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題圖就知道,我這次寫的還是樊勝美。
歡樂頌第一季的時候,樊勝美的父親突發中風住院,急需10萬塊治療費用。樊勝美因為沒有錢而痛哭,很多觀眾都動了惻隱之心,甚至有網友想為她發起捐款。
而我想的是,果然還是要買保險。如果她曾為父親購買了重疾險或者住院醫療,確認了病情,或根據實際花費,可以得到相應的理賠,就不用為治療費用而惆悵了。
現在樊勝美進了理財公司上班,估計學了不少理財知識,那么她會為了父親買上一份重疾險嗎?
答案是不會。
因為她買不到……
原因1 不符合保險的健康告知
她父親已經中風了,不符合承保所須的健康要求,在投保時的健康告知這一環節就通過不了。
買保險之前,一定要查看保險產品的投保要求,比如健康告知中的條件是否滿足,確認自己是否符合這款保險的購買要求。
保險公司可不傻,理賠概率很高的人,要不然就提高保費,要不然就不把保險賣給你咯。
如果你隱瞞了疾病情況買了保險,最后出險了無法理賠,就不要怨保險公司啦。
需要注意的是,醫保卡是個很重要的東西,請保管好。如果你的醫保卡為家里長輩刷過高血壓、心臟病等的藥物,那你很大可能就無法給自己購買相應重疾之類的保險了。因為你無法解釋清楚刷卡記錄里的藥物不是給你自己購買使用的,保險公司難以判定,導致大概率拒保!
我之前買保險的代理人說,她有好幾個90后的朋友都沒辦法買保險。好些年輕人仗著年輕各種作,身體不好,因不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而被拒保。還有一個妹子,自己的醫保卡被朋友刷了治療甲亢的藥,導致被拒保。據說那閨密是故意的,現在兩個人已經友盡了。
原因2 年齡超過被保人年齡限制
一般保險對投保人的年齡都是有限制的,年紀超了就沒辦法買保險了。
另外即使年紀還在范圍內,也有個保費倒掛的問題。
什么是保費倒掛?就是你的保額和收益的總和可能還沒你需要交的保費的總額多。一般有身故保障的保險會有這種問題。
沒辦法啊~年齡大了理賠概率高,保費也會越來越高,買了就覺得很不劃算。
所以要買保險還是早一點好。
此時可能有人問,我并沒有想要買保險啊,買保險有什么用?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有些事件會對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比如開頭提到的突發重大疾病,還有各種意外事故。
又有很多人可能會說,以前我們怎么怎么樣,不都沒事嗎?我家長輩就經常用這種句式……
你們知道嗎?現在重疾險理賠的平均年齡是42歲,得重疾的人已經越來越年輕化了。
以前人們的生活壓力沒有這么大,飲食平淡油水少,路上沒這么多的車,空氣質量沒這么差,體力勞動做得多身體健壯,也沒現在這么多娛樂活動讓人不按時睡覺……
買保險不能保你平安,但是能讓你在遇到意外情況發生的時候,減少經濟損失,也避免由于經濟問題帶來的二次打擊。
可能又會有人說,如果是壽險這種,我給自己買了,結果真的出險了,可是我人都沒了還要錢干嘛?!
經濟支柱倒了,家里其他人也過不下去了,那真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這種情況下,如果有買過壽險,賠付的錢能幫你盡孝,給親人留下一些生活費,或者償還房貸,減少家人的經濟負擔。
所以說,買保險真的很有必要。不論是要理財還是投資亦或是其他,都應該先買保險做好風險來臨的應對,這樣才可以更輕松的去努力,以實現自己的目標。
保險,要給誰買?
我是在生了寶寶以后才關注保險的,相信很多人都一樣,想要給孩子最好的,怕孩子出事。也有人特別孝順,想要先給父母買保險保平安。
然而買保險,首先要給家里的經濟支柱買,而不是父母和孩子。
為什么呢?買保險是做風險管理,所以要盡可能降低家庭的風險。家里誰出了意外會對家庭造成最嚴重的影響?家里的經濟支柱。
當然資金充足就可以給家里的每個人都配上保險啦~
保險,要買什么?
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一般建議至少要配齊壽險、重疾險和意外險。
這三種類型的保險,壽險保的是身故,重疾險保的是重大疾病,意外險保的意外身故和意外殘疾。這樣就能覆蓋大多數風險啦。
重疾險和醫保、醫療險有個很大的區別,確診了就能獲得賠償,而不是需要先自費后報銷,可以解決燃眉之急。
保險,要怎么挑?
