚的轉角處竟也光滑的,絲毫不刮手。聽裝修的“包工頭”說,這位瓦匠師傅手里平時排著好多活,一般還只接別墅的大活,像我家這種小活是他好說歹說才來的。
而且這位瓦匠師傅還挺“特”,不光活兒做得細致,生活上也是認真對待。每天干完活挺累了,回到家還要把家里的地板都擦一遍,最主要的是房子是租來的。
聽完,我有點佩服這位師傅。在我的印象中,大多住在出租屋里的工人,應該不會有太多時間、精力或者主動意識去關注衛生。而他做到了每一天都去這么做。
在這位瓦匠師傅的眼里,房子是當下租來的,但生活不是。
所以,我斷定他一定是個熱愛現在工作又熱愛當下生活的人,我想他是幸福的。
還記得作家劉亮程在他的《永遠欠一頓飯》里寫到:
剛來烏市時,有一個月時間,借住在同事的宿舍里,對門的兩位小姐,也是借住幾天。每天下班后,我都看到她們買回好多新鮮蔬菜,有時還買一條魚。
雖然她們只暫住幾天,卻幾乎買齊了所有佐料,瓶瓶罐罐擺了一窗臺,把房間和過道掃得干干凈凈,住到哪就把哪當成家。
而我來烏市都幾個月了,還四處漂泊,活得潦倒又潦草。總抱著一種臨時的想法在生活:住幾天就走,工作幾年就離開,愛幾個月便分手...... 一直到生活幾十年就離世。
真是這樣。我們總喜歡把自己依賴在強大的社會身上,耗費精力向外界索取。卻忘記了向內營造自己每一天的小世界,小環境。
就像劉亮程說的,得到幸福和滿足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你花一會時間,擦凈地板上的灰和窗玻璃上的塵,你就會得到隨意走在屋子的各個角落和享受一屋子明媚陽光的愜意,心情別提多舒暢。
如果不把當下的每一天過好,何談幸福,何談詩與遠方?
所以,每一天都認真過,都去熱愛,幸福就距你越來越近。
2
人與人的差距,就藏在每一天的堅持里。
科比是最偉大的NBA球員之一。那句“我知道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激勵了許多人拼搏向上。但是你可知道,科比的成功并不是因為他起得夠早,而是因為他能把這個夠早以及所有的操練堅持到很多年中的每一天。
劉德華和劉嘉玲,絕對算得上是起起伏伏的娛樂圈里最常青的兩個重量級人物。在小鮮肉層出和顏值至上的娛樂圈,為了保持身材,劉德華30年沒喝過冰水,劉嘉玲20多年沒吃過晚飯。
這么說吧,他們令你羨慕的樣子,是過去幾十年的每一天的忍耐和堅持,換來的。
所以說,牛人能做成很多大事,都少不了這一點,就是管理好當下的每一天。
而我們很多普通人呢,今天看到勵志故事,馬上立下flag誓要讀書成長,于是回家就像打了雞血似的發奮圖強,讀書到深夜;僅僅可能過了兩天或幾天,就回到老路該干嘛干嘛,刷手機看電視怎么舒服怎么來。
有一個小美女同事說,我一到減肥就來例假,所以一直也沒減成功。我問什么意思。她說,本來剛決定減肥要堅持做仰臥起坐,然后做了不幾天就來例假了,就不得不中斷,然后過了這幾天就很難重拾仰臥起坐這件事。
我想說,在讀書和減肥這兩件事上,決定人和人差距的不是能力問題,讀書只要認字就可以,即便方法笨,開卷有益,讀得多了也會其義自見;減肥只要管住嘴邁開腿就行,貴在每一天去做。
決定這兩者最后結果千差萬別的原因是什么?是時間,是耐力。
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說過一句話,“時間和耐心,是世間最強大的兩個勇士。”
網上不是流行這兩句話嘛:
現在的你活得好不好,跟你前幾年在干什么有關。
你過幾年活得好不好,跟你現在的每一天有關。
正如海明威所說,“今天只是未來所有日子里的一天。但是未來所有日子里將發生的一切,取決于你今天做了些什么”。
如果你真的覺得堅持初心很難,那你就放棄,但是放棄了就不要抱怨。如果你對生活還有希冀和執念,那請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學會過好每一天,不要再說說而已。
3
當下這個時代,變化無處不在,快文化盛行。每個人都步履匆匆,每個人都在為將來恐慌。
但是,當前的事情都做不好,即便給自己規劃再多的未來,那有用嗎?不但沒有用,還會加重對未來的恐慌。
相信你也走入過這樣的誤區:仿佛當下注定是為了未來犧牲的。對于現在,永遠在敷衍。
工作上做不好,做不好就做不好吧,反正現在的工作我也不喜歡,過兩年我肯定要跳槽的。你連現在的工作都做不好,有什么資格跳到更好更喜歡的地方!
現在的屋子有什么可打掃的,是租來的,等有了自己的房子再好好收拾。生活的每一天都能欣賞,而不是幾年以后的以后。
做了父母的,希望孩子快快長大,會走路就好了,上幼兒園就好了,長到隔壁家的那么大自己會照顧自己了就好了,獨獨忽略了孩子現在每一天變化帶來的驚喜。
熟不知,踏踏實實地邁好當下的每一步,才能為自己走出一條通向美好將來的道路。
2018年的時候,我在家全職帶孩子,那段時間我總是后悔過去沒能早些介入自媒體領域并堅持做下來。看到身邊好幾個前同事因此“發家致富”,就更是遺憾浪費了很多原來在知名門戶網站媒體積累下的資源。
越想就越悔不當初,思維陷入死循環,甚至有點無法自拔。嚴重的時候還會影響生活的情緒和做事的耐心。
這樣的后果就是,那段時間我忽略了很多個當下的“今天”,總是后悔過去,郁郁寡歡。
如果不是盡快找了份自己認為各方面還不錯的工作,有每天喜歡做的事,找到新的目標和方向,然后勇敢地往前走。我想,也就不會有現在這個令我比較滿意的自我了。
逃脫過去干擾,才能對現在滿意。要想讓五年十年后不后悔,現在就踏踏實實的制定計劃,具體執行。
4
我們常常說,要“活在當下”,活好現在的每一天。到底什么叫“當下”?
這么說吧:“當下”指的就是,你現在正在做的事、呆的地方、周圍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
“活在當下”是要把你關注的焦點集中在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去投入、接納、體驗這當前所有的一切。
但其實,很多人無法專注于現在和今天,對于今天總是心不在焉,只想著明天,明年,甚至遙不可及的未來。
這樣的人,雖然是在生活,但肯定活得匆忙而凌亂,無論是吃飯、走路、睡覺,還是娛樂、工作,沒有耐性,總是急著趕赴下一個目標。
明明可以今天就享受小確幸,卻總是焦急的等待著未來會如何不一樣如何成功,反而把當下過成了湊合和應付。
稻盛和夫在文章《干法》中關于成功寫到一個很實用的方法,我拿來分享給大家。
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天。這個月努力干吧,以這一個月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下個月。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就這樣,一瞬間、一瞬間都會過得非常充實,就像跨過一座一座小山。小小的成就連綿不斷地積累、無限地持續,這樣,乍看宏大高遠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這個方法就是最確實的取勝之道。
把今天過好的人,明天一定不會差。
過不好每一個“今天”的人,也注定過不好這一生,也沒有資格有好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