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時雖然會有不想去上學的時候,但若放假久了必然又會開始想念學校,想念同學們,想念老師,當然作業考試啥的是絕對不想的。
總記得小學時會有二十多分鐘的大課間,做完課間操后就是大家玩官兵捉強盜等等大型游戲的最佳時間。
大伙兒呼朋引伴地你追我趕,現在也是很難找回那時的快樂了。
還有跳皮筋、踢毽子等等比較女生的游戲也玩得特別多,總覺得下課十分鐘實在是太短了,剛上課就又盼著下課了。
可是,這段時間看我支教時教的五年級孩子發的狀態紛紛是:“早晚炸了這個監獄……”“見老師就心煩……”“不想上學”……一類的時候,我就覺得有點膽戰心驚。
這些孩子是怎么了?
竟然厭學到這等地步。
其中發類似狀態最多的孩子就是我在杯子舞文中提到過的男孩GH,他一到四年級是在另外一個村小念的,那個村小以教學質量極佳著稱,一是因為學生少,二是因為那個村里的家長都很看重孩子的教育,所以管得很嚴。
可是村小不是完小,到了五年級就會合并到附近最近的一個完小念五六年級,我接手的五年級正好就是他剛剛從離家很近管得很嚴的小學轉到完小來住讀念書的時候。
也許是因為第一次突然發現除了老師之外沒有人可以再管自己。
也許是發現完小里的學生好像有不少都不愛學習,跟以前的學校風氣太不一樣。
也許是覺得自己之前被壓抑和束縛得太嚴,現在就得爆發。
……
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但我知道他原本的成績是很好的,到了完小開始讀五年級后卻開始下滑,而且下滑得非常嚴重,上課也不愿意認真聽講,而是成為比較鬧騰愛跟老師對著干的一個。
真的,我覺得我為他操碎了心。
每次找他談話都一副我不在乎的表情,每次上課點名批評都一副你批評我開心的樣子,每次作業不寫都戴著一副我是大爺我怕誰的面具……
有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跟他溝通,我不知道他到底怎么了……
教杯子舞那次,是他唯一一次表現出他的認真與努力,所以我的印象實在太深刻,現在想起來當時他的模樣都能在我的腦海中復盤。
其實,我知道很多我曾教過的孩子都厭學,因為他們上課壓根就不聽講也不愿意跟老師溝通,他們心里只想著玩,只想著怎么捉弄老師,只想著怎么可以少學一點少做一點。
說實話,我自己一直是個好學生,所以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也無法理解他們為何會這樣。
后來看很多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書,慢慢覺得自己似乎找到了原因。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厭學,第一有可能是學校的環境真的不好,過分壓抑了他們的天性;第二是因為他們處在青春期的前期,很多世界觀開始形成,如果沒有家長和老師正確的引導,很有可能被帶入歧途;第三是因為他們內心可能非常需要關注與愛,非常自卑,所以通過各種會令大人感到無奈的行為來博得關注。
他們不知道,那樣的關注其實不是健康的,但他們就是需要。
我覺得,只要不談學習,這些孩子的本性真的都不壞,只是調皮了些。
可也許是這個社會沒有人包容他們,理解他們,反而是約束他們,批評他們,讓他們更加想要反抗想要叛逆,所以才會更加厭學。
一個正處在吸收知識最佳時期的孩子卻無比厭學,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啊!
我真的希望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們都能好好思考一下,到底怎樣才能讓學校在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是監獄,而更像一個知識的游樂場,一個他們都愿意去的地方。
怎樣讓老師成為他們眼中值得尊敬和敬佩的人而不是可恨之人?
是不是只要完成教學目標就可以了?
是不是只要能提高考試分數就什么手段都可以使用不顧孩子內心的抵觸情緒?
是不是孩子心里有情緒和問題都覺得沒什么可以不必關注不必幫助他們疏解?
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什么?
是為了那個分數還是孩子們身心的健康成長?
二者究竟是可以兼顧還是必須舍棄其一?
……
太多的問題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反思去問自己,我究竟做了些什么?接下來我能做什么?
多么希望沒有孩子覺得學校是監獄亦或是老師是可恨之人。
新的一年——我希望著,我行動著!