從保險的時間劃分,分定期和終身保險。
如果你有錢,直接上終身的壽險、重疾險,否則就買定期的吧。
這兩種不要買一年期的,因為年紀越大保費越高,一年期的雖然看著一年保費便宜,但你以后想買定期或者終身的保險,可能就超出了年齡,或者保費變很貴了。
我上面的截圖,47歲的人投保保費一年一萬多。如果是20歲,同樣保到80歲保額40萬,保費是3700多一年。
意外險一般都是一年期的。有的公司給員工買過了商業保險,所以購買之前可以先問問HR。我公司就給員工買了意外險,我跟HR要來了條款看了看,就沒有重復買了。公司買的這種團險會很劃算。
另外還有消費險,分紅險,萬能險,投連險這種看得好迷糊的分類方式。
消費險的意思是,如果保險期過了沒有出險,那么錢也不退給你了。只負責一段時間內的相關保障,功能較為單一,因此也比較便宜。我前面截圖的就是消費型的。
后面這三種都是有理財功能的,但是收益不太一樣。一些分紅險(其中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萬能型分紅險)保險公司會提供一個有保障收益率,叫做保證收益率,不會發生虧損,保險公司會進行兜底。分紅險中有一種產品叫做投連險,其收益完全看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和你設置的賬戶的激進程度,這是沒有保底的,有虧損的可能。
這幾種要怎么挑呢?具體買什么類型的保險,要看你買保險的目的。基本原則就是先保障后理財。
若資金非常有限的話,就先買消費型的保險。
資金比較充裕想要兼顧理財,那就先自己計算一下,這多掏的錢如果自己拿去理財,能賺多少,再決定是否要買。投資需要量化思維,不能拍腦袋決定。
另外萬能險很復雜,搞不清楚的話還是不推薦這種。
我個人由于資金限制,買的都是消費型的。那些理財型的我看了看收益,表示都不感興趣。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理財型的保險沒有自己做投資好,沒有必要買。
為什么呢?舉個例子。
有一些教育金類型的保險,有保費豁免。
所謂保費豁免,是指在保險合同規定的繳費期內,投保人或被保人達到某些特定的情況(如身故、殘疾、重疾或輕癥疾病等),由保險公司獲準,同意投保人可以不再繳納后續保費,保險合同仍然有效。
如果監護人發生了什么意外,無法繼續為孩子續交保費,有了這個保費豁免,不用繼續交保費,保單依舊生效,孩子的教育金依舊有保障。
這個是自己做其他方面的投資無法做到的。所以具體靠什么方式理財,要看自己的實際情況。
保險,要買多少?
有個說法是,保額要做到年薪的十倍。
不過我最近上保險課程看到了另外的建議。
比如重疾險的保額,最好可以覆蓋:住院看病的醫療費、請護工的費用、曠工帶來的損失等。如果保額算得足夠,可能生了一場大病,卻并沒有影響到家里人的生活質量。
再比如壽險,既然是為了給家里人減少經濟負擔,那就要算算家庭未來幾年的生活費大約需要多少,房貸還有多少需要還,孩子上學的需要多少錢。
綜上所述,計算保額的時候,要多考慮賠付的錢是否能將意外帶來的經濟風險降到最低。當然這也和你的經濟情況掛鉤,購買保險要量力而為。
保險,什么時候買?
首先,越早買越便宜,年紀大了買的就貴。
然后,如果保額算出來比較高,一次性出不了那么多的保費,那就等經濟情況變好了,慢慢把保額配齊。
建議每年都對家庭收入和資產配置做一次盤點,因為家庭經濟情況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需要重新計算保額,對投保的情況進行調整。
買保險之前最好對保險多研究研究,試著讀懂保險條款,才能不花冤枉錢,將資金的利用率提升。
如果買到了不合適或者性價比低的保險,不退保吧浪費資金,退保吧損失也相當大。
我爸當年就是從賣保險的親戚那里買了個他自己也搞不懂的東西,虧啊。
在為自己的家庭配置保險之前,我看了一些關于保險的電子書,有免費的有收費的,看完了感覺用處不大。相比起來,一些收費的保險課程,干貨相當多。我這篇文章里的很多知識點都是從課程里學到的。
幾百塊錢的課程,給你購置保險節約的錢不止幾百塊,建議大家為家庭配置保險之前可以報名學習一下。
非常感謝長投的保險課導師kevin老師的指點,他幫我指出了本文中幾個措辭不當和謬誤。例如,消費型的保險其實在代理人處也可以購買,并不是只能在線上購買。希望我的文章不要對大家造成誤導,特此聲明。
一組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