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在文言文中幾種常見的用法
“夫”字在文言文中,既是實詞,又是虛詞,隨著所處語言環(huán)境的不同,其用法和意義也不一樣。因此,弄清其用法,對其所在文言文句子的正確理解很有必要。下面我們以初中教材中出現(xiàn)的文言文例子,談?wù)勊膸追N常見用法。
一、名詞。
“夫”作名詞時,讀作“fū”,意思是成年男子或丈夫。如: ①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
。(《愚公移山》) 譯文:于是帶領(lǐng)兒孫中(能夠)挑擔(dān)子的三個人.。 ②未幾,夫齁聲起。(《口技》) 譯文:不久,丈夫..的呼嚕聲想起來了。 ③此庸夫.
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譯文:這是庸人.
發(fā)怒,不是士發(fā)怒。 在古代漢語中,“夫”與“子”連用,組成“夫子”一詞,表示對男子的尊稱。如: ④.夫子..何命焉為?(《公輸》) 譯文:先生..對我有什么吩咐呢? 二、助詞。
“夫”作助詞時,讀作“fú”,可以用在句首、句中或句尾。在句中所處位置不同,作用也不一樣。
1、用在句首,表示將要發(fā)表議論,引出議論,可以不要翻譯。如: ①夫.
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唐雎不辱使命》) 譯文:專諸刺殺王僚的時候,彗星遮蓋了月亮。 ②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譯文:包圍起來攻打它,一定有得到(有利于作戰(zhàn))的天氣、時令?? ③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論戰(zhàn)》) 譯文:(齊國)是大國,難以摸清(它的情況),怕他們有埋伏。 2、用在句中,只起到補充音節(jié)的作用,無實義。如: ①岱宗夫.如何?(《望月》) 譯文:泰山是什么樣的呢?
“夫”字的這種用法極少,初中教材所選古詩文中只此一例。 3、用在句尾,表示感嘆,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啊”、“唉”等。如: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論語》) 譯文:孔子在河岸上說:逝去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晝夜不停啊.。 “夫”字的這種用法在初中教材中出現(xiàn)的也很少。 三、指示代詞。
“夫”作指示代詞時,讀作“fú”,相當(dāng)于“彼”、“此”,可譯為“這”、“這個”、“那”、“那個”等。如:
①予觀夫.
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 譯文:我看這.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這洞庭湖上。 ②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黃生借書說》) 譯文:不是那個..
人的東西而勉強借來,必定擔(dān)心人家催著要。
③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岳陽樓記》) 譯文:像那.
連綿的細(xì)雨紛紛地下著,一連幾個月不放晴??
名思胡老師:132911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