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上次來蘇州也是十一,匆匆一瞥,平江路上的評彈,山塘街的青石板路,連空氣里都彌漫的吳儂軟語,讓我再一次追隨它而來。
一下火車,潮濕的空氣和桂花香味就把我包圍了。坐在公交車上,望著眼前飛馳而過的黑瓦白墻,碧綠的河水兩側柳葉翻飛,雖已是中秋,這里卻到處生機盎然,倒有點像春天了。不禁想起蘇軾的詩: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住名人老宅
入住蘇州小雅國際青年旅舍,馬大哈上線,定錯房間,今天打開手機細看,才發現自己半個月前訂的居然是男生間!幸運的是旅社恰好還有空房,軟磨硬泡之下,工作人員答應我可以入住。人品爆棚。
這是個非常舒適的江南小院,規整的鵝卵石地面,青苔斑駁,古樹環繞,陽光慵懶地灌滿小院,白墻黑瓦的屋檐,滄桑斑駁的木色窗欞,安靜地可以聆聽風吹樹葉聲。
而這里也曾是清末官員陳世倌的行館,后入住同治進士龐慶麟,他的子孫后代,有的成了教育家,有的成為文史學家,還有建筑師,而曾寫出《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著名作曲家趙元任是龐家第二代龐元啟的妻妹之子,而龐元啟三子龐京周是一名頗有名氣的醫師。
旅社隱藏于繁華平江路的幽靜之處,周圍有不少名人故居,比如我就邂逅了賽金花曾住過的地方。還有一家豪華酒店,層疊的院落,讓我把這里當成了旅游觀光景點。
沐浴在滿城桂花香中,漫步平江路,揣摩著深宅大院中深藏的故事,好奇地望向不經意間邂逅的名人故居,走在即便下雨也踩不出腳印的青石板街,聽著角落里傳來咿咿呀呀的評彈曲調,就連公交車報站都能聽到的吳儂軟語,槳櫓輕搖,水波浮動,清風裊裊,草木蔥蘢,這便知道,是真的到蘇州了。 ???
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是著名建筑設計師貝聿銘作品,排隊的時候聽到不少人也是慕名而來。照片看過許多次,第一次立體完整地看到還是很震撼。這座現代建筑,一眼就能看出濃濃的中國風韻味,黑白相間,無論尖角還是平面,都完美地融入了這座多園林的江南城市。
館中修竹茂林,透過八角中式窗可望向窗外,碧綠清幽,即便游客如此眾多,也透出一股舒適和清涼。
館中從一層到三層展現著吳越文化的歷史和輝煌,陶瓷、玉器、蘇繡,書寫著吳地的文化和底蘊。三樓正在進行韓國紙文化展覽。
穿過博物館是太平天國忠王府,府內九曲回廊,似迷宮一般,雕梁畫棟,處處顯現出江南民居的方正優雅,想起蘇軾的詞: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門口的雕像是張自成唯一留下的雕像。
又見誠品
蘇州的誠品書店是第二次來,雖然過節,但是游客沒有想象中多,不再像第一次來那樣充滿好奇,到處找角度自拍,而是認真地掠過一排排書架,摸索著那些進口書的質感,發現誠品里設計建筑和生活類的圖書非常豐富,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提升自己”的分類一欄,不是很多大同小異的書店看到的勵志書、成功學,而大多是日式美學,斷舍離,或者心靈成長類的書籍。
幸運地,在這里看到了微微恩小姐的《單身這點英勇》,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來安靜地讀完。窗外,華燈初上。像微微恩小姐活出單身的英勇和璀璨一樣,這個夜晚也變得璀璨起來。
從誠品出來,高樓大廈的華麗燈光宣示著這是個燦爛而熱鬧的夜晚。或許因為這里比較偏遠,游客和行人都很少,讓我想起8點以后的上海外灘中心附近。
因為金雞湖就在附近,于是我沿著昏黃的路燈,一路尋覓過去。湖邊游客行人極少,微雨過后,空氣里氤氳著濕膩,雨后的天空蒙蒙朧,月光努力地沖破云霧,發出曖昧的光芒。空氣里,微風送來的桂花香時而濃,時而淡。
很快,就走到了金雞湖的月光碼頭,這里已經變成酒吧街,散落的酒吧是這里的主角,還未走近,便先被駐唱歌手的歌聲吸引了,清亮的嗓音投入地演唱著五月天的歌,酒吧門口由燈光搭建的彩色花束盡情流瀉,跟著幾位游客到了湖的另一邊,更加熱鬧,燈光迷離閃爍,酒吧里略帶搖滾的歌曲一首接著一首,獨自向湖的另一側走去,看到了不遠處的巴塞當代美術館。
遙望湖面,遠處有零星燈光,蘇州的空氣比上海還要濕潤,沉浸在這份濕潤中,盡情享受著陣陣桂花香和一首接一首的音樂,信自踱步。不遠處看到湖邊立著兩組雕塑,一組是代表著姑蘇傳統文化的評彈,一組是現代樂器表演。
此時已接近10點鐘,臨近的燈光漸次暗了下來,我依依不舍地往回返了,再次經過酒吧門口,認真地去打量這些來自各地的游客們,他們盡情享受著深夜的雞尾酒和大排檔,就著湖水談笑風生,桌上的燭光都有種微醺的曖昧,而駐場歌手們的歌聲仍然飄蕩空中,或許對他們來說,這個夜晚剛剛開始。
第一次看到蘇州的另一面,讓我想起越南的會安,廈門的曾厝垵,成都的九眼橋,任何一座小清新的城市背后,都隱藏著如此的熱烈、躁動和不安。而對于如我一般的旅者來說,或許是永遠走不進去的。
回到平江路大概11點鐘,路上偶爾有行人走過,大部分的店面都關閉了,白天的繁華在此時歸于沉寂。路過的蘇州人家傳來談笑聲,溫暖的燈光下,是忙碌了一天或者度過了美好一天的故事。
蘇州的夜,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