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老師說的好:
有人說你可以認命,但是不能躺平。我不這么認為,你可以躺平,但不可以任命。你怎么能任命呢?
說前面那句話的人,用心是真的險惡,你認命了,你就真的沒希望了,但是還不能躺平,繼續忍耐壓迫,還要心甘情愿。老師給糾正了一下,換了以西順序,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你可以躺平,但是不能認命。一個意思就i是,你可以不跟著這些人干了,但是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你還有自己想做的事,感興趣的事,可以做的事。
什么時候需要躺平?
當我們日日重復簡單、單調、沒有什么技術含量、沒有很大價值的工作,能隨時被取代,被替換的時候,就可以考慮要不要躺平了。
滿足什么條件可以躺平?
躺平還真不是那么任性的,得有一點任性的資本。如年輕,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頗有經濟實力,家里還有更強的人撐著等等。
躺平了要干什么?
躺平,不是真的每天躺在床上,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或是醉生夢死。
躺平,其實是走出舒適區,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
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去激發自己的愛好、激情,做那些能讓自己廢寢忘食的事,反省,思考,去學習,去培訓,去練習,提升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現在學習和傳播價值、獲取價值的方式比過去豐富且靈活,總是會找到些適合自己的。
這是我自以為的躺平方式。我并不在乎被不被認可,也不會拿其來評判別人,只是對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