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下文的重要性
著手數據可視化或者溝通之前,在理解上下文上多花些時間和精力。
1.1 探索性分析和解釋性分析
探索性分析是指理解數據并找出其中值得關注或分享給他人的精華。
像在牡蠣中尋找珍珠,可能打開一百個牡蠣才碰巧找到兩個珍珠。
解釋性分析是指向受眾分析時言之有物,例如解釋某一件事或者講述某一個故事——如那兩顆珍珠
向受眾展示全部數據是誘人的,因為可以證明你做的工作以及分析的可靠性,但是請抑制這種沖動,因為會讓受眾重復打開所有的牡蠣!
1.2 對象、內容、方式
思考三個問題
- 你在跟誰溝通?
- 你希望受眾了解哪些內容或者做什么?
- 如何用數據表達自己的觀點?
1.3 對象
你的受眾:你的受眾越具體,越能成功的進行溝通。針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溝通方法。
你自己:思考你與受眾的關系以及你期望他們如何看待你是非常有幫助的。
1.4 內容
行為:你需要受眾了解或者做什么?你應該每時每刻都有一個目標,希望受眾了解或完成它。如果你不能簡潔而清楚地表達這個目標,那就應該首先重新審視是否需要溝通。
機制:你會如何與受眾溝通?
image.png
簡潔的幻燈片用于現場演示,詳實的文檔則留給受眾自行消化。
語氣:慶祝成功還是鼓勵行為?話題是輕松的還是嚴肅的?
1.5 方式
明確了受眾是誰,以及希望他們了解或者做什么之后,我們才能針對數據問出下面問題:究竟有什么樣的數據可以用來表達觀點?
1.6 舉例
略
1.7 詢問上下文:實用的問題
- 有哪些至關重要的背景信息
- 受眾和決策者都是誰?對他們有什么了解?
- 受眾可能對話題存在什么樣的正面或者負面偏見?
- 有什么樣的數據可以支撐這個案例?這些數據是受眾熟悉的還是新的?
- 有什么風險?什么因素會弱化案例?我們是否需要主動提出來?
- 成功的產出是什么樣的?
- 如果時間有限或者只能用一句話告訴受眾需要做什么,你會說什么?
1.8 三分鐘故事和中心思想
如果你只有三分鐘時間把必要的信息告訴受眾,你會講什么?
中心思想即將溝通內容進一步精煉為一句話。
1)必須能陳述你獨特的觀點;
2)必須切中要害;
3)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